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们的家风(共4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山东友谊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我们的家风》包括《妈妈的箴言》《爸爸的拳头》《爷爷的礼物》《奶奶的拐棍》四册,囊括上百篇有关家风、家教、家规、家训的散杂文,进而阐发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等方面的见解。文章寓意强、道理清、文字简、故事精;书内穿插精美故事细节配图,并以相应的治家格言、名言警句,提炼家风真谛,启发读者感悟思考。本丛书提倡用现代科学思维和发展的眼光解读传统家规家风,弘扬优良家风。 作者简介 张建云,天津人,作家,国学学者,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中国作协会员。被誉为“用国学解读生活,用生活解读国学”的人。出版作品10余部。有超千篇作品流传于网络,部分文章被转发数亿次。 目录 《妈妈的箴言》 一妈妈的箴言 母亲教我做勤劳善良的人 家风可立身 几枚脏兮兮的土鸡蛋 我娘说做事要懂感情 无字家训 世代传承不借钱 家风清流亦温暖 抬木号子 淑德可风 亲情施衍 家是幸福的港湾 举手投足之间 遵道而行乃家风 妈是家风 家风是家庭幸福的晴雨表 谦让,让我一生风平浪静 家风无痕 耳濡目染 梦里老家 写日记的母亲 被母亲收藏的瓷片 …… 《爸爸的拳头》 《爷爷的礼物》 《奶奶的拐棍》 序言 序言 别挨骂了 张建云 生活里有句骂人的话: 这人没教养。此语杀伤力 极强,把:骂之人连同其 父母、爷奶一网打尽。虽 然没有“八辈祖宗”之狠,但 确是给八辈祖宗抹黑了。 批评人工作不努力,生 意不赚钱,学习不专心, 甚至爱情不忠贞都行,但 一句“这人没教养”,被骂者 大多挺不住,如受辱一般 ,轻则红脸怒斥,重则大 打出手。 有人说,你可以骂我, 但不能骂我妈,不能骂我 家。细想起来,哪句骂人 的话不是给爹妈和先祖找 病? 人是有家庭和家族观念 的,嘴上不说,心里也有 ,血脉相连。人是不能独 立存在的,抛开家庭和家 族独自逍遥之人,是表上 不暑人.干是.又有人骂 .这回单独骂你:这人不 孝敬你也听不了。不孝敬 等同于禽兽不如。连马狗 牛羊鸡鸭鹅猪都比不上? 死去吧! 谁都想做个文明人,实 在做不了文明人也装成文 明人。装文明的意思是有 人时文明,没人时粗野。 但凡做事,总怕人知道的 ,大多是坏事;但凡行善 。生怕人不知道的,也好 不到哪儿去。装文明不好 装,容易露馅。只有装孙 子还凑合。看,又与家大 人关联了。 我们不愿意被骂,却总 躺着中枪。有的父母不读 书,却让孩子读,是无知 。老师不重仁义,却让学 生讲道德,是无耻。当一 个社会,拿教育当绝对谋 生手段,拿好学校当可以 吹牛的虚荣,拿不择手段 考第一当多发奖金的筹码 ,就该挨骂了。 教育是什么?做个好人 。做个好人的第一标准就 是别给家里挣骂。中国急 需的不是孩子教育,而是 家长教育、老师教育。一 批缺教育的人去教育一群 渴求得到教育的孩子,让 人真想骂街。 忙碌的父亲,焦虑的母 亲,失控的孩子,这是当 下中国很多家庭的写照。 子不教,父之过。当爹的 却没认为自己有啥错,还 大言不惭地说: “我赚钱养家为了谁?”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知道 你为了谁。为自己。连家 人都不顾的人是自私。 女孩把自己打扮成男孩 ,女人把自己定位成“女汉 子”,男孩少了英姿飒爽的 劲头儿,男人娘娘腔,偶 跷兰花指,总跟没断奶似 的,不知跟家里角色错位 有无关系。 教育孩子,对爹妈是大 事,别动不动就指责老师 。你俩人管一个孩子,老 师一人管四五十个孩子。 你都管不好,还指望老师 管好?你说我花钱了。钱 是什么?钱是好仆人,却 是个坏主人。是你做主, 还是让钱做你主?看着办 。 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 ,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 ,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 ,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 ,益增其过。”现代人恰与 林先生相反,专爱给子女 留钱,留钱也就罢了,还 培养他挥金如土的恶习。 于是,有人将老子的官职 一并挥霍了。给孩子留钱 ,不如让他赚钱,让他赚 钱不如让他值钱。 宴席上有个规矩,中间 位置留给位高、权重、名 大或年长之人。那次文化 论坛.领导说啥也不坐中 间,非要请那孔姓学者居 中。孔先生被簇拥着,如 赵匡胤黄袍加身般就座了 。再次感叹孔子伟大,福 泽后人。那,秦桧的后代 怎么办?子日:君子疾没 世而名不称焉。咱,好好 活着,别给子孙丢脸呦! 说半天,这就是家风。 没家风就没规矩,没规矩 就没未来。没未来,现在 有什么都是添乱。 就怕乱。您一乱,家就 乱;家一乱,社会就乱; 社会一乱,国家就乱。没 日没夜地赚钱、当官、出 名,却把家搞乱了。你以 为是爱家? 害家始也! 尽力做个好人。先不挨 骂,再不骂人,然后不允 许有人骂人和被骂。吾国 幸甚,社会幸甚,家庭幸 甚。 我在这儿滔滔不绝,. 说得差不多了。别挨骂了 。下台鞠躬。 导语 呈现家风家教的典范,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是家校共育“好家风”的优秀读本; 囊括上百篇家风故事,百余幅插图,几百句治家格言; 家校共育“好家风”的优秀读本,为孩子的成长引航; 用现代科学思维和发展的眼光解读传统家规家风,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精彩页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大多数家里,父亲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而我的父亲,年轻时,是个穿军装的帅小伙儿。那时,他常年顾不上家,将四个孩子“狠心”地甩给了我妈妈。 一米五出头的妈妈,凭借小小的身躯,既当爹又当妈,跌跌撞撞地撑起了一个家。 妈妈张罗一日三餐,缝缝补补,让我们穿戴整齐、干干净净、无饥无饿地一天天长大。 童年的记忆里,天空是那么湛蓝,河水是那么清澈。我们生活虽不富裕,甚至还和妈妈一起去收割后的地里挖过芹菜根儿,姐妹们还一起捡过煤渣儿、玻璃碴儿,收集过用过的牙膏皮儿。衣服也是老大穿完老二穿,一直穿到不能穿。但生活却是那么有滋有味,那么甘甜。 成长过程中,妈妈的箴言,有时如高山流水,有时似小溪潺潺,撞击着我们的耳鼓,润泽着我们的心田。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大弟被邻居家丽个高出他半头的大孩子打了之后,妈妈却主动带着弟弟到人家里赔礼道歉时对我们说的一句话。 “吃亏是福”,这是前院大妈误捉了我家养了大半年的两只鸡却拒不承认,我们气不过要上门理论时,妈妈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没想到的是,不计较、甘愿吃哑巴亏的妈妈,第二天,在给自家的鸡群喂食时,她那独有的、叫了大半年的,悠扬洪亮的吆喝声,让在前院听到“号令”的两只鸡乖乖地回到了自己的鸡群,也让前院贪小便宜的大妈在事实面前羞红了脸。 “三条大道走中间”,这是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做人的箴言。妈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嫁给一个穿军装、常年在外顾不上家、令夫妻两地分居的丈夫,妈妈以一个农家妇女的胸怀,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给了丈夫一个坚强的支撑。为了给爱喝甜奶粉的大女儿买白糖,她宁愿退掉-自己买的丝袜;为了医治患了急性肺炎的大儿子,她冒着严寒,半夜三更,一个人踩着齐膝深的大雪,往返于部队卫生室和县医院之间;为了给远在老家的婆婆多寄一些生活费,她起早贪黑种了一院子蔬菜来卖;很长一段时间,四个孩子都以为自己的妈妈最爱吃的就是鱼头和鸡爪……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这之中,很多年的八月十五、大年初一,家里的座上宾都是张大爷、张大妈,t!t4~孩子是不能上桌的。因为在那年距家一墙之隔的造纸厂着火时,两位老人曾帮着妈妈抱过孩子,看过东西;爸爸妈妈带我们回老家探亲时,老人也曾帮我们看过房子,浇过菜园。也曾记得,有很长一段时间,小弟小妹见着张爷爷就翻白眼儿,原因是,趴在门缝儿上的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张爷爷把妈妈包的一盖帘儿的肉饺子一个不剩地吃光了。可是,张爷爷又怎会知道,那是家里仅有的饺子呢? 从我懂事到妈妈离开,四十多年的相伴,妈妈的箴言一直回响在我耳边。 多年之后,我也有了一个家,家里有公公、婆婆、丈夫和一个娃。吃饭的时候,我会抢着吃剩饭;洗衣的时候,我会四处寻找婆婆藏在床底下的脏衣脏袜;买礼物的时候,我会同样的东西买双份,因为妈妈说过“你的妈是妈,他的妈也是妈,十月怀胎不容易,辛辛苦苦拉扯大”。 我不知道,妈妈的话是不是妈妈的妈妈教会她?我只渐渐懂得:所谓家风,其实就是父母的一言一行的引领和渗透。开始时,孩子们也许不明就里,只是单纯地为了得到父母的喜欢和称赞跟着学。假以时日,这种引领却一点一滴地渗入骨髓和血液,左右着下一代人的思想和修为。 孟母为了孩子学有所成三迁其居,应是中国少有的挑剔的“房客”;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上“尽忠报国”,成就了中国最华美的“文身”。我的妈妈,用春风化雨般的持家箴言,教育和影响着我们,它们就像是一粒爱的种子,在我和我的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长大。我相信,它们也会像接力棒,经由我们的手,世世代代永相传。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