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什么?这本书将解答你所有关于设计的问题。
美国平面设计教父保罗·兰德在与学生的两场对话中,聚焦种种设计关键问题,给出一阵见血、直指核心的答案。他的言谈幽默犀利、妙语连珠,尽显其对设计的敏锐洞察力与深刻见解:
“一切皆是设计。一切!”
“设计即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运用双手非常重要,这才是设计师区别于一头牛或电脑操作员的地方。”
“大部分东西都可以通过观看来学习,但阅读会带来理解,会给你自由。”
保罗·兰德凝结毕生功力的经验之谈,将激发你重新审视与思考关于设计的一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设计是什么(保罗·兰德给年轻人的设计启蒙课) |
分类 | |
作者 | (美)迈克尔·克罗格//王敏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设计是什么?这本书将解答你所有关于设计的问题。 美国平面设计教父保罗·兰德在与学生的两场对话中,聚焦种种设计关键问题,给出一阵见血、直指核心的答案。他的言谈幽默犀利、妙语连珠,尽显其对设计的敏锐洞察力与深刻见解: “一切皆是设计。一切!” “设计即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运用双手非常重要,这才是设计师区别于一头牛或电脑操作员的地方。” “大部分东西都可以通过观看来学习,但阅读会带来理解,会给你自由。” 保罗·兰德凝结毕生功力的经验之谈,将激发你重新审视与思考关于设计的一切。 作者简介 迈克尔·克罗格,美国平面设计师,辛辛那提市圣约瑟夫山学院助理教授,曾担任美国平面设计协会(AIGA)凤凰分会主席。 目录 保罗·兰德:伟大的设计师与卓越的教师 王敏 序言 沃夫冈·魏因加特 前言 致谢 对话一 对话二 设计师谈保罗·兰德 引用保罗·兰德的话 给设计学生的推荐书目 关于保罗·兰德 序言 我从1968年开始在瑞 士巴塞尔设计学院教授文 字设计,在此期间,保罗 ·兰德曾与阿明·霍夫曼一 同造访。在平版印刷部门 的地下暗房里,我有幸见 到了这位享誉世界的设计 大师。他来自一个使人遐 想的国度,我当时甚至以 为那里的每个乡镇都矗立 着摩天大楼。 我与兰德 握手致意,他发问道:“ 阿明,这就是那个‘疯狂 的魏因加特’?”我当时27 岁,也只有少数圈内人士 才会叫我“疯子”,但兰德 无所不知,他了解所有业 内的秘密。 在之后的23年里,我 在瑞士布利萨戈参加耶鲁 大学的平面设计夏校项目 时遇见了一些他的学生, 而他们每个人都能讲出一 番保罗.兰德的故事。由 于这些故事往往相互矛盾 ,我便对这位独特、神秘 的人物愈发好奇起来。 菲利普·伯顿是我在巴 塞尔设计学院最早的一批 学生之一,1986年春, 他正在耶鲁教文字设计和 平面设计,由于他的关系 ,我有机会在耶鲁教了几 周一年级的课程。很遗憾 那时保罗·兰德没能参加 我的首次讲座——由于眼 疾的关系,开车对他而言 已越来越困难了。 但随后,伯顿收到一 个令人喜出望外的邀约: 我们都被邀请前往兰德位 于康涅狄格州韦斯顿的家 中(他亲自设计了这栋住 宅,从1952年直到去世 ,他在这栋房子上花费了 许多精力),为他及夫人 玛丽安做一次私人讲座。 那天晚上我们共进了美味 的晚餐,经过这一晚,我 脑海中所有关于兰德和他 家庭的故事都显得不尽真 实,也无足轻重。我们的 友谊从那晚开始,一直延 续到1996年11月,他在 诺瓦克(Norwalk)树林掩 映的静谧居所中去世。 我们经常在美国或瑞 士见面。在对巴塞尔的几 次造访中,他曾两度应邀 来到我们的学校,在文字 设计课上,他与夫人玛丽 安与我的学生们欢聚一堂 。他充满智慧和幽默的讲 座成为了课程中浓墨重彩 的一笔。 那些年里,我们发现 彼此对儿童书籍有着共同 的热爱。从1956年到 1970年.他为哈考特·布 雷斯出版社(Harcourt Brace and World)的传奇 童书编辑玛格丽特·麦克 艾德丽(Margaret McElderv)设计了四本书 ,并绘制插画。它们分别 是: 《我什么都知道》(I Know A Lot of Tings, 1956)、 《火花与陀螺》 (Sparkle and Spin,1957) 、 《小小的1》(Little 1, 1962)以及 《你能听见什么》 (Listen! Listen !,1970)。 书内文本都由他的第二任 妻子安(Ann)负责撰写。 而我同样也为约旦和巴基 斯坦的孩子们创作了数本 童书。汤姆·布鲁姆(Tom Bluhm)是兰德的学生,也 是他多年的好友。他会时 不时来看望我,给我带一 些兰德撰写和设计的材料 ,主要是针对不同公司的 介绍手册。其中一本册子 描述了他如何为乔布斯的 NeXT电脑公司(位于加利 福尼亚州帕罗奥图)设计 商标。通过这些介绍手册 .企业可以理解兰德对不 同字体的研究,以及如何 将它们转化为最终的企业 标识。兰德清晰、准确、 完整的解释总是令我赞叹 。即使英语糟糕如我,也 能看懂每个句子。在我看 来,兰德对设计的未来、 对我们的世界,提出了强 而有力、不容忽视的箴言 .他的态度是如此真诚和 直接。我信服他所说的话 .也赞同他的许多观点。 11月上旬,他在麻省理工 进行了最后一次讲座(由 前田约翰组织),面对座 无虚席的会场,兰德以清 晰、扼要的方式讨论了他 最后一本著作《从拉斯科 到布鲁克林》的主题—— 艺术和设计中的形式与内 容。 沃夫冈·魏因加特 “新浪潮设计之父” 德国著名平面设计师 、字体设计师、设计教育 家 导语 美国平面设计教父、乔布斯赞不绝口的设计大师保罗·兰德开讲,犀利言谈、精辟见解道尽关于设计的大小事。 “新浪潮设计之父”沃夫冈·魏因加特倾情作序,中文版特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敏撰文。 一场与设计大师跨越时空的近距离对话,聆听永不过时的思考与经验谈。 特别收录保罗与阿明·霍夫曼、杰西卡·荷芬、戈登·萨乔等国际知名设计师间的奇闻轶事,多角度呈现其鲜为人知的一面。 精彩页 MK 迈克尔·克罗格:您前些天晚上讲座的时候推荐了一些书,今天我带了几本过来。 PR 保罗·兰德:啊,对,这本我很熟。 MK 我刚开始读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艺术即经验》(Art as Experience,1934)的第一章。 PR 是吗?这本书很棒对吧?你花了多久? MK 我每天晚上能读个几页,进度并不快。这是另一本我们谈起过的书,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rl Doren)的《知识的历史》(A History of Knowledge,1991)。 PR 这本书非常不错,简明扼要,具有总结性,内容也很广博。范多伦不是那种一带而过、搞搞缩略版的人,他是有能力写小说的作家。他就是那个《21点》(Twenty-One)节目上被抓包的家伙。学生应该了解书中的内容。这是一本好书,也是出色的参考书。但是如果你要开始写参考文献的话,那你要读的书怕是会更多。 MK 您上次讲座时提到,您最近创作的一本书有整整六页参考文献?(图1) PR 是的。 MK 这本约翰·杜威的书也在其中吗? PR 没错。这么说吧,只有你读了这本书,或者其他与之匹敌的著作,才能说自己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设计师。不然就算不上,因为有太多你不懂的事了。 MK 在第一章里,他提到了艺术和美学的方法是相互交织的,还说自己找不到一个能结合两者意思的词,也就是说没法用一个词表达“艺术的美学”(the aesthetics of art)。 PR 那我们可以聊一聊这件事,在这个话题上确实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东西。我记得在第一章的第一页,杜威就提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讽刺、荒谬的现象,艺术作品的存在本是美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却又反过来成为了后者发展的障碍。其原因之一,是艺术作品往往是外在的、物质的产物。在一般概念中,我们认为艺术是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的建筑、书籍、画作或雕塑。但其实,真正的艺术应该是那些作品与人类经验产生的交互和对其产生的影响,所以人们往往难以理解。此外,由于这些作品自身的完美,以及人们长期毫无质疑的钦慕所带来的特权.造成了一种惯性,使我们很难再对它们产生新的见解。当一个艺术作品成为经典,它便被隔离了起来,从其赖以形成的人类情境中剥离,也与其在实际人类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相隔绝。这段是整本书的精髓。也就是说,艺术不是凭空就能体会的,必须亲自走进博物馆去发现和找寻。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无处不在。 MK 那种美术馆里的艺术应该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吧。 PR 美术馆将艺术从日常经验中剥离出来。从这个问题本身你就能找到答案。 问题在于艺术从它应该在的地方被剥离出来了。艺术应该在你的卧室里、厨房里,而不是仅仅在美术馆里。 以前,美术馆里几乎看不到人。我们当年在艺术学校学习的时候,有时会去美术馆里画画,那里几乎空无一人。但现在是不可能的了。 MK 您是否认为人们在寻找能为他们的生命赋予意义的东西呢? PR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不该问我,应该问心理学家。这本书(《艺术即经验》)涵盖了许多内容,无所不包……这是他最出名的著作。你所有的学生都该读一读。(图2) MK 您是如何把阅读,或者说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和设计联系起来的呢? PR 其实你很难有意识地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像吃面包,它能给你提供奔跑所需的营养,可你不会边跑步边啃面包。这其中的关键联系可能听起来会让你失望。 MK 您是说,光靠读这本书是没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的。 PR 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意味着.你先要有能力去做一些事,然后理解和解释它们——就像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安乐椅式艺术观”一样,你明白吗?这种流畅、宁静、自然的过程会产生一些东西。 MK 我想聊聊设计的初级阶段(图3-7),聊聊设计最根本的基础——或许也可以作为平面设计的教学方法。我一般是这么开始的:线间距研究、色彩问题、引导学生熟悉构图。(图8-16) PR 你为什么称它为被弯曲的线和弯曲的形状?它应该是被弯曲的形状。被弯曲的线,一条主动、一条被动,哪一条是主动的?哪一条是被动的?(图17-19) MK 我想要在形状间建立联系。被动的形状与主动的形状在内容上相关联。其他例子是有关色彩的研究:湿和干、热和冷、善和恶、倾覆和隐藏。(图20-21) PR 我知道。但为什么这是湿?为什么这是干?口说无凭,这看上去并不湿啊。两者的区别在哪?这其实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牵涉到复杂的哲学和心理学。某人觉得是湿,可能另一个人觉得是干。(图22-25) 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设计就是关系,这是设计的出发点。 你有没有告诉学生设计是什么?这很关键!如果你告诉他们设计就是关系,那你就已经赋予了他们重要的东西。这是最基础的,但他们在读这些内容的时候并不知道这点。而如果不知道基本理论,人们就会茫然无措,试图记住一切。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MK 这就是我想问的。对本科的设计学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