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安徽奋斗者/纪录小康工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了安徽省各条战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24名先进模范人物代表。他们有的是希望田野的领路者,有的脱贫攻坚的奋斗者,有的是劳模精神的践行者,有的是时代楷模的代表者,有的是人间大爱的播洒者……他们为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七千万江淮儿女的优秀代表,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目录
一、奉献希望田野
红手印,映照公仆心——记“感动中国人物”沈浩
“丰收使者”,把论文写在麦田里——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胡承霖
“萌书记”带民奔富路——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萌萌
服务“三农”,跳出农技抓农技——记“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周福红
二、勠力脱贫攻坚
“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余静
“就是倒下,也要倒在岗位上”——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赵荣凯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情怀——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汪品峰
大山深处的青春之歌——记“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李朝阳
三、致敬时代楷模
初心照长路风雨砺青春——记“时代楷模”李夏
一位新闻人的大爱情怀——记“时代楷模”高思杰
枕戈待旦 守护百姓安宁——记“时代楷模”张劫
把生命的光热化作希望的种子——记“时代楷模”邱军
四、播洒人间大爱
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记“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
拐杖上的坚强人生——记“中国好人”李元芳
思政课上的“燃灯者”——记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
守护“村小”,为农村孩子照亮前行的路——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浩
五、弘扬劳模精神
让钻头行走的深度,矗立为行业的高度——记“大国工匠”朱恒银
大山里飞出致富“领头雁”——记“全国劳动模范”金玉琴
练就敬业精业的“金刚钻”——记“全国劳动模范”许启金
“机电大王”煤矿一线守匠心——记“全国劳动模范”杨杰
六、展示巾帼风采
在贫困村里绽放的“铿锵玫瑰”——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刘双燕
折翼天使,用嘴咬“笔”闯电商——记“全国自强模范”李娟
情系边疆,播洒法治阳光——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首位援藏女律师陈贤
巧手编织,织出乡亲幸福梦——记“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杨秋菊
七、附件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表彰的安徽省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名单
2016—2020年安徽省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
后记
序言
为民族复兴修史 为伟
大时代立传
小康,是中华民族孜
孜以求的梦想和夙愿。千
百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对
小康怀有割舍不断的情愫
,祖祖辈辈为过上幸福美
好生活劳苦奋斗。“民亦
劳止,汔可小康”“久困于
穷,冀以小康”“安得广厦
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都寄托着中国人
民对小康社会的恒久期盼
。然而,这些朴素而美好
的愿望在历史上却从来没
有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
自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中
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
团结带领亿万中国人民拼
搏奋斗,为过上幸福生活
胼手胝足、砥砺前行。夺
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
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时代,经过百年
不懈奋斗,无数中国人摆
脱贫困,过上衣食无忧的
好日子。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统揽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
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万众一心战贫困
、促改革、抗疫情、谋发
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
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
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
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
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
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
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
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
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迈进。”
这是中华民族、中国
人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光荣!这是百姓的福祉、
国家的进步、民族的骄傲

全面小康,让梦想的
阳光照进现实、照亮生活
。从推翻“三座大山”到“
人民当家作主”,从“小康
之家”到“小康社会”,从“
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从“全面建设”到“全面
建成”,中国人民牢牢把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人
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强
领导、亲自指挥下,我国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
成就,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社会保障体系,居民人均
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极大
丰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
改善,公平正义的阳光普
照大地。今天的中国人民
,生活殷实、安居乐业,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显著增强,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自信更加坚定,对创造更
加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
全面小康,让社会主
义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活
力。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
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
跃上新的大台阶,成为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
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
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
的679亿元跃升至2021年
的114万亿元,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几
十美元跃升至2021年的
超过1.2万美元。把握新
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
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
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
们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
更加坚实、更加牢靠。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
就充分说明,在中华大地
上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
会主义实践造福了人民、
改变了中国、影响了时代
,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
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
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
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
变,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
到极大彰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全面小康,让中华民
族自信自强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中华民族有五千
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
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
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
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
牲之大,世所罕见。中国
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沉
沦中觉醒、从灾难中奋起
,前赴后继、百折不挠,
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
一个个伟大胜利,创造一
个个发展奇迹,用鲜血和
汗水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
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见证
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创造力
、坚韧力、爆发力,见证
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守
正创新精神气质的锻造与
激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
力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
史进程。今天,我们比历
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
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
气极大增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有着前所未
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
创造精神。
全面小康,在人类社
会发展史上写就了不可磨
灭的光辉篇章。中华民族
素有和合共生、兼济天下
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
立志于为人类谋进步、为
世界谋大同。中国的发展
,使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整体摆脱贫困,提前十年
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
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目标,
谱写了彪炳世界发展史的
减贫奇迹,创造了中国式
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
形态。这份光荣的胜利,
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事实雄
导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成就的历史巡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斗精神的深情礼赞。
展现通过不懈奋斗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讲述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典型事迹,揭示辉煌成就和历史巨变背后的制度优势和经验启示。
后记
江淮儿女劾力攻坚,
世纪伟业奋斗有我。为忠
实记录我省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
就、历史经验,集中展示
江淮儿女的奋斗风采,根
据中央宣传部统一部署,
安徽省委宣传部牵头成立
了编委会,组织编写了“
纪录小康工程”地方丛书
(安徽卷)。省直相关部
门负责撰稿,安徽人民出
版社承担出版任务。
作为“纪录小康工程”
地方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安
徽奋斗者》记录了近年来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安徽省各条战线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涌现出
来的24名先进模范人物代
表。他们有的是希望田野
的领路者,有的脱贫攻坚
的奋斗者,有的是劳模精
神的践行者,有的是时代
楷模的代表者,有的是人
间大爱的播洒者……他们
为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七千
万江淮儿女的优秀代表,
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
榜样。他们的光辉事迹将
激励全省上下锐意进取、
赓续奋斗,为现代化美好
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
献。
本丛书编写出版得到
安徽省委宣传部的精心指
导,安徽省委常委、宣传
部长郭强,安徽省委宣传
部常务副部长王宏,安徽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
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
长查结联等同志主持召开
专题会,统筹推进编写和
出版工作。安徽省乡村振
兴局、安徽省统计局、安
徽省档案馆、安徽日报社
等单位提供或核实了有关
资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安徽奋斗者》由安徽日报
社组织编写,邹宝元、李
跃波、王海东、刘洋、王
艺林、孟毕得、赵越、杨
志成、周鹏、柏荣兴等同
志承担了具体工作。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
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
业。江淮儿女持续接力,
激情写就安徽大地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奋斗史诗。站
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将
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地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史
为鉴、开创未来,忠诚尽
职、奋勇争先,乘胜而进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征程,乘风破
浪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
设新篇章!
受编者水平和时间之
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
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
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
2022年6月
精彩页
小岗村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1978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生死状”,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时代大幕。
世纪之初的小岗,徘徊在改革发展的十字路口。200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存款为零。
2004年2月,沈浩挂职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
六年里,沈浩以振兴小岗为己任,怀着深厚的农民情怀,舍小家、为大家,大力弘扬小岗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实现了改革再突破、振兴再出发,为加快小岗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沈浩的生命定格在了45岁——2009年11月6日。猝然离世的沈浩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他所热爱并为之奋斗过的小岗村。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这是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节目组给予沈浩的颁奖词。
从改革开端到蓝图铺展,红手印见证时代演进,也映照着沈浩这名共产党员的赤诚丹心。
“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民富起来”
“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过富裕坎。”这是沈浩作为全省第二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被选派到小岗村任职时,小岗村的真实写照。
沈浩的前几任也一直在探索小岗发展的路子,但限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村民仍不富裕,发展压力很大。沈浩初到小岗村时,有的村民对他并不太信任:“这个省城的年轻人,是镀金来的吧?”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为小岗谋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沈浩走进小岗,一头就扎在群众中间。不到一个月,他把全村一百多户跑了个遍,和村民拉家常,与村“两委”成员、“大包干”带头人促膝谈心。他很快摸准了小岗的发展方向:一要转变党员、群众思想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二要尽快制定发展规划,找准发展路子;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到小岗村不久,沈浩就组织村干部、“大包干”带头人等到华西、大寨等名村参观学习,回村后认真开展“小岗怎样快发展”的大讨论,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观念求创新,引导村干部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思路一变天地宽。沈浩和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的经济发展思路,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和发展目标。
2004年,村里依托已有的80亩葡萄示范园,成立“优质葡萄种植协会”,聘请农技专家传授栽培技术,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壮大了葡萄产业。2005年,村里引进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采取订单方式,与村民签订小麦种植、收购协议,并积极吸收村民到企业务工,村集体也实现增收。
小岗村系“全国十大名村”之一,每年到小岗村参观考察的游客络绎不绝。沈浩抓住这一机会,带领村干部在旅游开发上做文章:依托“大包干纪念馆”、农家茅草屋和村民文化广场等旅游休闲景点,拓展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群众看到了前景,自发地做起小买卖,还办起了“农家乐”。
为提高小岗人的生活质量,沈浩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修通了村级水泥路,对村庄进行绿化、亮化;修复了自来水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兴建了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和档案室。他任职第一书记期间,全村家家都改善了住房,三个居民小区200多户村民人住新居。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