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制氢工艺与技术》介绍了氢气的工业生产过程与原理。为了满足当前对无碳氢气,即氢气生产过程“零CO2排放”的要求,本书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突出了风力制氢和生物质能制氢;还介绍了核能制氢、氨气制氢、硼氢化钠催化水解制氢、硫化氢分解制氢、金属粉末制氢等目前尚未工业化生产但完全的“零CO2排放”的制氢技术。对于通常排放CO2的烃类制氢工艺,本书介绍了其制得氢和炭黑的独特工艺,从而使其成为另一种“零CO2排放”的制氢方法。 本书适合从事或准备进入氢能领域的企业家、投资家、政策决策者阅读,可供从事能源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考,也适合从事能源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及一般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毛宗强,男,1947年生,江苏淮阴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毛宗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1982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89~1993年留学英国,获Bradford大学化工系博士学位,1993年回国,进入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2000年为国家“973”氢能项目(G2000026400)的首席科学家。毛宗强至今仍从事氢能开发,现为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9)主任委员、国际氢能学会副会长、国际氢能标准委员会(ISO/TC197)副主席、“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客座主编等。 目录 0 绪论 0.1 氢气是“全能”的高级能源并可能成为下一个“主体能源” 0.2 氢在减排温室气体中的重要地位 0.3 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制氢方法 0.3.1 根据制氢原料分类 0.3.2 根据制氢原理分类 0.4 我国是世界产氢第一大国,化石燃料是目前制氢主力 0.4.1 全国煤炭、天然气制氢潜在产能 0.4.2 2016年全国氯碱、甲醇、合成氨的副产氢气产能 0.5 氢能是二次能源吗? 第1章 煤制氢 1.1 传统煤制氢技术 1.2 煤气化制氢工艺 1.2.1 煤的气化 1.2.2 一氧化碳变换 1.2.3 酸性气体脱除技术 1.2.4 H2提纯技术 1.2.5 “三废”处理 1.3 煤制氢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煤制氢发展状况 1.3.2 国内煤制氢发展状况 1.4 煤气化技术 1.4.1 固定床气化技术 1.4.2 流化床气化技术 1.4.3 气流床气化技术 1.5 煤制氢技术经济性 1.5.1 煤制氢与天然气制氢的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1.5.2 煤制氢技术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6 煤制氢前景 1.7 褐煤制氢 1.7.1 背景介绍 1.7.2 工艺介绍 1.7.3 成本计算及CO2排放量 1.7.4 总结与展望 1.8 煤炭地下气化制氢 1.8.1 煤炭地下气化研究综述 1.8.2 国外煤炭地下气化 1.8.3 我国的地下煤气化试验 1.8.4 地下煤气化制氢前景 1.9 煤制氢零排放技术 1.10 电解煤水制氢 1.10.1 电解煤水制氢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1.10.2 电解煤水制氢的反应机理 1.10.3 电解煤水制氢技术的特点 1.11 超临界煤水制氢 1.11.1 概论 1.11.2 我国研究情况 1.11.3 国外研究情况 1.11.4 展望 1.12 煤/石油焦制氢 参考文献 第2章 天然气制氢 2.1 天然气在含氧(元素)环境下的制氢技术 2.1.1 基本原理 2.1.2 技术进展 2.1.3 关键设备 2.1.4 优点与问题 2.2 天然气无氧芳构化制氢工艺 2.2.1 基本原理 2.2.2 制氢工艺 2.2.3 设备 2.2.4 优点与问题 2.3 天然气直接裂解制氢与碳材料工艺 2.3.1 基本原理 2.3.2 制氢气工艺 2.3.3 反应设备 2.3.4 优点与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石油制氢 3.1 石油制氢原料 3.2 制氢工艺简介 3.2.1 石脑油制氢 3.2.2 重油制氢 …… 第4章 可再生能源制氢 第5章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 第6章 生物质发酵制氢 第7章 生物质热化学制氢 第8章 核能制氢 第9章 等离子体制氢 第10章 汽油、柴油制氢 第11章 醇类重整制氢 第12章 甘油重整制氢 第13章 甲酸分解制氢 第14章 氨气制氢 第15章 烃类分解生成氢气和炭黑的制氢方法 第16章 NaBH4制氢 第17章 硫化氢分解制氢 第18章 金属粉末制氢 第19章 液氢 第20章 副产氢气的回收与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