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独自执行任务的飞行员不幸迫降到撒哈拉沙漠,身上带的水只够喝八天。 孤独无望的境地中,他遇到了来自神秘星球的小王子,并了解到小王子“星际旅行”的奇异见闻。 六年后,早已获救的飞行员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写成了《小王子》: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但只有少数人记得。 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本质的东西,肉眼是看不见的。 你永远要对你驯养过的东西负责。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 ………… 七十多年过去了,《小王子》中至真至纯的语句,依然给每一个读过它的人带来关于爱的深刻领悟。而关于《小王子》的一切,都可以在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传奇经历中,找到线索和答案。 作者简介 圣-埃克苏佩里(1900-1944),法国作家。法国最早的飞行员之一。1900年6月29日生于法国里昂传统的天主教贵族豪门家庭,古老的门庭可追溯至13世纪。生下来他就是伯爵爵位的继承人。1940年流亡美国,侨居纽约,埋头文学创作。1943年参加盟军在北非的抗战。1944年他在执行第八次飞行侦察任务时失踪。 其作品主要描述飞行员生活,代表作有小说《夜航》,散文集《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童话《小王子》等。 目录 小王子 三个圈文学手册 译后记 有限的人生,你用无限的深情,驯养什么? 图文解读 圣-埃克苏佩里生命中,关于《小王子》的一切! 导语 《小王子》初版于1943年。圣-埃克苏佩里用毕生传奇经历造就的这本“写给大人的童话”,讲透了爱、责任以及人与人之间一切关系的内涵。已被译成300多种语言,拥有4亿多读者,登顶“人类有史以来经典读物”书单,被誉为“每个人不可不读的心灵之书”。 后记 接到《小王子》翻译任 务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激 动又忐忑的。激动,是因 为这是我大一学法语时读 的第一本法语原著,而且 对我影响深远;忐忑,是 因为它太经典、太有名了 ,而且有太多前辈已经翻 译过了。为了保持原创性 ,尽可能不受其他版本的 影响,我几乎没有去看其 他版本的中文翻译。我只 想用最简单、最纯粹的方 式去翻译《小王子》。严 复老师说翻译要做到“信、 达、雅”,也就是说,翻译 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之“ 信”,文辞畅达谓之“达”, 有文采谓之“雅”。在翻译《 小王子》的时候,我并没 有刻意追求“辞藻华丽”或者 用词“高级”,相反地,我尽 可能去掉一切不必要的点 缀,只想以最简单质朴的 语言来传达这本“送给(已 经长成大人的)孩子们”的 童话。对我来说,用孩子 们的话去翻译《小王子》 就是一种“雅”。 至于一些颇有争议的词 ,我倒是有过考量和比较 的。比如小狐狸对小王子 说的,“请驯养我吧”里的“ 驯养”一词是一个常常被争 议的词。有人用“驯养”,有 人用“驯服”或“驯化”,还有 人觉得这两个词都不是很“ 平等”,用“处熟”似乎更合 适。首先,法语原文里 apprivoiser一词,“驯养”和“ 处熟”这两层意思都有,但 是因为有priv-这个词根就有 “私自的”意思,所以它其实 是包含一种“私人化”“占有” 的意思的,而不仅仅是互 相熟悉而已。不可否认, 虽然我们说“真正的爱是无 私的,伟大的爱不是占有” ,但我们不是圣人,而《 小王子》就更不是写给圣 人的了。在爱情关系甚至 是友谊关系里,人都是有 占有欲的,不然也就不存 在一对一的婚恋关系了, 也不会有林黛玉那一坛坛 打翻的醋坛子了。所以我 们就得诚实地去面对人和 人在建立情感关系时难免 会遇到的“占有”“调教”(或 者委婉一点儿,叫“磨”合, 就是告诉对方自己希望如 何被对待),从而使彼此 变得契合。而正是你在其 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才 使得对方变成独特的、对 你来说无可替代的那一个 。而“驯养”比“驯化”或者“ 驯服”高明的地方就在于, 在“驯养”的关系中,不仅仅 是权力上的较量,也不仅 仅是互相之间的磨合和适 应,更有一种“滋养”的成分 在里面。也就是说,学会 如何在相处的过程中,给 彼此养分,共同成长,互 相成全。而且,读了很多 遍以后,我觉得这里的“驯 养”关系,不仅仅是人与人 之间的情感关系,也可以 是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艺术家和艺术,我自 己当时学画画的时候就觉 得,自从学了画画,我就 再也不是自由人了,它整 个儿地占有了我,令我废 寝忘食、神经兮兮,而我 也在日日夜夜地操练中, 试图掌握它、征服它、造 就它。所以,说到底,我 还是选择了“驯养”一词,虽 然它被许多前辈用过了。 但是,的确用得好,所以 我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十年之后再读《小王子 》,我感触良多。 记得看王家卫执导的电 影《一代宗师》的时候, 里面提到,在北方有句老 话:人不辞路,虎不辞山 。意思是人是离不开路的 ,一生都在发展,都在行 走。有的人走着走着就迷 失了,被这个世界同化了 ,而有的人则始终怀着初 心,走在自己的路上。小 王子就是最好的一个典范 。小王子的一生便是王家 卫口中“见自己,见天地, 见众生”的一生,但是最后 ,小王子比很多人幸运或 者说厉害的,便是他始终 保持着初心,不受世俗偏 见的浸染。 而最后,小王子见到了 自己真正的内心,他没有 被那些小行星上的大人留 下,也没有被满园玫瑰迷 住双眼,甚至连小狐狸的 真情都没能将他留在身边 。他始终惦念着自己的小 玫瑰。他终于理解了自己 的玫瑰。就像圣-埃克苏佩 里写给他妻子的句子:“你 在我心里,就像玫瑰扎根 在土里。”我们不知道,小 王子回去的时候,小玫瑰 是否还在等他。她会不会 已经随风而逝,又或者已 经有了新的欢喜?但这些 ,都不能阻止小王子遵循 自己的初心,舍弃世间繁 华,踏上归程。正因为人 和花都是脆弱的、转瞬即 逝的,这份坚持,才显得 如此可贵。 小时候读《小王子》, 把它当成一个童话;情窦 初开的时候读《小王子》 ,把它当成一场爱的教育 ,想象自己是那朵“作天作 地”的小玫瑰,又向小狐狸 学习“理智”地恋爱;见了一 些世面后再读《小王子》 ,觉得它像一本人生哲学 书,引发我们的思考,用 最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人生 道理;而如今,离家久了 再读《小王子》,只觉得 它像一份乡愁、一封家书 和对初心的追忆。 人生在世,很难不戴“有 色眼镜”去看世事。就像那 个“第一次发现B612号小行 星的土耳其科学家”,当他 穿着“奇特”地发表他的发现 时,没有人相信他,而只 有他“入乡随俗”地穿上了欧 洲人的衣服发表演说,大 家才都相信了他。我们需 要小王子,因为小王子的 存在,就是提醒我们每个 从小孩走过来的大人,在 我们的内心深处,其实始 终都住着最初的那个孩子 ,只是你愿不愿意去聆听 他,去跟随他的指引,找 到真正的自己 书评(媒体评论) 《小王子》是人类有史 以来经典读物榜首,是每 个人不可不读的心灵之书 。 ——法国《读书》杂志 ◆《小王子》是为了大 人而写的一部充满激情的 寓言。 ——《纽约时报》 ◆我说《小王子》是一 部天才之作,说的是完全 是我自己的真心感觉,与 文学专家们的评论无关。 我甚至要说,它是一个奇 迹。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 ,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 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 ,从内容到形式都几近于 完美,却不落丝毫斧凿痕 迹,宛若一块焕然天成的 美玉。 ——作家周国平 ◆我想,应该把《小王 子》译成各种文字,印行 几亿册,让世界上每个孩 子和每个尚可挽救的大人 都读到,这样世界一定也 会变得可爱起来。 ——作家周国平 ◆如果我只有一个月的 时间,只一个月,我便去 看一本法国作家——圣-埃 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用一个月去看它,可以在 一生里品味其中优美的情 操与思想。 ——作家三毛 ◆在有几年的好书推荐 中,我向媒体推荐过无数 次《小王子》,这是每一 个人都应该至少读上10遍 的童话书,“它就像花一样 。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 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 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 甜蜜”。 ——诗人何三坡 ◆我无法冷静地推荐《 小王子》,我只能用极大 的热情推崇它。 ——漫画家几米 ◆这个《小王子》打动 人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 ,我们曾经都是小王子。 ——演员黄磊 ◆据说《小王子》是篇 幅极短、销量极大的世界 名著。这也是我写作的极 高追求。 ——作家韩寒(世界读 书日荐书) ◆圣-埃克苏佩里生前也 是一名飞行家,曾经在驾 驶飞机时迫降地球,与死 神擦身而过。他之所以幸 免于难,恐怕就是为了撰 写《小王子》。一旦这个 生命任务圆满达成,他又 有什么理由继续流连人间 ?他试着从地球启航高飞 ,历经许多失败与伤害, 终于在蔚蓝的地中海实现 了心愿。 ——导演宫崎骏 ◆《小王子》不是一部 童书,是值得全人类阅读 的心灵之书。 ◆《小王子》属于这种 类型的书……它使孩子和成 年人都喜欢。作品所刻意 追求并表现出来的想象力 、智慧和情感,使各种年 龄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乐 趣和益处,并且随时能够 发现新的精神财富。 ——《小王子》美国学 生版出版方约·米勒 精彩页 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在一本叫作《真实故事》的书里看到一幅奇妙的画。那是一本关于原始森林的书,画上画了一条蟒蛇,正在吞食一只大野兽。以下就是那幅画的摹本: 书里说:“蟒蛇咬都不咬,就把它们的猎物整个吞下去。接着,它们就动弹不得了。它们需要六个月的睡眠,来进行消化。” 就这样,我思考了很多关于丛林冒险的事情,于是我就用彩色铅笔画了我的第一幅图画。我的作品一号。它是这样的: 我把我的杰作拿给大人们看,问他们我的图画有没有让他们害怕。 他们回答我:“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可我画的并不是一顶帽子。我画的是一条蟒蛇正在消化一头大象。于是我又把蟒蛇肚子里的情况画了出来,好让大人们能够明白。这些大人,总是需要解释。我的作品二号,是这样的: 大人们建议我把这些开着肚皮或是闭着肚皮的蟒蛇图画放在一边,不如把兴趣放在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上。就这样,我在六岁的时候,放弃了画家这个美好的职业。我的作品一号、作品二号都没有成功,这使我非常气馁。大人们靠自己什么都理解不了,这对孩子们来说真是太累人了,因为总是要不停不停地给他们解释…… 我不得不选择另一个职业,于是我学习了驾驶飞机。我开着飞机,差不多把全世界都跑遍了。至于地理,倒是真的帮到我不少。我能一眼就辨别出哪里是中国,哪里是美国的亚利桑那。如果夜里迷失了航向,这是很有用的。 在我的人生中,遇到过很多很多严肃的人。我和大人们生活在一起很久。我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们。这也没怎么改变我对他们的看法。 当我遇到一个看起来稍微头脑清楚一点儿的大人时,我就拿出我一直保存着的作品一号来测试他。我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有这理解力。可是,得到的答案总是:“这是顶帽子。”我就不和他谈巨蟒啊,原始森林啊,或者星星什么的了,我就得迁就他们的水平,和他们谈些桥牌啊,高尔夫球啊,政治啊,领带啊之类的事情。于是,大人们就很高兴能认识我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我就这样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一个能真正聊得来的人,一直到六年前,我的飞机迫降在撒哈拉沙漠。我的发动机出了故障。当时因为我没有带机械师,也没有带旅客,我便试图独自完成这项困难的维修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我随身带的水勉强只够喝八天。 第一天晚上,我就睡在这远离尘世的大沙漠上。我比大海中伏在小木筏上的遇难者还要与世隔绝。所以在第二天拂晓时,当一个奇怪的小声音把我叫醒,你们可以想象,我是有多惊讶。这小声音说道: “能不能请你……给我画一只绵羊?” “啊?!” “请你给我画一只绵羊……” 我像是受到雷劈一般,一下子跳了起来。我使劲揉了揉眼睛,定睛细看。我看见一个奇妙的小人儿,一脸认真地凝望着我。这是我后来给他画出来的最好的一幅肖像。 当然,模特儿真人要比我的画像讨人喜欢多了。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