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顾方舟画传(家国情怀)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刘静//汤国星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本书以通过顾方舟先生的图片故事的形式,用画传这一载体,图文并茂宣传“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透过信件看到科学家之间关于科学的交流与科学家的友情、亲情、爱国情,展现科学家温暖的一面。以图片串起历史,不论科研环境如何变化,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意志从未改变。 目录 第一章 求学之路 第二章 北医学子 第三章 留学苏联 第四章 临危受命 第五章 北上取“经” 第六章 转战西南 第七章 再攀高峰 第八章 院长校长 第九章 解放思想 第十章 破冰之旅 第十一章 大师风范 第十二章 尾声 序言 2010年5月,“老科学家 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简称“采集工程”)正式启动 。这项工作致力于搜集、整 理、保存、研究中国科学家 的学术成长资料,以此记录 和展示中国科学家个人科研 生涯与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历 程。老科学家是中国科技事 业的宝贵财富。新中国从一 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 为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科技 大国,在这一过程中,无数 科技工作者献出了辛勤的工 作。“十四五”规划关于完善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中明确“ 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 创新的社会氛围”。 书写和阅读科学家传记 ,一方面为学习他们为国家 、社会做出的科学成就和贡 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传承科 学精神、汲取科研经验,最 重要的是发扬他们难能可贵 的精神品质。通过一幅幅真 实的照片,将科学家一路的 成长、面临的困难、取得的 成就娓娓道来,故事资料来 源于“采集工程”,由“采集 工程”学术传记的作者执笔 ,科学家本人、家属与学生 ,科技史学者把关,真实呈 现科学家的科学人生故事。 在这样真实动人的故事里, 让青少年感受前辈的人生选 择,体验科学人生的悲喜忧 戚,并以更高、更远的视角 穿越历史,追随科学大师的 人生脚步,开创属于自己的 道路。 期望读者和我们一起通 过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 和走近科学大师,领略科学 家昂扬的风采、宽广的胸怀 ,让年轻一代从前辈手中接 过“家国”责任,将炙热的青 春融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导语 本书介绍了顾方舟先生的生平事迹。顾方舟先生让中国儿童搭载上了健康的方舟,使几百万儿童免于罹患小儿麻痹症,数万人免于死亡,为国家作出了历史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应当说,在中国消灭小儿麻痹症的伟大进程中,顾先生带队研发出的疫苗,是最重要且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科技手段和产品。这一疫苗研制生产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苦、不可谓不专注、不可谓不成就巨大。加上后来他们父子试药的故事,无不体现出顾方舟先生作为一名科学家的睿智,一名中国士子的担当。 科学家人生成长的故事中洋溢着浓郁的科学芬芳、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他们见证了中国科学领域的发展。通过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和走近科学大师,领略科学家昂扬的风采、宽广的胸怀,让年轻一代从前辈手中接过“家国”责任,将炙热的青春融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精彩页 家道中落 1926年6月16日,顾方舟在美国人创办的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诞生。当年,能够在这家医院生宝宝的产妇都家境殷实。凭借浙江鄞县营造商的家底,顾方舟的父亲顾国光在东吴大学毕业,于1923年顺利考进上海海关,当时海关是令人艳羡的拥有“金饭碗”的机构。 1928年,顾国光奉调到北方最大的码头海关——天津关。在上海和天津生活的几年是顾家最幸福的时光。顾国光夫妇与弟弟顾国梁,儿子顾方乔、顾方舟、顾方奎、顾方方,七口之家其乐融融。顾方舟印象中的父亲儒雅、整洁,待人和蔼可亲,是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常常身着一身挺括的西装,母亲总是把父亲白色的衬衫熨烫得平整、舒展,皮鞋也擦得一尘不染,这种气质影响了顾方舟一生。 母亲周瑶琴同样出身于鄞县洞桥镇一户书香门第,她受过良好的教育,与丈夫相敬如宾,全家生活殷实、美满。 天有不测风云。美好安定的日子,在顾方舟6岁那年戛然而止——父亲顾国光在天津病逝。 1931年春夏之交的一天,顾国光登上一艘来自非洲的货轮做例行检查,不幸被一只酷似蚊子的小虫叮了一口。顾国光起初只是觉得叮咬处有点痒,并没放在心上。谁知几个月后突然发烧,寻常的药吃下去怎么也不退烧。顾国光夫妇从小医院辗转到大医院,才得知是可怕的黑热病,罪魁祸首是当初叮咬他的叫作白蛉的吸血昆虫。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传播媒介白蛉是一种与蚊子类似的吸血昆虫。每年5—8月为白蛉的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病原虫进入白蛉体内并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咬人时将鞭毛体注入人体。病原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14世纪,黑热病曾肆虐欧洲,短短5年间导致欧洲1/3的人口死亡,可见其凶险。 惊慌不已的周瑶琴将重病的丈夫送到了北京,期盼北京的大医院能挽救丈夫的生命。可惜已病入膏肓,顾国光撒手人寰。 顾家的天仿佛塌了一般。孤立无援的周瑶琴,带着四个年幼的儿子和小叔子,离开天津,投奔鄞县洞桥镇前王后周村的娘家。 顾方舟的外婆家并不富裕,田地不多,全家主要靠教书为业的大表哥维持。孤儿寡母六口的到来,表哥表嫂热情接待,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安顿他们,外婆家的亲戚们撑起了顾家的天。慈眉善目的外婆、嫁到同村的姨妈,都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拂。 顾方舟清楚地记得:当时宁波霍乱流行,一个邻居得霍乱死了,灵堂就设在家里,与他们一墙之隔。四五岁的顾方舟到处跑,可能进过那家灵堂,感染了霍乱。外婆背他到宁波康宁医院,治疗折腾了不少日子,好歹保住了性命。 在外婆家的这一年里,母亲周瑶琴思虑最多的是:怎么撑起这个家?怎么抚育这几个孩子?并让孩子们有个好的生活和好的前程。周瑶琴明白假如自己改嫁了,孩子们就有可能寄人篱下,饱受委屈。只有自己去工作这一条路可走!自己从事小学教员的薪水无法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怎么才能实现让孩子上大学的宏愿呢?联想自己生育孩子时的不菲开销,颇有主见的周瑶琴想到以助产土为业。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