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研究生科研入门 |
分类 | |
作者 | (英)安妮·李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共12章,以探索研究生科研方法为中心,从职责管理、融入团队、批判性思维、自我革新和关系拓展五大维度形成的方法框架展开,主要讲述了项目管理、学术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和师生关系等内容。本书针对特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有助于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工作和论文。 目录 第1章 成为研究型人才 1.1 为什么本书是独一无二的 1.2 如何使用本书 1.3 承担研究项目,实现自我价值 1.4 需要规避的风险 1.5 科研工作的好处 1.6 选择研究地点和团队 1.7 职业规划的第一阶段 1.7.1 博士毕业生的职业背景 1.7.2 发展职业抱负 1.8 想象未来的自己 1.8.1 可能的职业 1.8.2 长期趋势 1.9 研究初期的职业规划建议 1.10 对导师的期望 1.11 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框架 第2章 研究方法框架分析 2.1 做研究时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2.2 了解你的研究 2.3 真正的担忧 第3章 管理研究项目:职责管理 3.1 把研究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 3.1.1 任务1:梳理文献 3.1.2 任务2:规划时间表 3.1.3 任务3:做风险分析 3.2 时间管理 3.3 与导师会面 3.4 妥善保存相关规范的基本信息 第4章 揭示学术身份秘籍:融入团队 4.1 为什么融入团队很重要 4.2 如何进行学科思维 4.3 成为所在学科的一员 4.4 撰写文献综述 4.5 总结、分析和概念化文献综述 4.6 利用图形表达提升批判性分析与综合能力 4.7 以国际学生身份进入大学 4.7.1 国际学生从事研究的跨文化问题是什么 4.7.2 发现规律与联系 4.7.3 讨论差异 4.7.4 关于识别意图的说明 第5章 学者式思考:批判性思维 5.1 批判性思维方法简介 5.2 对知识的不同理解 5.3 确定论点 5.4 思辨能力 5.4.1 为培养思辨能力而提出的关键问题 5.4.2 使用概念图探索数据之间的关联 5.5 用系统研究方法回答难题 5.6 集中所有思想 5.7 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解决问题——应用型研究项目 5.8 对研究行为进行元认知反思 5.9 与其他研究人员讨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第6章 找准定位——实现自我革新 6.1 自我革新法:引言 6.2 通过探索式学习创造自我革新的环境 6.3 找到支持性环境 6.4 与自我革新导师一起工作 6.5 明确个人发展计划 6.6 就业力:变通性技能的重要性 6.6.1 学生通过研究培养哪些变通性技能 6.6.2 认识到正在形成的通用技能 6.7 实践中使用研究人员发展框架(RDF)的5种方法 6.8 成为小型研究小组的一员 6.9 寻求导师的指导 6.9.1 从失败中学习 6.9.2 指导研究型人才的角色限制 6.9.3 何时指导对学生更有益 6.9.4 师生分别 第7章 创建与维护关系 7.1 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7.2 良好的关系始于信任 7.3 从学习成为小组成员开始 7.4 创建或加入学习小组 7.5 单独招生的入学情况评估 7.6 寻找并利用反馈 7.7 成为学术团队中的一员 7.8 战胜孤独感 7.9 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人脉 7.10 如何获得财务管理方面的帮助 7.11 研究有争议的课题 7.12 辨别师生关系中的不良模式 7.13 建立良好的关系:从头开始了解和管理彼此的期望 第8章 框架助力课题研究 8.1 最佳方法 8.2 独立研究 8.3 鼓励创造力 8.4 深入分析研究项目中学生出现的难题 8.5 有助于深化调查的术语汇编 第9章 学术写作 9.1 如何理解学术写作 9.1.1 积沙成丘 9.1.2 意识流 9.1.3 结构化写作 9.1.4 写作即阅读 9.1.5 语言的风格与应用 9.1.6 使用反馈 9.1.7 精益求精 9.1.8 自成体系 9.1.9 写作即研究 9.1.10 论文发表 9.1.11 写作即力量 9.2 结合两个框架 9.3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 9.4 研究型论文反馈的好习惯 9.5 选择出版物 第10章 困境——和导师持不同意见 10.1 促进研究团队之间的理解:多管齐下 10.2 建立和拓展研究团队的人脉 10.3 建立信任:案例探究 10.3.1 案例研究1a:远距离冲突 10.3.2 案例研究1b:理论上的冲突 10.3.3 案例研究2:合著权的冲突 10.3.4 案例研究3:很少见面的导师 10.4 建立和评估导师团队的信任 第11章 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11.1 管理好论文截止期限前的最后阶段 11.2 制定不同级别课程的评价标准 11.3 如何辨别对知识的原创性贡献 11.4 对知识的原创性贡献的不同定义 11.5 模拟答辩的重要性 11.6 使用研究框架做好答辩准备 第12章 展望未来——何去何从 12.1 符合伦理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2.2 知识产权 12.3 伦理审查委员会 12.4 职业规划 12.5 撰写履历 12.6 长期就业前景 12.7 学术生涯的追求目标 12.8 创业型研究人员的角色 12.9 创建就业机会决策表 12.10 职业展望——超越未来 12.11 学术伦理问题的相关资料 附录A 框架背后的理论基础 A.1 框架背后的理论简介 A.2 导师角色和学生需求之间可抉择的模式探索 A.3 本书的研究 A.3.1 方法和样本 A.3.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