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平安时代末期,落魄武士之女阿藻与父亲相依为命。尽管家中穷困,但在挚友千枝松的陪伴下,阿藻过着平静而快乐的生活。 某日,阿藻外出时失踪,后来在一座据说有狐妖作祟的阴森古塚前被找到。自那之后,她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处心积虑地进入权臣藤原忠通府上,凭借美貌与才华获得忠通宠爱,得名“玉藻前”。然而,跟她扯上关系的人接连横死,朝野内外在她的挑拨下陷入一片混乱。 千枝松则因机缘巧合拜入安倍晴明后裔泰亲门下,成为阴阳师。从师父口中,他得知阿藻的身体已被九尾妖狐占据,此妖意图广撒祸种,将人间拖入幽冥之中。 昔日的青梅竹马如今却成了作恶多端的妖女,身为降妖除魔的阴阳师,千枝松面临着苦涩的抉择。 作者简介 冈本绮堂(1872—1939),冈本绮堂生于1872年,父亲是直属于德川幕府的下级武士。当时正是暗潮汹涌的明治初期,维新派掌握新政府大权,旧幕府派的武士阶级毫无立足之地。于是,冈本绮堂在12岁时便立志从事文学事业。冈本绮堂虽是明治时代的人,却生长在江户与明治时代新旧更迭的环境中,因此当他读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时,便萌生了以江户时代为背景而创作文学作品的想法。他从1916年开始写作《半七捕物帐》,20年里,总计写出68篇《半七捕物帐》系列短篇小说,他本人也被日本推理界推崇为“日本推理小说始祖”。 目录 清水参拜 独寝之别 古冢作祟 花之宴 法性寺 采女 祈雨 犬群 折帽人 三浦之女 杀生石 导语 作为影响了从昭和至今数代作者的日本奇幻元老,冈本绮堂擅长以妖丽的笔触以及丰富的细节描绘出一个个华丽而幽远的古风世界。他虽然以一系列短篇作品为中国读者所知,但这部罕见的长篇作品或许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其笔力之强。 面对化身狐妖的青梅竹马,年轻阴阳师该何去何从? 精彩页 “嗬,今夜之月宛如银鉴新淬,可真美啊。” 男子朗眉轻舒,仰望空中悬月,似要将自己所有的感叹尽抒于这句古已有之、略显陈腐的形容之中。时值九月中半,月色皎明,明天就是十三夜了。屈指算来,男子比今夜之龄还要再年长三岁,尚未弱冠,仍是少年模样。自然,他还没有戴上乌帽子,只是将黑发绾起,垂于脑后。他身穿浅黄色的素麻布筒袖,上染大大小小的漩涡纹,下身穿素陶色的短切袴。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夜色中虽看不分明,但仍能看出筒袖和切袴都因一洗再洗而褪了色,切袴的下摆更是皱巴巴地翻卷着。 少年虽衣着寒酸,容貌却显得英姿飒爽,毫不逊于今晚月色。这俊朗英气的少年郎,若换上明黄色的小袖和淡红梅色的小水干,再在腰上插一支寒竹削成的横笛,取一个“某若丸”这般楚楚可怜的名字遁入空门,定会令恶僧之流欣喜若狂、倾慕憧憬。可今夜他的腰间空无一物,别说横笛,就连小刀也未见一柄,只是光脚穿着又脏又薄的稻草鞋。 “真的好美啊!”应和他的是看起来和他同龄、甚至更年少一些的少女。为了加紧推进情节,此处无暇细述她的容貌。唯一能在此透露的是,少女的明丽灿烂和高贵典雅更甚同行少年,她身穿单薄的浅葱绿色小振袖,上染酷似陆奥国信夫搓染的白色花纹,同样也光脚穿着草鞋。 少年和少女站在清水坡上,仰望着今夜的朗月。平安京夜露蒙蒙,打湿了他们单薄的衣衫,两人为了抵御寒意,紧靠着彼此小小的肩膀前行。 距今七百六十年前的平安京虽贵为王都,却比今人想象中更为寂寥。时值戊辰久安四年,皇宫遭遇大火,谈山的镰足公木像龟裂自毁;夏时可怖疫病横行;随着冬日脚步渐近,盗贼也日渐猖獗。曾经繁荣昌盛的平安时代如今落得凋敝不堪,乱世将至的恐慌在人们心中悄然萌芽。而此前所述的种种灾厄又似某种恶兆,令京中民众惶惶不安。 诸多天灾人祸中,当属盗贼之乱的影响最为显著;如今只要一入夜,就连京城大道上也没了人迹。更别提偏居一隅的清水堂一带:不说白天,且说这秋阳萧瑟、匆忙入暮之时,京中大街小巷尚灯影稀疏、昏黄点点,四下却已蓑衣匿迹、草履销声。就算是最虔诚的信徒,也断不会为了夜间参拜而远行至此。 在这寂夜的坡路上,只有这孤零零的两人依偎前行。月挂梢头,两个小小的身影在阴暗的树荫间时隐时现。两侧高高的草丛总在不经意间沙沙作响,仿佛有人隐匿其中,不知何处传来了狐鸣声声。 “喂,阿藻啊。” “哎,千枝松。” 少年男女唤着对方的名字。阿藻是少女的名字,千枝松则是那个少年。他们并非有事要说,实在是难忍此时的寂然,毫无缘由地彼此呼唤罢了。随后,两人便又沉默了。 “观音大士会显灵吗?”阿藻没有信心地叹了一声。 “别瞎想,当然会显灵的,”千枝松立刻回答,“我叔母可是从早到晚都把‘切勿怀疑神佛’挂在嘴边。若不是对观音大士深信不疑,我何必夜夜陪你前往?” “可是父亲今春来此清水堂参拜时,在三年坂上因苔藓湿滑摔倒了,从那之后便卧床不起。不是说在三年坂上摔倒便活不过三年吗?”阿藻声有哽咽。 这时他们已走出了碍事的枝叶繁茂处,皎洁的月光重又笼罩在两人身上。在阿藻如玉的面颊上,泪水垂落似线,莹莹有光。可是千枝松又一次断然否定。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