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文观止(升级版)/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全书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
目录
郑伯克段于鄢
曹刿论战
烛之武退秦师
召公谏厉王止谤
叔向贺贫
曾子易箦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唐雎说信陵君
唐雎不辱使命
谏逐客书
宋玉对楚王问
秦楚之际月表
项羽本纪赞
孔子世家赞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报任安书
求茂才异等诏
过秦论(上)
上书谏猎
答苏武书
诫兄子严敦书
前出师表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谏太宗十思疏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滕王阁序
春夜宴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陋室铭
阿房宫赋
杂说四
师说
应科目时与人书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序
祭十二郎文
祭鳄鱼文
桐叶封弟辨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黄冈竹楼记
岳阳楼记
义田记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管仲论
留侯论
喜雨亭记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
送天台陈庭学序
卖柑者言
瘗旅文
吴山图记
五人墓碑记
序言
中国古代散文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佳作纷呈。
古代散文通称古文,它
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
辞。记载了殷商时期和西
周初年史实的《尚书》,
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典籍之
一,也是中国古典散文的
发端。春秋战国时期,列
国纷争,游说之风盛行,
先秦诸子散文由此兴起。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具有说
理透辟、逻辑严密、言辞
犀利、善用比喻等共同特
点,同时又各具特色:《
论语》雍容简洁,《老子
》玄妙精警,《孟子》雄
辩犀利,《墨子》朴实谨
严,《荀子》淳厚博大,
《庄子》汪洋恣肆,《韩
非子》峻峭透辟,《吕氏
春秋》兼收并蓄。与先秦
诸子散文互相辉映的,是
以《左传》《国语》《战
国策》为代表的先秦历史
散文。《左传》是中国第
一部编年体史书,叙事完
整翔实、层次分明,刻画
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
传神。《国语》是一部国
别体史书,侧重记言,以
简洁朴实见长。《战国策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
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
关的谋议或辞说,文思开
阔,叙事生动形象,说理
犀利精辟。先秦诸子散文
和先秦历史散文,使中国
古代散文在奠基阶段就达
到了极高的水准,给后世
留下了光辉的典范。
汉代是古代散文发展的
又一重要时期,汉代散文
最杰出的代表是司马迁的
《史记》。《史记》开创
了纪传体这种以人物为中
心的史书编写体例,坚持
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
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行文委婉自然,语言峻洁
生动,不仅是史学巨著,
更是文学名著,被鲁迅先
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东汉班固
所著的《汉书》是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常被人与《史记》相提并
论,在散文发展史上同样
有着崇高的地位。此外,
以贾谊、晁错等人为代表
的汉代政论文,思想敏锐
,文采飞扬,对后世论说
文也有很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
渐渐开始盛行。骈文讲究
辞藻对仗,强调音韵,大
量用典,追求形式技巧的
新奇完美,一时成为文章
的主流,散文的地位和作
用被大大忽视了。不过,
这一时期的山水小品、书
札、序跋等散文作品,意
境清新,语意散淡,情味
隽永,闪烁着别样的动人
光辉。王羲之、陶渊明等
人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优秀
代表。在这一时期,北方
文坛出现了《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
》等独树一帜的散文著作
,与南方华丽靡弱的文风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唐宋两代是古代散文发
展的又一个高峰,后世盛
称的“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就
是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杰
出代表。唐朝中期,韩愈
、柳宗元两人以复兴儒学
为号召,大力倡导古文运
动。他们主张“惟陈言之务
去”,要求文章要有充实的
内容,抒发不平之鸣,反
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弊
端。韩愈的论说文如《原
道》《师说》,议论透辟
,气势纵横,有很强的逻
辑力量;记叙文如《张中
丞传后叙》,刻画人物仿
效《史记》笔法,善于取
材,精于细节描写,显示
出精湛的艺术造诣。柳宗
元的《捕蛇者说》《种树
郭橐驼传》诸篇寄寓作家
进步的政治主张;而其贬
谪永州后所写的“永州八记”
,以白描手法描写景物,
并寓情于景,在表现山水
之美中渗透了作者的人格
之美,成为后世游记文学
的典范之作。宋代欧阳修
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韩愈
的文学主张,高举诗文革
新的旗帜,奖引了王安石
、曾巩、苏洵、苏轼、苏
辙等一批杰出的追随者,
散文创作一时极其兴盛。
明清两代,散文流派纷
呈。明代以李梦阳、何景
明为代表的“前七子”,以李
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
七子”,提倡“文必秦汉”,
在复古的同时缺乏创新;
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
则主张学习《史记》及唐
宋文,纠正前后“七子”文学
主张的偏颇;以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
公安派”,和以钟惺、谭元
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则主
张独抒“性灵”,对晚明小品
文的兴起有重大影响。清
代以方苞、刘大櫆、姚鼐
为代表的“桐城派”,则主张
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
济,以挽救明清散文渐趋
衰落之势。
中国历来以散文为文章
正宗,自古以来就有编选
古文选本的传统。南朝梁
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昭
明文选》是现存最早的一
部分类诗文选集。清代康
熙、乾隆年间,出现了几
种专门编选历代古文的选
本,如姚鼐选编的《古文
辞类纂》,金圣叹选编的
《金圣叹批才子古文》,
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
古文观止》。其中,《古
文观止》因其篇幅适中、
雅俗共赏,而成为三百年
来最为流行的古文选本,
其影响力至今不衰。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
吴楚材、吴调侯系叔侄,
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均是乡间塾师。吴楚
材另有《纲鉴易知录》传
世。他们编选此书,宗旨
十分明确:“杂选古文,原
为初学设也。”康熙三十四
年(1695)春,吴楚材、
吴调侯将编好的《古文观
止》寄给吴楚材的伯父、
后官至两广总督的吴兴。
吴兴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
:“阅其选,简而赅,评注
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
无不精切而确当。”吴兴祚
还亲自为此书作序,
导语
《古文观止》,清初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金素芳译注,中国历代散文精华选集,重要文言启蒙读物,与《唐诗三百首》并称为中国古诗文选本的“双壁”,鲁迅赞其与《昭明文选》并美。“古文观止”取意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辑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凡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兼收各类文体,择选贤哲名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代表先秦至明未散文的高水平,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清初问世以来,盛行不衰,备受推崇。我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如鲁迅、巴金、朱光潜、余光中、王蒙、贾平凹等,皆深受其影响,对其盛赞有加。
精彩页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隐公元年》
【题解】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共269年内,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而且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春秋是争战的时代,各国不仅对外战争频繁,内部父子、兄弟相残的事件也不断发生。本文记叙的是郑庄公平定弟弟共叔段与母亲姜氏勾结发动叛乱的故事,对郑庄公的狡诈不孝和不讲兄弟情义作了无情的贬斥。文章最后母子相见的情节,表现了颍考叔的机智和郑庄公的悔恨,写得委婉动人。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②,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②。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④,使居之,谓之京城大④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②,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③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译文】
起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女子,名叫武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了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段为太子。她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等到庄公即位时,武姜就请求把段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地方我都可以听您的吩咐。”武姜便请求京邑。庄公把段封在京邑,人们就称段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市,城墙如果超过三百丈见方,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太大了,不合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会无法控制的。”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我有什么办法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旦蔓延开来就难办了。蔓草尚且难以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