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引进自世界知名的Wolters Kluwer出版社,由国际著名骨外科专家Munish C.Gupta教授和Keith H.Bridwell教授倾力打造,由国内脊柱外科领域众多知名专家教授共同翻译。本书自初版以来,不断更新再版,目前已更新至全新第4版,是一部历经了30余年学术辉煌的国际脊柱外科专著。 全书共十四篇157章,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脊柱外科总论、脊柱退行性疾病(颈椎、胸椎和腰椎)、脊柱创伤、脊柱畸形、脊柱肿瘤及脊柱疾病相关并发症等内容,同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探论了每一种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全新版本的著者团队新加入了一批在国际领域上非常活跃的脊柱外科专家,他们对许多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调整,补充了目前脊柱外科领域的国际最新诊疗规范和新技术,尤其在脊柱微创与脊柱畸形方面,充分体现了脊柱外科领域近年来的理念更新及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器械的发展。 本书内容系统,深入浅出,图表明晰,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介绍详细全面,可为脊柱外科及相关专业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了解本领域最新发展、解决疑难临床问题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李危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防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脊柱退变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兼副总干事,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兼秘书,AO脊柱中国教育官。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GJ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目录 上卷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成人和儿童脊柱患者术前及围术期的评估和优化 第2章 脊柱正常解剖:正常的矢状位序列 第3章 脊髓及神经根监测 第4章 植骨和脊柱融合的生物学 第二篇 生物力学 第5章 生物力学测试概论 第6章 颈椎临床生物力学 第7章 脊柱侧弯三维矫正的生物力学 第8章 脊柱内固定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第9章 脊柱腰骶段生物力学及治疗考量 第三篇 解剖入路 第10章 颈椎前方入路 第11章 颈椎后路手术 第12章 下颌劈开入路在上颈椎中的应用 第13章 改良颈胸段交界处前方人路手术 第14章 经胸骨的脊柱前人路 第15章 “显微”腰椎后路减压术 第16章 应用管状牵开器治疗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的微创技术 第17章 胸椎、胸腰椎及腰椎开放性前方入路 第18章 下腰椎和骶骨前入路 第19章 腰椎手术的侧方人路 第四篇 颈椎退行性变 第20章 颈椎外科新进展 第21章 颈椎轴性痛的评估: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选择,如何进行保守治疗,如何缓解患者症状 第22章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第23章 神经根型颈椎病 第24章 脊髓型颈椎病 第25章 前路减压、固定及融合技术:椎间盘摘除、椎间孔扩大、椎间隙处理 第26章 颈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技术:椎体次全切及支撑植骨 第27章 颈前路固定板 第28章 经口减压和枕骨大孔减压的适应证和技术 第29章 枕颈和寰枢椎融合术:坚强固定和线缆技术 第30章 颈椎后路椎间孔切开术 第31章 颈椎椎板成形术 第32章 下颈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第33章 下颈椎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术 第34章 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 第35章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第36章 颈椎翻修术 第37章 颈椎后凸畸形矫形联合入路术式(前路+后路、后路+前路+后路) 第38章 颈椎经椎弓根截骨术 第39章 颈椎间盘置换术 第40章 颈椎手术的并发症 第五篇 胸腰椎退行性变 第41章 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研究现状 第42章 轴性腰背痛的评估:谁适合外科手术,谁不适合 第43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 第44章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 第六篇 脊柱滑脱 下卷 第七篇 特发性脊柱侧弯 第八篇 成人脊柱畸形 第九篇 发育不良与先天畸形 第十篇 脊柱神经肌肉畸形 第十一篇 脊柱后凸与椎板切除术后畸形 第十二篇 创伤 第十三篇 肿瘤与骨髓炎 第十四篇 并发症 附录A 本书第3 版以来儿童脊柱外科的进展 附录B 本书第3版以来成人脊柱外科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