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之歌》围绕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小说、剧本、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日记、书信等体裁来讲述基层一线的志愿者奉献青春、服务人民、传承志愿精神的事迹。
本书是日记书信卷,内容包括《致榕树下》《青春,在戈壁滩上成长》《入乡随俗的第一课》《宁蒗战河乡中学的第一天》《我们的家》《初到宁蒗翠玉乡中学》《名字轶事三则》《批改作业》《明亮的眼睛》《“小王老师”是我听过的最美好的称呼》《来自北林的信》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年志愿者之歌(日记书信)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语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青年志愿者之歌》围绕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小说、剧本、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日记、书信等体裁来讲述基层一线的志愿者奉献青春、服务人民、传承志愿精神的事迹。 本书是日记书信卷,内容包括《致榕树下》《青春,在戈壁滩上成长》《入乡随俗的第一课》《宁蒗战河乡中学的第一天》《我们的家》《初到宁蒗翠玉乡中学》《名字轶事三则》《批改作业》《明亮的眼睛》《“小王老师”是我听过的最美好的称呼》《来自北林的信》等。 目录 致榕树下 青春,在戈壁滩上成长 入乡随俗的第一课 宁蒗战河乡中学的第一天 我们的家 初到宁蒗翠玉乡中学 名字轶事三则 批改作业 明亮的眼睛 “小王老师”是我听过的最美好的称呼 来自北林的信 为“空中校园”搭建通往梦想的桥 愿时光慢些走,我想再多看孩子们几眼 现实与梦想之间只有一首歌的距离 拥有握得住的幸福 因为支教,我的人生比别人多了一年 支教让我明白有种感情叫“兵团情” 孩子们,离别之际请不要说再见 愿夏天晚一点儿来 再回苗乡更能体会到支教的成就感 留下什么?带走什么? 把最美好的一年安放在雪域高原 2702公里外,我有个家,还有58个孩子 西部生活——她给我们带来希望 书信 托云牧场的来信 爱在山花烂漫时 给蒋姐姐的一封信 青春的乐章会让每段征程尽显光芒 离别之际,致生命里那些最美的过客 闪亮的日子里演绎着数不尽的感动 序言 面向新时代的志愿文学 事业是大有可为的 ——“青年志愿者之歌”丛 书序 2017年10月,共青团中 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发起 了主题为“青春志愿行·共筑 中国梦”的首届志愿文学征 文活动。征文启事在《中国 青年报》《文艺报》等纸质 媒体和阅文集团等网络平台 上甫一发布,应征作品即如 春潮泛起,喷涌漫卷,持续 不断。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 里,以广大青年志愿者、青 年文学爱好者为主体的投稿 者,热情地寄出了3000余 份稿件,体裁包括诗歌、散 文、小说、报告文学、剧本 、日记、书信等,其中不乏 长篇小说、大型话剧、长诗 等需投注较多心血、进行较 复杂艺术劳动的作品。 2018年11月23日,志愿文 学专题研讨会暨志愿文学征 文活动终评会召开,评委们 在审读这些优选出来、已印 成稿本的作品时,都很兴奋 和感慨。兴奋的是志愿文学 征文活动有了首批焕发着青 春朝气和生活色泽的收获: 这是从近些年来全国青年志 愿者方兴未艾的志愿活动生 活之海上采撷到的跳跃的浪 花,它在阳光下反射着生活 的、诗意的、感性的光辉, 它在月色中呈露着银子一般 莹洁温润的波光,让人感到 清新、刚健的力的冲击。令 人感慨的是,与一般的社会 上的观潮者对“文学已在经 济大潮冲击下进入退潮期” 的普遍估量不同,青年志愿 者和青年文学爱好者,怀惴 着从事文学创作、追逐文学 梦的极大的积极性。这种积 极}生,一经发现、动员、 组织,获得适当的平台、窗 口,应和了时代的契机,就 会被触动、激发出来,以群 体的合力,酝酿成一种文学 氛围和文学精神,持续下去 ,就会慢慢地看到文学的晨 曦和未来的曙色。大家都欣 喜而自信地感觉到:志愿文 学,尤其是青年志愿文学, 是向着未来的文学,它是大 有希望的!时任共青团中央 书记处书记奇巴图在这次终 评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 代奋力书写更加璀璨的志愿 青春”的号召,既是对志愿 文学征文活动的一次总结, 也是对广大青年志愿文学关 注者、写作者的一次新的召 唤。前此的终评,即为新篇 的序章。这中间就透露着志 愿文学的诞生、发展、繁荣 是一个可持续的文学过程的 信息。 为了提升已经征集到的 优秀志愿文学作品的质量, 并将之传播到社会上去,主 事者又组织了对这些作品的 打磨、润饰、提升工作,并 结集出版。对有些较成熟的 剧本,还组织了二度创作, 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在观众 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这也 是2017年12月在成都举行 的“志愿文学”论坛上已经达 成的共识:志愿文学是对社 会负有特殊职责、富于时代 使命感的文学。它是广大青 年志愿者通过自身审美力的 锻炼和使用达到自我提升的 一个途径。而真正的文学的 创作、美的创作、灵魂的创 作,是需要克服困难、不断 探索、反复打磨,勇于把作 品推向社会,经受读者的检 验,得到大众文学生活试炼 的!这也是这些作品终于结 集出版的缘由。作为曾几次 参与志愿文学作品征集、审 阅和试评等工作的文学评论 工作者,看到这些作品结集 成书,我心中的欣悦是难以 尽述的。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 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 服务队”回信,肯定他们在 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 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弘 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 大贡献。从那以后,已经在 社会上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 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到一个 更加社会化、更重践行性的 阶段,更注重精神境界的构 建、文化内涵的培育。在志 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习近平又多次对志愿活动予 以关注,多次给各个领域、 各条战线的基层践行者以鼓 励,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汇 聚共识,渐渐形成有民族特 色、国际视野、历史传承和 现实观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 志愿服务文化,也使志愿文 学固有的“奉献、友爱、互 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发扬 光大。志愿文学也在广泛、 多样、富有创造性的践行活 动中提升了其精神文化品质 。志愿文学的灵魂,更加清 扬、丰润、厚实。最近,习 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 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谈到,即将开局的“十四 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 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切实抓紧抓好”。他指出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 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 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的重大任务,坚持重在 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 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 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 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 、行为规范”。在对这个文 化建设的任务做精细化分析 时,习近平又一次谈到志愿 文化建设问题,“要深入推 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 建设、诚信社会建设、网络 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道 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这就 把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的精神 性内涵和实践性品格清晰地 勾勒出来了。就志愿服务文 化的精神层面而言,它属于 社会文明、公民道德建设范 畴,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伦理学的重要环节 ;就其可操作的物质构建层 面而言,它的突出特征是以 立为本,久久为功, 导语 《青年志愿者之歌》收录的志愿文学作品有三大特点:一是志愿服务+文学表达。用艺术的语言描绘志愿者的真实故事,通过文学手法让大众了解志愿者工作,传递志愿精神;二是志愿精神+网络写作。创新性地开展了网络作家采风活动。三是志愿者文学+青年力量。通过志愿文学,凝聚了一批青年志愿者中的文学爱好者。他们将用文学浇灌自己的崇高精神,栽培出“高于生活”的文学之花。志愿文学的绚丽多姿,必将使中国文艺的园地更加姹紫嫣红。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日记书信》。 精彩页 致榕树下 沈杨根 8月10日 星期日 阴转小雨 最早知道榕树下(国内成立较早的文学类网站)是在去年看到黎家明写的《最后的宣战》,最近接触榕树下是看到陆幼青写的《生命的留言》,他们以最朴素的方式记录了发生在平凡人身上的那些事情。那些事情正因为平凡而无须任何掩饰,也正因为真实才会如此震撼人心。 我也想通过实实在在的方式,记录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是一个极其普通而平凡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有幸参加了由团中央和教育部发起的首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成为六千名志愿者中的一员,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县,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者服务。 一年时间并不长,转眼问就过去了。但对我来说,这一年却是不同寻常的,这是我首次完全踏入社会,需要完成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到大西部去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同的民族习俗、不同的生活习惯、艰苦的条件,这些都需要我去面对与克服。但是,我认为这一年的志愿服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将是巨大且长久的,我坚信这是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有意义的事。 正因为这些,我想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这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我希望我的记录是完全真实的,真实反映这期间的所见所闻,表达我的所想所感。 多少期待,多少梦想,从今天起都将实现。我坐在列车车厢的连接处,听着富有节奏的列车与铁轨声的撞击声,感受着晃动,独自一人开始写日记,记录特别的今天,因为我已踏上征程。 同学们或已入睡,或三五人小聚聊天,而我却不能入眠。回忆起今天早上学校的欢送会、下午浙江省志愿者的出征仪式,我头脑中闪现出离别的场景,列车窗外都是我最亲爱的同学——阿朱、老大、德德、峰哥、小莫、杨桂珍、毛俊超、周光明,还有跑到车站的姚雷与小云,我心中思绪万千,真的是非常感动。这让我想起上次王昌走时的场景,一个东北大汉会竟情不自禁地落下眼泪。离别之际显真情啊! 最近几天,离别的氛围越来越浓,也只有在即将离别之时,人才会流露出最真切的情感。周日,我忍不住拿着相机跑到西湖边,留下杭州最美丽的记忆。那天清晨时分,梦见父亲,与他拥抱离别,我泪流满面,醒来后想起对父亲、对家人的愧疚,我心如刀割。今天中午打电话与家人道别时,父亲说了很多,我可以感受到他心情沉重。我不知道放下电话后,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我已哽咽得说不出话了。躺在床上,眼角又湿润了。 同行的人中还有不少女生,她们特别坚强。谁都有牵挂与思念,或许此时有些同学正盖住被子失声痛哭,但因为理想与追求,我们都选择了西部,踏上了同一趟列车。希望在西部的一两年,能够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真心期待明年踏上列车回杭时,问心无愧地说:“我没有虚度这一年,我是有收获的!” 青春,在戈壁滩上成长 陈红泼 8月5日 星期五 睛 塔里木河静静的流水把月亮洗得格外明净。草丛中的蟋蟀将夜色的宁静编成一种音符相互传唱,我如同一个夜的局外人,夹杂在月光与草影中。 我临时的住所就在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医院。夜晚,那隐约的流水声总让我久久难以入眠。我时常怀疑此时的自己身在何处。皓月,流水,林苑,柔柔秋风……这种种风景岂是我想象中的颜色? 那剑一般刺向明月的白杨树触动了我的神经,我真的不敢相信此刻我脚下的这块土地曾是荒芜了千年的戈壁…… 很多时候,仅要一点感动就已足够了!这一瞬间的感动就像失去了节制一样疯长起来,溢出我的脑海,折磨我的思绪,令我毫无睡意。我犹如穿越了那一道诡异的时空屏障,恍若与来世的灵肉结合。在这月光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享受起绿色的味道。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