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兵团魂(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列广播剧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新疆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列广播剧——兵团魂》分为上、下两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编,兵团著名作家王安润主编,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第一次以系列广播剧的形式宣传新疆兵团的英模故事,弘扬兵团精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列广播剧——兵团魂(上)》是由《沙海老兵》《巴尔鲁克山花》《守望边境线》《检察官张飚》《夫妻哨所》《与羊共舞》《大地情深》《塔克拉玛干情缘》《深情守护》《风雪红梅》《喜喜连长》《昆仑之子》《大爱无疆》等18部在兵团广播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大型系列广播剧集结成书。
目录
序 他们的名字叫兵团 胡占凡
1 沙海老兵 王安润
创作札记:老兵精神代代相传
2 巴尔鲁克山花 王安润
创作札记:一枝一叶总是情
3 守望边境线 王安润
创作札记:一个人的阵地
4 检察官张飚 王安润
创作札记:在正义的天平上
5 夫妻哨所 陈秉科
创作札记:无言的坚守
6 与羊共舞 夏俊
创作札记:真情接地气 塑造好榜样
7 大地情深 马小迪
创作札记:为了大地的丰收
8 塔克拉玛干情缘 王安润 肖帅
创作札记:精准扶贫结硕果
9 深情守护 刘霞
创作札记:谈广播剧人物创作
10 风雪红梅 梅红
创作札记:用故事构架剧本
11 喜喜连长 王安润
创作札记:真情像草原广阔
12 昆仑之子 马小迪
创作札记:让角色在挣扎中成长
13 大爱无疆 刘茗
创作札记:用声音艺术感染人
14 边境线上援疆情 王安润
创作札记:援疆路上一首歌
15 面对天山的呼唤 王安润
创作札记:不辞长做兵团人
16 戏比天大 段起娃 郭旭太
创作札记:演员的战场在舞台
17 天使情怀 马小迪 王伟
创作札记:万水千山总是情
18 马鞭的召唤 周文扬
创作札记:奔跑在追梦路上
后记 时代呼唤英雄楷模
序言
他们的名字叫兵团
从2019年3月开始,中国
广播剧园地开放了一朵又一
朵新花。《兵团魂》是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献给全国人民
的一份礼物,在社会上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
生在井冈山,
长在南泥湾,
转战数万里,
屯垦在天山。
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
队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已经
过了自己的甲子之年。这支
部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
六十多年来,在一百六
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这支队伍挥洒着汗水与热血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华章。六
十多年风雨洗礼,一批批英
模人物和模范群体从这支队
伍中脱颖而出。他们是共和
国旗帜上的风采,是新中国
大厦的一块砖石,是时代列
车上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是
新时期祖国展翅飞翔的一羽
鸿毛。
他们中间有成守边境线
的战士,有工程院院士,有
时代楷模,有民族团结典范
,有优秀援疆干部,有最美
支边人,有脱贫攻坚先锋,
有见义勇为的典型人物,有
党的十九大代表;还有人民
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原型之一
、戏比天大的梅花奖得主,
有优秀社区干部、民营企业
家,有退而不休的全国劳动
模范、魂系绿洲的优秀共产
党员;也有四十七团老兵、
孙龙珍女子民兵班、塔里木
大学这样的模范群体。这些
来自各个方面和角落的兵团
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把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
把普通变成了敬仰,把平凡
变成了崇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
宣传部精心选取了三十三位
英模人物和三个模范群体,
由兵团广播电视台的年轻采
编人员以系列广播剧的艺术
形式,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展示他们的风采,褒奖他们
的境界,讴歌他们的精神,
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
、尊道德、守道德的美好生
活。这些英模人物和典型群
体的精神归根结底一句话,
那就是兵团精神。
三十多年前,共和国开
国上将王震在给《当代中国
的农垦事业》一书写的序言
中提出:什么是中国农垦创
业者的精神呢?我以为,最
主要的一是艰苦奋斗,一是
勇于开拓。在今天,坚持和
发扬这种精神,对推动我国
农垦事业以至整个社会主义
事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仍是
非常重要的。他还强调说,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经过
几十年坚韧不拔的努力,创
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劳
动生产率,为国家、为人民
多做贡献,这就是我这个农
垦老兵对我国农垦事业的期
望。正是受到王震“农垦精
神”的启发,兵团提出了“兵
团精神”的概念。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
记在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
考察时,握着山西吕梁援疆
干部马小军的手勉励他把“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
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
神,同吕梁精神结合起来发
扬光大,为建设新疆贡献力
量。也正是在这次新疆考察
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
时期兵团发展有了新定位新
要求: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
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
区。
这一切,为系列广播剧
的创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
理论支撑,开掘了力量源泉
。《兵团魂》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第一次以广播剧的艺术
形式宣传兵团英模人物和模
范群体的宣传之举。这三十
六部广播剧在中央广播电视
总台、新疆广播电视台、兵
团广播电视台先后播出后反
响强烈,形成了一个让广大
观众了解兵团、宣传兵团、
热爱兵团、投身兵团的“空
中磁场”。为了让广大听众
听其声、观其形,也为了给
广播剧爱好者们提供借鉴,
现在将三十六部广播剧剧本
和创作札记结集出版,无疑
是对这一优质资源的二度开
发和升级,必将对宣传兵团
、塑造兵团形象、弘扬兵团
精神产生巨大作用。
相信兵团一定会在未来
的日子里,进一步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研究艺术规律
,提高创作水准,精益求精
,从创作高原向创作高峰奋
进,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
和有高度的作品,为中国广
播剧园地再添亮丽的色彩。
是为序。
胡占凡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
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
2020年12月于北京
导语
六十多年来,在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这支队伍挥洒着汗水与热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华章。六十多年风雨洗礼,一批批英模人物和模范群体从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他们是共和国旗帜上的风采,是新中国大厦的一块砖石,是时代列车上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是新时期祖国展翅飞翔的一羽鸿毛。
本书是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创作原型,艺术创作的广播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精心选取了多位英模人物和多个模范群体,由兵团广播电视台的年轻采编人员以系列广播剧的艺术形式,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示他们的风采,褒奖他们的境界,讴歌他们的精神,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美好生活。这些英模人物和典型群体的精神归根结底一句话,那就是兵团精神。
后记
时代呼唤英雄楷模
兵团,一支悠扬、奋进
的古韵长歌。
兵团,一曲灼热、昂扬
的感人乐章。
六十多年来,兵团各行
各业涌现出数以百计的英雄
楷模。他们点亮了兵团精神
之灯,铸就了兵团伟业大厦
。如何以最贴切的艺术形式
让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事
迹广为流传?一个人民群众
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广
播剧,出现在兵团党委宣传
部领导和兵团广播电视台领
导的眼前。
此前,在广播剧领域,
兵团编剧已有了一定的尝试
和收获。《检察官张隧》《
边境线上援疆情》《喜喜连
长》《马鞭的召唤》《塔克
拉玛干情缘》《守望边境线
》等6部广播剧分别获得自
治区广播文艺一等奖和“兵
团五个一工程奖”。基于这
样的基础,大型系列广播剧
《兵团魂》创意应运而生,
并获得兵团党委宣传部的充
分认可和大力支持。
2019年3月,《兵团魂》
第一批12部广播剧剧本,由
兵团广播电视台8名采编人
员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完成,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播剧
中心录制完毕。兵团党委宣
传部文艺处处长蒋莹莹、党
工委副书记李艺及时组织了
广播剧论证会,8月起12部
广播剧(24集)陆续在中央
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产生较
大反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播
剧中心主任、著名导演权胜
说:《兵团魂》是新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以系列广播剧的
形式宣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的英模故事,弘扬兵团精神
。我们的演员们在精心制作
的同时,心灵被矢志不渝、
献身科研的刘守仁,把事业
写在大地上的陈学庚,56年
坚守在无人区的戍边人魏德
友的故事一次次地撞击,一
次次地打动,我们的时代需
要呼唤他们的精神,需要展
现人性美的力量,讴歌社会
主流价值。
2019年10月,我们将新
创作的12部广播剧与《检察
官张随》等6部广播剧一起
组合成大型系列广播剧《兵
团魂》,在新疆广播电视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
视台的黄金时段陆续播出,
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鲜
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动人心
魄的故事情节,倾情演绎了
兵团几十年的奋斗历程,塑
造了《兵团魂》系列广播剧
的人文导向和审美追求。
2020年,系列广播剧《
兵团魂》的再创作顺理成章
地进行着。
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
文联、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
旅游局经过精心筛选,确定
了17位英模人物和一个模范
群体。兵团广播电视台15名
采编人员主动出击,兼顾好
本职工作和广播剧创作的关
系,积极对接英模人物和模
范群体,及时拿出创作提纲
呈给项目负责人王安润审定
把关。创作过程中,采编人
员多次开展研讨、探索,形
成了虚心求教、精益求精的
创作氛围。王安润亲自讲授
创作方法、传授创作经验。
老作者梅红、刘茗等对初创
者热情帮助,形成了传帮带
效应。令人感动的是,一些
同志结束援疆工作回到了北
京,一些同志因为工作原因
离开了兵团广播电视台,但
他们热情依旧、责任有加,
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剧本创作
。项目负责人对剧本初稿提
出了详细具体、操作性极强
的修改意见,并逐一督促落
实。最终,每一部剧本都得
到了较完美的呈现,体现了
编剧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美
追求,获得了读者们对道德
力量的认可。
广播剧本结集出版前夕
,兵团党委宣传部组织专家
学者对36部剧本逐字逐句推
敲,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
议。最终形成兵团党委宣传
部《审读意见》:作品主题
集中,题材丰盈,政治导向
正确,人物形象动人,对引
领和推动兵团文艺健康发展
,提升兵团文化软实力,铸
造和弘扬兵团精神将发挥积
极作用。
在这里,我们向奋战在
兵团各条战线的英模人物和
模范群体,尤其是本书主人
公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
本书出版过程中付出过心血
、汗水和智慧的编剧、专家
学者、责任编辑们表示诚挚
的谢意!
衷心感谢中国文联副主
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
席胡占凡百忙之中为本书作
序。
《兵团魂》创作团队
2020年12月于乌鲁木齐
精彩页
沙海老兵
编剧\\王安润
主要人物
董四海:男,沙海老兵,19至88岁,十五团机枪手。
李滨新:男,沙海老兵,21至91岁,十五团战士。
盛国柱:男,沙海老兵,23至93岁,十五团班长。
王毛孩:男,沙海老兵,80岁,1943年就参加八路军,十五团战士。
李春萍:女,17岁,董四海之妻。十五团战士。
老伴、军官、护士、服务员、解说员等若干人。
【秋风吹动大漠的声音】
【酒洒在地上的声音】
【断断续续的哭泣声】
董四海:(88岁)班长,中秋节又到了,董四海来看你了。当年部队行军急,没啥吃的。现在好了,啥都有,吃点吧……李滨新:(91岁)老伙计们,李滨新来看你们来了。天凉了,喝点酒!盛国柱:(93岁)兄弟们,我是你们的兄长盛国柱,我老了!你们还好吗?唉,每个人都有这一天的,到了那一天,我一定来这里陪你们!
【旁白】
这片墓地叫“三八线”。几十年来,每逢清明和中秋节,老兵们都会到这里来祭奠老战友。眼前的老兵是70年前那个徒步穿越死亡之海、胜利解放和田的英雄部队仅剩的最后三位。
【音乐】
【音乐渐强】
上集
1
【李滨新的歌声】
李滨新: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
李滨新老伴:老李,你今天一连唱了十多首军歌了,该歇歇了。
李滨新:我不累,我没老!
老伴:没老?没老每天都让我把你从床上扶起来,穿上那套洗得发白的老军装,
一步一挪坐到沙发上?
李滨新:唉,看来是老喽。老伴,这些天,我只要闭上眼睛,就是1949年我们进军和田的那些场面。
【徒步穿越沙漠的音效】
【枪炮声】
【和田人民迎接解放军的欢呼声】
李滨新:老伴,几十年过去了,怎么这些场面总在我眼前跳呀跳呀的呢?
老伴:这个我说不好。这和田呀,是你们十五团官兵用命换来的,一辈子都忘不掉。
李滨新:命换来的,老伴,你说得太好了。1949年12月5日,我们全团一千八百多人进了沙漠,走到第9天,带的水全用完了,许多战友晕倒了。上级命令杀掉骆驼和战马,饮血止渴!我们就抱着马脖子哭,舍不得啊!我的班长是个老八路、战斗英雄,他担任收容任务晕倒在沙漠里,被风沙埋了。我们找到他时,只露着拿着红柳棍子的胳膊,我们就抬着他直到走出沙漠……
老伴:来,喝口水。
李滨新:在沙漠里,我们整整走了15天,七百多公里路啊!敌人没料到我们这么快就来了,吓的乱跑,缴枪投降。好悬,再晚一点,和田就不好说了。彭老总和习政委还给我们十五团发了嘉奖令,表扬我们团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还向我们致敬咧!
老伴:知道,知道,老伴,这个故事听你念叨了几百遍啦,每次听呀都提气得很嘞。
李滨新:老伴,咱穿上军装的人就不能躺着!这件军装虽然洗的发白了,只要穿上它,我就特别提气。还说我老吗?
老伴:不老,咱一点都不老。
【旁白】
在老兵李滨新家,一株盛开的君子兰格外耀眼。这位曾三次负伤、四次荣立战功的耄耋老兵就是一段光荣历史。
2
【汽车、部队集合声】
【《志愿军战歌》慷慨激昂】
【画外音】
军官:李大江!
李大江:到!
军官:去抗美援朝!
李大江:是!
军官:王立新!
王立新:到!
军官:到边防军三团!
王立新:是!
军官:唐军!
唐军:到!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