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武盛老街/桐庐文史资料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武盛老街》选取了武盛老街这个分水最具代表性的坐标,从时间、空间,宏观、微观,文化、产业等不同的角度,考证了老街的沿革由来,记载了老街的古迹遗存,讲述了发生在老街的人和事,解读了老街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目录 第一章 老街概述 分水、武盛的由来 历史沿革 分水县域图谱 走进老街 老街新韵 第二章 历史遗存 五云山 王家坊故居 城隍庙遗址 梧桐祠遗址 衙祥祠井 高家厅 分水县《戒石铭》碑 分水县《儒学记》碑 《重修儒学碑记》碑 米侯重建五云山碑 《重修城隍庙碑记》碑 “唐状元施东斋读书处”碑 “中山纪念林”碑 玉华泉 五云山革命烈士墓 钟立记 云护禅寺 五云山古树群 立记桥头古树群 文体中心香樟 第三章 历史星空 福泽后世的王氏家族 寿禄双全缪家巷 双桂联芳 “分水官话”小考 陶成章在分水的革命活动 “五四运动”影响下的分水 庆云读书社 分水起义 分水制笔 第四章 古迹寻踪 文庙 “三世名医”坊 会馆 月溪寺 文昌宫 第五章 人物春秋 状元施肩吾 徐凝:扬州吟来天下知 苦吟诗人喻凫 何希尧:闻歌不见采莲人 宁死不屈詹良臣 王缙:扶大厦之将倾 王梦声:门第常青 德才兼备臧梦解 吴嘉言:一针救两命 家徒四壁刘可顺 典衣治丧王家坊 傅蕴卿:此后争雄人不见 儒士茶商张曰珹 臧承宣:三修县志有几人 兰花君子何松坡 民国少将傅文滮 王镇中:中国第一代铁路建设者 工程院院士王三一 生态学家钟章成 吴世法:中国光测技术奠基人 水利工程专家吴世余 王辉耀:世界百强智库创始人 第六章 风物传说 施肩吾苦读龙口山 对句东林寺 智破牛犊案 龙口山上五云开 作诗戏“同年” 施肩吾旅次文水 施肩吾西山学道 开发澎湖第一人 两个县官争状元 徐凝题诗开元寺 徐凝诗绝鼎湖 布衣徐凝“自身归” 徐凝为扬州打广告 白居易“荐凝屈祜” 徐凝也有“恶诗” 白居易分水访徐凝 苏东坡分水访友 张浚会宴浪石亭 王雨梅对诗救夫 王咸熙五岁吟诗 詹骙的身世之谜 何正“弃官归田” 谢真人“得道” 何宗备妻妾共扶持 汤显祖分水访师友 五云山上再现祥云 王六吉的《金钗记》 六睦四才子 王家厅不演王氏戏 何松坡教训“吃素佬” 唐宝锦意外捡《诗稿》 袁微子力保“作弊”生 第七章 乡贤诗文 文苑精选 上殿第一札子 言纪纲法度之不振 言平政修德以弭旱灾 言张浚可以复用 进呈九邱总要奏状 分阳诸公感寓诗集序 学田记 儒学复田赡士记 分水县治记 宋司谏王公谏稿序 城隍庙记 重修分水县书院记 乞令本府属县照依永乐初年征收纳本色税粮 申饬各该巡盐御史将奏内一应事宜着实举行 分阳儒学记 重修五云山保宁塔院碑记 自在园赋 琴斋记 施东斋诗集序 修建学宫记 鼎建文昌阁记 重建河头埠安定石桥碑记 游五云山记 城隍庙碑记 赠何松坡序 忠靖祠记 “海归”群体代言人王辉耀 诗词精萃 白居易1首 施肩吾5首 徐凝4首 喻坦之2首 张籍1首 方干6首 李频3首 薛能1首 曹松1首 唐彦谦1首 何希尧2首 朱翌1首 王十朋1首 陈埙1首 孙应时1首 方回3首 何逢原3首 何梦桂16首 钱惟善1首 昌敏8首 佚名8首 张以宁1首 王祎1首 潘璃2首 徐朝宗1首 王璚1首 乐武9首 陈良1首 金镕1首 黄珠1首 袁炜1首 潘仲春1首 楼钧1首 王六鳌1首 赵吉士1首 缪朝品1首 王六吉1首 唐英4首 王洽1首 孙志祖1首 樊廷简1首 何玉鈖1首 郎之楷分邑八景(并序) 邱国培1首 王家坊5首 江肇壤2首 黄标1首 陈本忠1首 傅德选5首 臧承宣5首 臧槐92首 释静禅1首 罗祖钦1首 何立宏1首 杨家贤11首 王彪1首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王金才 分水镇地处桐庐、富阳 、临安、淳安四县交汇腹地 ,杭州—千岛湖—黄山的黄 金旅游线上,是桐庐县的副 中心城镇。自唐武德四年( 621)析桐庐西部七个乡建 立分水县,到1958年11月 桐庐、分水两县合并, 1300多年来,分水镇一直 为分水县治所在。 武盛老街伴随着分水县 的设立而兴起,伴随着分水 的发展而兴盛。 武盛老街水环山抱,形 势天然。以东西走向的老街 为主干,以五云山为核心, 巷陌纵横,学校、商铺、客 栈鳞次栉比。元有“玉华甘 泉”“花桥流水”等“分阳八景 ”;明有“南山霁雪”“前村夕 照”等“县池八景”;今有“武 盛风华”“天溪印月”“绿道锦 绣”“蠡湖凝芳”“新龙挹萃”“ 横山四韵”“马岭春早”“怡源 叠翠”等“分水新八景”。 武盛老街遗迹众多,底 蕴深厚。状元井、洗砚池、 梧桐祠、城隍庙、王家坊故 居、高家厅、玉华泉、钟立 记等具有城市特有文化符号 的历史建筑,分水县《戒石 铭》碑、分水县《儒学记》 碑、《重修城隍庙碑记》碑 、“施肩吾读书处”碑等具有 历史记忆的碑刻,尽管经过 历史和岁月的洗礼,但仍旧 熠熠生辉。 武盛老街钟灵毓秀,英 才辈出。施肩吾苦读五云山 ,高中状元,开启了分水科 举致仕的先河;徐凝用“天 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杨州”,确立了分水诗人在 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度。詹良 臣宁死不屈、王缙忠诚直谏 、臧梦解德才兼备、吴嘉言 妙手回春、刘可顺家徒四壁 、王家坊典衣治丧……他们 或博学多才,文炳雕龙;或 乐施好善,功垂后世;或刚 正不阿,为国尽忠,积淀了 流芳百世的老街文脉。近百 年来,老街后人耕读传家, 涌现出一镇三院士(中国工 程院院士王三一、胡培松,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冯国 平),包括大学校长钟章成 ,导弹专家范莘,著名作家 陆春祥,博士生导师吴世法 、卢建平、钱春香,中国“ 海归”群体的代言人王辉耀 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学子, 用崇文好学,续写了源远流 长的老街人文。 近年来,分水镇始终坚 持“保护传承、有机更新、 造福百姓”的原则,结合小 城市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 整治,深入挖掘古街文化内 涵,进行修旧如旧、建新如 旧的修复建设,以实物实景 留存、展现历史文化风貌, 链接过去和现在,传承历史 ,延向未来,倾力打造集老 街生活体验、中医养生、文 化创意、时尚休闲等于一体 的大唐市井风情和民国风现 代文创状元文化主题街区。 修建了高家厅、宁绍会馆、 五云山公园等16个文化节点 ,使之成为一条有韵味、有 记忆、有情趣的古街,为分 水镇再添一张响亮的文旅新 名片。 《武盛老街》选取了武 盛老街这个分水最具代表性 的坐标,从时间、空间,宏 观、微观,文化、产业等不 同的角度,考证了老街的沿 革由来,记载了老街的古迹 遗存,讲述了发生在老街的 人和事,解读了老街的历史 文化发展脉络。值此分水建 城1400周年之际,分水镇 党委、政府和县政协文史委 ,联合推出《武盛老街》, 为宣传、挖掘和抢救老街历 史文化,提升集镇公共服务 功能,开展包括旅游在内的 产业招商,很有必要,很有 意义。 是为序。 导语 分水镇隶属于浙江省桐庐县,位于杭州西郊的天目溪畔。境内群山绵亘,溪河纵横,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武盛街为分水镇的一条老街。近年来,分水镇始终坚持“保护传承、有机更新、造福百姓”的原则,结合小城市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挖掘古街文化内涵,进行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修复建设,以实物实景留存、展现历史文化风貌,链接过去和现在,传承历史延向未来,倾力打造集老街生活体验、中医养生、文化创意、时尚休闲等于一体的唐武德市井风情和民国风现代文创状元文化主题街区。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以武盛老街为脉络,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分水镇的历史文化。 后记 小时候,我们通常把武 盛老街称作“分水街上”,或 直接叫“街上”。在这条老街 上有电影院、冷饮店,剃头 店、新华书店……还有分水 地区的最高学府——分水中 学,不一而足,应有尽有。 在老街上走一走,逛一逛, 那个热闹,那个繁华,那个 惬意,深深烙在我童年的记 忆里。 武盛老街是分水镇区的 地标,旧时分水县的文化符 号。由于工作便利,我有幸 参与过武盛老街、五云山状 元文化公园以及分水“九馆 一中心”的规划设计,让我 更深入地了解了老街历史和 文化。2002年,中国轻工 业联合会、中国制笔协会联 合授予分水镇“中国制笔之 乡”称号。分水镇抢抓新型 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大机 遇,乘势而上、快速发展。 2012年分水镇举行“中国制 笔之乡”十周年庆典,我曾 经为晚会创作过主题歌。歌 词是这样写的: 半城白云深处,半城渔 舟唱晚/半城唐风宋韵,半 城典故华章/天目溪畔祥云 起/五云山上书声琅/爷爷 说,奶奶讲/武盛老街长又 长/状元故事传四方。 半城碧波荡漾,半城高 楼工厂/半城田园牧歌,半 城新潮时尚/草根创业闯市 场/铸就中国制笔乡/爸爸 说,妈妈讲/家里笔儿多又 多/留得一支写辉煌! 学士峰下,天溪湖畔/ 一座新城在成长/学士峰下 ,天溪湖畔/幸福生活千年 万年长。 老街的一爿店铺,一块 青石,承载着多少代人的儿 时记忆;老街的一棵古树、 一块碑刻,讲述着千百年来 老街的前世今生。漫步老街 ,人群熙攘,却不嘈杂;门 店林立,却很恬静,亲切自 然。 与其让老街的人文残存 在记忆里,不如把它的故事 整理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 了解它,喜欢它。于是,有 了《武盛老街》。 《武盛老街》参阅了县 内外已出版的,特别是王顺 庆先生编著、发表的有关分 水的书籍和文章,并采录了 其中许多有价值的文史资料 和图片。编写过程中,得到 了县政协和分水镇党委、政 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余哲华 、徐昌东、王顺庆、郑萍萍 、祝均、李龙、吴宏伟、蓝 银坤、钟新进、傅煜鹏等县 内文史专家为本书的编纂提 供素材、出谋划策,修改校 对。付梓之际,一并表示感 谢! 限于编者水平和资料阙 如,校勘有疏,漏误之处, 请读者不吝指正。 王樟松 2021年4月 精彩页 第一章 老街概述 城市或者集镇都有大街小巷。街巷纵横交错,织成一座城的交通网络。我们曾经走过无数老街,或匆匆路过,或闲暇无心,对于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老街每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巷深处,有多少悲悲喜喜的故事?多少悲悲喜喜的故事湮没在历史的风云之中,无声无息?这些街巷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见证了一个城市的沧桑;演绎着世代居民的普通故事,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别具风情的街巷文化。 桐庐县分水镇的街巷,据民国《分水县志》记载,主要有前街和后街。目前,历史风貌保持最为完整的当属当时叫前街的武盛街了。在武盛老街,无论你触摸一块门板,还是一块石碑,都是触摸一段历史。这一块块门板或石碑,都会让你谛听分水文化的厚重,感受分水文明的雄浑,品味分水商人成功的艰辛。繁华浮躁,功名利禄,此时都飘然而逝。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小镇褪却了那份古典,那份空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春,受分水镇党委政府之托,我为新建的“武盛老街”牌坊撰写一联: 进去听听,祥云五彩无先例; 出来问问,胜地千年有后人。 分水镇隶属于浙江省桐庐县,位于杭州西郊的天目溪畔,地处杭州一千岛湖一黄山的黄金旅游线上。境内群山绵亘,溪河纵横,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分水最大的河流叫分水江,是钱塘江中上游最大支流之一,亦是桐庐县主要河流之一。分水江发源于安徽省绩溪县的山云岭,主流昌北溪至龙岗镇附近有昌西溪汇入,龙岗以下称昌化溪;至河桥村,有昌南溪汇入,河桥以下折向东南,在紫溪与天目溪汇合后称分水江,继续下行,流经乐平、印渚、分水、毕浦,分别有后溪、前溪、百岁溪汇入;再经方埠至旧县折向东,在桐庐县城东北注入富春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对分水江进行了描述:“连山夹水,两峰交峙,反项对石,往往相捍。十余里中,积石磊石可,相挟而上。涧下白沙细石,状若霜雪,水木相映,泉石争晖。”清末邑人臧槐《分水舟中》则有诗云: 一滩才了一滩流,弄得篙工难自由。 费尽推移犹未上,坐船人亦替他愁。 分水江自分水江水利枢纽至分水江入富春江口长42千米,流域控制面积814平方千米,平均比降0.52%。。分水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流域内发生大灾的年份有10次,平均5年左右一次。1999年1月31日,浙江省桐庐县十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与会的205名代表,以198票赞成、6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兴建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的议案,并作出了《关于兴建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决定》。2001年10月9日,枢纽纵向围堰动工建设。2005年8月,投资7.87亿元的浙江省水利建设重点工程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顺利竣工,千百年来桀骜不驯的分水江被拦腰截断。工程建成后,与下游堤坝疏浚等工程相结合,使下游沿江两岸乡镇的防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农田防洪能力提高到10年一遇,桐庐县城的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赋曰: 一江悠悠,肇生天目;涓浍淙淙,清流湛湛。纳南溪而浮溪,迂潭回磐;聚后溪而前溪,喧喧嚷嚷。越阡度陌,绕村穿郭。曰天目溪,盖因源辟于斯;日分水江,是由溪分分阳。迂沟壑矫流若龙,过险滩急湍似箭。浩浩兮曲折东去,款款乎汇入桐江。 至若景明春和,临江顾瞻:峰幽石奇,风轻蝶狂;烟迷碧树,山花烂漫;茂林修竹,蔽日荫天;水清澈而见底,风拂树而枝香;江水澄冽,锦鳞可数;粼粼波光苍穹下,重重山色碧水间,百里涓流,百里风光。稚子嬉水,村姑浆洗衣裳;老妪汲水,农夫浇灌田桑。牛哞羊饮,碧流澹宕。伴三光四季轮回,驾霓虹五彩云祥,清清渌水,福泽山乡。 若夫山雨欲来,乌云垂幔,夹岸群山,秀木森森,轻烟笼溪,薄雾掩峦。忽而雨霁天迥,渔夫忘筌;清波纵横,溪水陡长。引太白之诗兴,启伯牙之琴声。潇洒如斯,宠辱皆忘;身临其境,夫复何求焉。 予观乎斯江之人文,名流纷至,骚客流芳。头盖骨之化石,方家洲之工场,源溯远古,光耀浙江。范蠡传奇,为吴越之绝唱;五云祥集,为唐宋之遗响。施状元开发澎湖,徐进士直谏为官;苏东坡江畔访友,周恩来两到分阳。其文风蔚然,雅士云集,由以久矣。 时维仲秋,岁在庚辰,建枢纽锁蛟龙,见平湖漾碧水。山阻石拦,潺湲善下;天光云影,湖深濑远;山乡泽国,景秀鱼馨。 赞曰:江水清清,林木欣欣;白鹭红霞,燕语莺声。春风浩浩,时雨纷纷;共襄吾水,紫气蒸蒸!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