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代文官考察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余劲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探讨明代文官考察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有关问题,包括京察与大计制度的历史渊源、设计特点、决策过程、运行实况以及明代文官考察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是一部典型的明代政治制度史专著,其聚焦的职官制度史是传统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对官员考核的研究则又是职官制度研究的重中之重。全书分上篇和下篇,分别探讨中央文官京察制度、地方文官大计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及方法、充分挖掘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动态揭示了明代中央文官京察与地方文官大计制度的决策过程及运作实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余劲东,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高层次人才,现任长江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政治制度史研究、明代荆楚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并完成省级社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绪论
上篇 中央文官京察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章 因势而新与分权制衡:明代京察制度的设计特点
第一节 京察制度的建立过程
第二节 明代京察的举行时间
第三节 明代京察的主管机构
第四节 京察运行的干预因素
第五节 多方联动的个案研究:以明代翰林官考察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书流转与行政决策:明代京察的决策依据
第一节 四品以上京官的考察:以自陈疏为中心
第二节 五品以下京官的考察:以访单为中心
第三节 京察公正的保障机制:以拾遗疏为中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规定与行政运作:明代京察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明代京察的制度规定
第二节 明代京察的行政运作:以万历辛亥京察为例
本章小结
下篇 地方文官大计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第四章 继承与坚守:大计制度的历史渊源与决策依据
第一节 明代大计制度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明代大计的决策依据:以考语为中心
第三节 围绕大计决策依据的争议:以弘治六年(1493)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约束与激励:明代大计的运行机制(上)
第一节 明代大计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明代大计制度的运转流程
第三节 明廷对上计官的激励:以表彰卓异官为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制度”与“潜规则”:明代大计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大计路费的来源及用途分析
第二节 大计考语的“虚”“实”探因
第三节 明代朝觐赠序政治功用探析
第四节 地方上计官的入觐旅程
第五节 “礼尚往来”:明代的朝觐馈遗
本章小结
结语 文官考察与明代国家治理
参考文献
附录
1 徐阶自陈疏6篇
2 由《新政纪略》所见访单
3 京察拾遗疏1篇
4 于《铨曹仪注》所见的明代文官考察仪节
5 大计留用地方官员奏疏1篇
6 纠劾不职官员疏2份
7 履任考语18条
8 朝觐赠序4篇
9 巡按处理大计纠纷奏疏1篇
后记
序言
劲东博士的专著《明代
文官考察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研究》即将出版,作为他的
硕士生导师,我想表达两方
面的意思:一是对该书选题
的认识,二是对劲东的了解
。或许这对读者的阅读有点
益处。
该书是一部典型的明代
政治制度史专著。政治史和
制度史研究,是中国传统史
学研究中最基础性的研究,
阅读历史,只有把握政治史
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制度
史的基本属性,才能触摸到
历史的基本面貌,因此政治
史、制度史在传统史学研究
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然,政治史和制度史的
研究又各有所侧重,政治史
强调的是以政治为中心的人
物、制度、事件及其关系,
制度史则侧重于制度的产生
、发展、属性、运作及其关
系。二者之间也是密不可分
的,制度史研究常被纳入政
治史研究的范畴,“政治”之
“政”,根基在于“制度”“规
则”或“法度”,研究政治史
要先弄清楚政治制度的基本
属性,这样才能厘清政治背
后的内在逻辑。同样,研究
制度必须紧紧围绕“政治”来
分析,只有制度而不见政治
之“治”的研究,常被认为是
“死”的制度史。关于政治与
制度的关系,套用当下社会
的表述,制度史研究重点为
“治理体系”,政治史关注重
点为“治理能力”,政治制度
史的关注核心可以说是制度
体系与治理效能的高度结合

职官制度史研究是传统
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
官员考核的研究是重中之重
。劲东博士所研究的文官考
察包括京察和大计两大部分
:京察是明朝对在京文官的
考察制度,它为明代所独创
,伴随着明前期的政治活动
而产生,并不断变化、调整
,最终制度化;大计是对明
代各级地方文官进行的定期
考察制度,其渊源可以追溯
到先秦时的上计制度,明代
对此既有继承也多有创新。
该书“上篇”细致考察了京察
制度的创设过程及其基本属
性,深入分析了京察的决策
依据和决策过程,动态考察
了京察制度的运作机制;“
下篇”对地方文官大计制度
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扎实的
梳理分析,既考察了明代大
计制度的一般规定,又特别
注意到了制度以外政治因素
的作用,揭示了大计制度的
运行实况及其对官场生态和
政治文化的影响。最后,思
考了有明一代文官考察与国
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亦即“
制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劲东认为文书流转、权力
制衡、“明规矩”与“潜规则”
并行,共同构成贯穿明代文
官考察制度的三根主线,提
出了“明代文官考察制度引
发的三个悖论”,分析了明
代文官考察制度长期存在的
“有令不行”的困境。我认为
,这些都是制度规定与行政
运作在官僚政治体制下的真
实写照,对于传统制度史研
究,学者倡导努力去追寻“
活”的制度史,而政治史的
精彩与复杂程度又远胜于此
,劲东通过对明代文官考察
的研究,给我们呈现了政治
制度史的精彩之处。
在这里,还想介绍一下
我熟悉的劲东博士的治学和
追求。劲东于2010年考入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跟随我学习明清史,入学
时他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
象:一是本科时就已熟读清
修《明史》,对政治史很感
兴趣;二是平常喜欢动笔写
东西;三是为人谦逊,学习
踏实。这些优点在他学习过
程中逐渐体现了出来。二年
级时,他通过学校申请获得
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交流学
习的机会,他充分利用这一
机会,进步很快,这与他在
中国文化大学的指导老师—
—明史大家吴智和先生的悉
心指导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2012年6月7日吴先生给我
写信,表达了对劲东的赞赏
和喜爱,我想借此机会公开
这封信,以表达对吴先生的
怀念之情和对劲东的鼓励。
彭勇教授如晤:
教授门下高弟劲东,此
次来敝所学术交流,自首次
见面而始,至今夜谢师宴止
,前后不过四阅月。其间硕
士学位研究主题、史料搜阅
、大纲拟定、论文撰写等学
术研究历程,可以用“勤勉
缜密,才堪造就”八字来形
容,具见名师出高徒之不虚
。当我在台北街头一家书店
,看到贵著《明代班军制度
研究》一书时,急着翻阅内
容,深感敬服,不意数年后
,教授的高足,却在我今年
届退最后一学期在阳明山文
化大学有一段学术缘分,而
且也是敞所有史以来的第一
位。
今夜谢师宴也是我离开
文化大学的最后一夜,更是
劲东负笈有得的丰收之旅。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0级硕士研究生,有如
此卓越硕士导师以及如此勤
奋硕士生,可谓难能可贵。
明史学术研究之途,有两位
未来可期之明史学人,在人
生老中青三阶段中,得以相
会,一切都是一个“缘”字。
交换学习归来,劲东的
学位论文写作进展很顺利。
2013年时,直接研究明代
文官考察的成果依然不多,
他能充分利用明代丰富的奏
疏、文集,查阅《皇明吏部
志》《南京吏部志》等文献
,再与官修政书、正史结合
研究,确实是出类拔萃的。
最终,他的毕业论文《明代
京察制度研究》得到了包括
答辩主席、国内较早研究明
代文官考察的高寿仙先生等
专家的充分肯定,答辩委员
会、学院教授委员会和学校
学位委员会的专家,均给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