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考虑到儿童本身介于成熟与未成熟、独立与不独立、思与未思等的“之间性”特征,本教材的重心是儿童与成人之间共通的儿童哲学。它区别于以往过于偏向某一方的儿童哲学,既不是“成人的”儿童哲学,也不是“儿童的”儿童哲学,而是主体间性的儿童哲学。这样的儿童哲学能让使用本教材的师范生获得一种共主体性的儿童观。除此之外,本教材中丰富、鲜活的案例能使师生获得活学活用的启发。本教材各章节系统呈现了儿童哲学这门新兴学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最后一章特别加入了儿童保护法律法规等儿童哲学思考的内容,是教师教育类专业用书的必选书目。 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 绪论 认识儿童哲学 第一章 儿童情感哲学 第一节 情绪、情感与人的价值世界 第二节 儿童的情感世界 第二章 儿童现象学 第一节 儿童现象学的诞生背景 第二节 儿童的意识与语言习得 第三节 表达与儿童画 第四节 游戏与儿童交往经验 第二篇 文化篇 第三章 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儿童哲学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儿童哲学思想 第二节 先秦之后的文化发展中的儿童哲学思想 第三节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儿童哲学实践 第四章 国际视野下的儿童哲学 第一节 国际视野下的代表性儿童哲学学说 第二节 国际视野下儿童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第三篇 实践篇 第五章 儿童哲学教育实践 第一节 儿童哲学教育的目标取向 第二节 儿童哲学教育的路径探索 第三节 儿童哲学教育的课程形态 第四节 儿童哲学教育中的教师角色 第六章 家庭与社会中的儿童哲学 第一节 儿童、家庭与社会概述 第二节 家庭生活与儿童哲学 第三节 儿童哲学在家庭中的生成路径 第四节 儿童的社会角色 第五节 儿童的社会差异 第七章 法律法规中的儿童哲学 第一节 儿童法权概述 第二节 中国的儿童权利意识和法律法规 第三节 儿童法权的实施现状 第四节 教师惩戒权 参考文献 附录 《儿童哲学》附录说明 附录1 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哲学教育参考书目举隅 附录2 小学阶段儿童哲学教育参考书目举隅 附录3 初中阶段青少年哲学教育参考书目举隅 附录4 高中阶段青少年哲学教育参考书目举隅 附录5 适合家长使用的儿童哲学书目举隅 附录6 儿童哲学公众号与网址举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