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飞鸟集汉译七言诗(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张湘平 |
出版社 |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飞鸟集》是我国最早译介的泰戈尔诗集,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泰戈尔的诗歌在中国精神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为一棵葱郁的参天巨木。这棵葱郁巨木枝繁叶茂,已经生发出200多种不同译本,如今还在不断地生发出新的枝桠。读者对《飞鸟集》的喜爱和关注也丝毫不减,对原作有各自的解读,对译本也有着各种不同的评价。在众多译者和读者的心底,都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泰戈尔。本书为青年诗人张湘平根据《飞鸟集》译著的七言绝句版,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作者简介 张湘平,男,1993年3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祖籍湖南昔新化县。2015年7月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和美国组的州库克大学,分别获得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专业双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在中铁十八局集团国际工程公司迪拜分公司卡塔尔项目部,从事办公室和人力资源工作。2010年8月调回国际工程公司工会工作,负责财务。在文学创作上,系天津市作家协会,天津市诗词学会会员,在《工人日报》《人民铁道》《中镇诗词》《天津诗词》《中国铁路文艺》《艺术家》等报刊发表新诗,散文诗、散文、旧体诗词和中篇小说,出版新诗集1部、旧体诗词集2部、汉译外国诗集1部。 目录 序一 保原文情调,传译著精灵 序二 标新立异译名诗 序三 情采飞扬译泰诗 序四 名诗翻译出新苗 序五 青铜炊煮沁诗香 序六 睿智诗篇国韵吟 序七 飞鸟诗译遵绝律 第001首 第002首 第003首 第004首 第005首 第006首 第007首 第008首 第009首 第010首 第011首 第012首 第013首 第014首 …… 第301首 第302首 第303首 第304首 第305首 第306首 第307首 第308首 第309首 第310首 第311首 第312首 第313首 第314首 第315首 第316首 第317首 第318首 第319首 第320首 第321首 第322首 第323首 第324首 第325首 跋一 飞鸟灵思触心弦 跋二 “可能”只属耕耘者 跋三 诗哲光辉照吾华 跋四 我与泰翁结缘久 跋五 飞鸟集译著阅读 后记 哲诗译就感师亲 附一 律绝诗平仄格式 附二 平水韵常用字 附三 律绝诗的对仗 附四 律绝诗的拗救 附五 今平古人声字 附六 平仄两用韵字 序言 序一保原文情调,传译 著精灵 郭英剑 当看到《(飞鸟集)汉 译七言诗》时,我想到了 我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先驱 、著名文学翻译家——林 纾(林琴南)先生。 我们都知道,林纾先生 并不懂外文,但他依靠懂 外文的口译者,更仰仗他 作为古文家深厚的古典文 学功底,将四十余种世界 名著译介到了中国。由于 他不懂外文,因而,人们 很难拿原文与译文进行对 照去评价其翻译,但今天 的学术界大都承认林先生 翻译的特色在于保原文情 调,传人物之神——这, 是文学翻译之魂。 在我看来,林纾先生事 实上从一开始就为翻译界 开辟了一条不追求语言对 等的形似而向往文学精神 通达的翻译之路。后来, 翻译家们都在追求形似与 神似相统一的这条看似完 美的道路上狂奔,逐渐丢 弃了林先生所开辟的这条 道路。应该说,林先生的 翻译经验不能复制,后来 懂外文的人越来越多,他 所开创的翻译道路被人遗 忘乃至遗弃在所难免。但 我们也不能忘记的是,如 果我们以他所追求的保原 文情调、传人物之神的境 界为最高目标,那么用何 种形式去表达,则自然降 为一个次要问题了——虽 然这也不是一个不重要的 问题。 《(飞鸟集)汉译七言 诗》并非语言对等的翻译 之作,在我看来,译者选 择了属于林先生所开创的 不求语言对等但求文学精 神通达的翻译之路,并在 这条路上继续开拓。 我们知道,《飞鸟集》 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 一部英文诗集,全部为无 题小诗,形式不拘,篇幅 大都不过一两行或两三行 。内容都是日常事物,如 小草、落叶、飞鸟、星辰 、河流等。作者以其敏锐 的洞察力,在这些只言片 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 深奥的哲理,同时展现出 了一种明快隽永的风格。 《(飞鸟集)汉译七言 诗》采用中国古代汉语传 统诗歌的体裁形式来翻译 《飞鸟集》,实际上是挑 战或开拓了当代文学翻译 之路。其无视汉语与英语 之间的对等与对比是显而 易见的,但其努力追求两 者之间相通的精神境界也 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译者 的态度非常坦诚,不仅将 泰戈尔小诗的英文原文附 在后面,还将我国著名文 学家、翻译家郑振铎先生 的散文诗式译文放在后面 ,有时也附有其他翻译家 的译文,让读者既可以看 到原文,看到过去名家的 名译,自然也可以对照自 己的翻译。这份坦诚与自 信,令人敬佩。 我以为,这部译作,实 际上向翻译界提出了一个 新问题:能否不去追求诗 歌语言对等的准确,而采 用我国古典乃至经典的诗 词表达形式,力争达到译 文与原文在文学精神上的 通达之路? 我并无意将译者与林纾 先生相提并论(如是,译 者想必也会感到惶恐), 我想说的是,采用中国非 常传统的诗词形式去翻译 如此现代的自由体诗,或 许也不失为一种翻译方法 的新尝试。 对此新生事物,大家都 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2022年3月7日下午于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