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钱理群研究资料(精)/当代著名学者研究资料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钱理群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该书稿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生平自述”,钱理群自述学术经历;“研究文选”,选取多篇研究钱理群学术思想与成果等的优秀论文;“学术访谈”,钱理群与其他学者的深度学术对话;“资料编目”,整理了钱理群从发表作品至今的学术成果。书稿资料丰富翔实,编排规范科学,全面系统地呈现了钱理群的学术脉络、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
目录
钱理群:钱理群学术纪事(1981—2019)
辑一:生平自述
钱理群:八十自述
钱理群:给自己的七个命名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后记》
钱理群:我的文学史研究情结、理论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书后
钱理群:《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总序》
钱理群:我和贵州、安顺地方文化研究(摘要)
钱理群:我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实践(摘要)
钱理群:我的“中国人及中国社会改造”的思想与
实践——《八十自述》之二
辑二:研究文选
洪子诚:钱理群:热情与怀疑
赵园:话说老钱
王得后、黄子平、孙歌、戴锦华、赵京华等:大时代
与思想者——“钱理群作品精编”座谈会实录
汪晖:钱理群与他对鲁迅心灵的探寻
解志熙:两难而两可的选择——也谈鲁迅“心灵的探寻”
王得后:对于鲁迅的发现和解读——和钱理群学兄讨论
王乾坤:中国的堂吉诃德们——读钱理群《丰富的痛苦》
薛毅:试谈钱理群独特的学术个性
吴晓东:钱理群的文学史观
路杨:玄黄时代的“大文学史”视野——钱理群20世纪
40年代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启示
贺桂梅:重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李浴洋:承担意识与行动精神——“钱理群鲁迅”的提出及其核心义涵
姚丹:鲁迅研究的“现世性”光辉——读钱理群《鲁迅与当代中国》
李云雷:钱理群的“双重反思”
孙郁:晚年钱理群的第二课堂
陈平原:老钱及其《安顺城记》
王德威: “脚踏泥土,仰望星空”
辑三:学术访谈
钱理群、杨庆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
钱理群、唐小兵:对话钱理群: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辑四:资料编目
钱理群自述文章目录
钱理群发表文章目录(1980—2021)
钱理群著作目录
钱理群编纂书籍目录
钱理群研究资料目录
序言
“当代著名学者研究资料
丛书”第一辑编选了中国现
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极为重要
的几位学者——谢冕、钱理
群、洪子诚、王富仁、丁帆
、陈平原、陈思和、南帆的
研究资料。他们不但在各自
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而且其言说的方式为现当
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评论
研究提供了范式。
20世纪80年代,他们曾
被称为“中青年批评家”,其
中大多数属于“第五代批评
家”。论者认为和前代学者
/批评家相比,他们具有“
宏阔的历史眼光;顽强的探
索精神;现代的理性自觉;
深刻的自由意识”①。这四
个主要特征,是这代批评家
能在新时期开创文学研究/
批评新天地的内因。四十年
过去了,当年的“青年”已不
再年轻,然而从学术生命上
讲,直到今天,他们依然是
“年轻批评家”,充满探索精
神,充满了对文学现场的关
注热情。
如果对自“五四”百年来
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
理辨析,便能清晰地认识到
这些学者和批评家在批评史
上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精
神特征。
1917年初,胡适、陈独
秀在《新青年》先后发表了
《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
命论》,开启了中国现代文
学批评之门。1918年12月
,周作人发表了《人的文学
》,“人的文学”代表了“五
四”的时代精神,亦上升为
中国新文学的传统,遂成为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
这一时期,虽然以文学
研究会和创造社为代表的各
个文学团体提出各自的理论
主张,但“人的文学”,新鲜
的、立诚的、现实的文学成
为时代的“共名”。作为百年
来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
代批评家,他们不仅是开创
者,也是批评范式的确立者

1928年后,时代的“共名
”被打破,文学批评向更多
元和差异方向发展,马克思
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家、京派
批评家以及持个人主义和自
由主义的批评家之间有着更
多的对话、论争和挑战。
1942年5月,随着延安文艺
座谈会的召开,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逐渐占上风,这也
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
重要转折点。在座谈会上,
毛泽东指出:“在现在的世
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
都是属于一定阶级的,属于
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
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
政治并行或相互独立的艺术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毛
泽东明确提出了“文艺界的
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
批评”。毛泽东的讲话为那
一时期的文艺批评划定了严
格的、不容置疑的批评标准
。1949年7月2日至19日,
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北京
)召开,这是新中国文学理
论和批评的起点。周扬在会
上发表了影响中国文学创作
数十年之久的讲话,这是延
安文艺座谈会在新的历史时
期的“升级版”。周扬指出:
“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
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
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文艺
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实践了这
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
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
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
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
是错误的方向。”毛泽东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
批评指定的标准,一直延续
到20世纪80年代。
1984年初,福建批评家
林兴宅在《鲁迅研究月刊》
发表了《论阿Q性格系统》
,成为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的滥觞。之后
,时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
长的刘再复发表了《用系统
方法分析文学形象的尝试—
—读(论阿Q性格系统)》
等文章加以支持。1985年3
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全国
文学评论方法论讨论会”,
将刘再复关于“方法论变革”
的一系列主张推向高潮。同
年底,刘再复的《论文学的
主体性》分两期刊发在《文
学评论》1985年第6期和
1986年第1期。刘再复在《
论文学的主体性》中强调作
家要超越现实主体,写作时
一定要进入艺术主体。这是
向“五四”时期“人的文学”主
张的回归,也是新时期文学
批评步入审美层面的开启。
“方法热”直接的后果,一是
大量西方的文学理论被介绍
进来,对此前单一的政治社
会学批评形成了极大冲击;
二是各省市作家协会和社科
院也纷纷创办了自主性的文
学批评刊物。这是在之前没
有过的,之后也不再重现的
辉煌。如:1984年1月25日
,《当代作家评论》在辽宁
省创刊,9月《文艺评论》
(前身为《文艺评论报》)
在哈尔滨创刊,10月上海比
较文学的机关刊物《中国比
较文学》出版;1985年1月
《小说评论》在西安创刊,
4月《文艺新世纪》在广东
创刊,4月10日《批评家》
在太原创刊,5月《文艺评
论家》在济南创刊;1986
年1月,《文艺争鸣》《文
艺理论家》分别在吉林和江
西创刊;1988年1月,《南
方文坛》在南宁创刊,6月
《理论与创作》在长沙创刊
;等等。
1985年前后,中国当代
文学批评迎来了它的黄金时
代,文学批评起到了引领时
代风潮的作用。时势造英雄
,第四代批评家正在披荆斩
棘开创思想解放的批评道路
,第五代批评家也是在这个
时期顺利走入批评领域。如
陈思和、丁帆、许子东、黄
子平、吴亮、程德培、李洁
非、蔡翔、张志忠、季红真
、周政保等,就是顺应时代
而崛起的一代批评家,被称
为第五代批评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