![]()
内容推荐 作为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政策工具,PPP模式并不是“万灵药”。PPP模式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同时,可能损害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而形成公共风险。本书尝试对PPP模式公共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内容包括PPP模式公共风险内涵、PPP模式公共风险发生机制、PPP模式公共风险评估框架、我国PPP模式公共风险状况、PPP模式公共风险-公共危害转化机制及PPP模式公共风险治理措施等。PPP模式公共风险概念的提出和系统研究,不但将促进PPP模式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而且有利于在实践中识别、评估和防范公共风险,促进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更好实现。 本书适合PPP理论研究者、PPP相关从业人员和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阅读与参考。 目录 第一章 PPP基础理论与公共风险 第一节 PPP基础理论与公共风险的内涵 第二节 PPP模式的经济风险 第三节 PPP模式的社会风险 第四节 PPP模式的发展风险 第五节 PPP模式的治理风险 第六节 PPP模式的公共风险危害 第二章 中国PPP模式项目发展状况 第一节 中国PPP模式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PPP项目的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中国PPP项目的行业分布 第四节 中国PPP项目的运作模式 第五节 中国PPP项目的回报机制 第六节 中国PPP项目的治理环境 第七节 中国PPP模式发展情况总结 第三章 公共风险的产生逻辑——基于生命周期和控制权的视角 第一节 PPP提供的是重要的公共产品 第二节 PPP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第三节 社会资本方对PPP项目的控制权 第四节 不完全契约下PPP的监督问题 第五节 影响PPP模式公共风险的因素 第六节 PPP模式公共风险衍生过程 第四章 PPP模式公共风险分布状况 第一节 PPP模式公共风险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PPP模式公共风险分布状况 第三节 PPP模式公共风险分布归纳 第五章 PPP模式公共风险转化为公共危害的机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审视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分析框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PPP公共危害发生机制的多案例表达 第五节 PPP制度环境与公共危害的产生 第六章 PPP风险治理模式 第一节 理论:风险治理模式的划分 第二节 政府主导模式 第三节 机构主导模式 第四节 嵌入型模式 第五节 中国PPP风险治理 第六节 不同类型PPP风险治理模式特征概括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央部委PPP规范性文件(部分) 附录2 地方政府PPP规范性文件(部分) 附录3 PPP项目公共风险专家评估问卷 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