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标准共8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及其适用范围; ——基本规定,对各章节中共性内容进行了统一规定; ——地下水观测,包括地下水简易观测、地下水动态观测、 资料整理与分析; ——边坡变形观测,包括观测布置、观测方法、观测频度与 精度、资料整理与分析; ——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包括观测布置、观测方法、观测 频度与精度、资料整理与分析; 一断裂活动性观测,包括观测布置、观测方法、资料整理 与分析;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包括水库地震监测系统设计与建 设、测震台网运行管理、资料整理与分析。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地下水观测 4.1 地下水简易观测 4.2 地下水动态观测 4.3 资料整理与分析 5 边坡变形观测 5.1 一般规定 5.2 观测布置 5.3 观测方法 5.4 观测频度与精度 5.5 资料整理与分析 6 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 6.1 一般规定 6.2 观测布置 6.3 观测方法 6.4 观测频度与精度 6.5 资料整理与分析 7 断裂活动性观测 7.1 一般规定 7.2 观测布置 7.3 观测方法 7.4 资料整理与分析 8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 8.1 一般规定 8.2 水库地震监测系统设计与建设 8.3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 8.4 资料整理与分析 附录A 地下水现场观测记录表 附录B 沉降变形的精度估计 附录C 移动盆地最大沉降量的计算 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