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华园里的退伍老兵(第2辑)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清华大学近50名退伍学生义务兵的视角,围绕其报名参军的过程、参军的经历、退伍返校后的生活展开回忆。忠诚、荣誉、血性、勇气是这些退伍士兵们身上闪闪发光的特质,也是部队生活留在他们身上的烙印。这是一本退伍老兵们的军营回忆录,这里面记载的不仅仅是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更多的是老兵们对军营的深深眷恋和感激,还有留在老兵们身上的忠诚、血性和勇气……书稿令人振奋,引发读者对大学教育的思考。
目录
第一章 忠诚
我是你万丈荣光中淡淡的一笔
陈嘉林
无悔戎程,无愧初心
李志伟
请回答通信兵的岁月
师学胜
平凡中的坚守
周位鑫
两年军旅,一生无悔
周作勇
我是军营中的一株小草
刘恭言
山沟里,我守护着“国家宝藏”
伍廉荣
手握钢枪,赴青春之约
罗永贵
被折叠的时光
荆晓青
献身使命不负韶华
乔冠中
第二章 勇气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勤勤恳恳
罗芙蓉
无悔军旅路
石贵铭
人生的大学校
苏立
一名清华生的“少年英雄梦”
田鹏
最冷清的元旦
王鹏跃
携笔从戎,塞外风景独好
熊鑫昌
以热血,敬军旅
许运佳
一棵沙漠中的胡杨
徐黎闽
做那奔涌的浪花一朵
邓明鑫
好男儿,当兵去——致我终将逝去的两年
刘湘
第三章 血性
冰镐
韩宝瑞
两年迷彩一生情
江永澎
丹心利剑
罗平
水木清华圆梦,军旅芳华无悔
王斐
清华梦从军梦
王壮壮
不忘初心,永怀荣光
周心涵
迷彩色的回忆
刘天寒
携笔从戎,无悔青春
郭婧
永不褪色的迷彩情结
李春龙
军营里学到的二三事
何敏
第四章 荣誉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付轲
人生需要磨炼,我的迷彩青春
李庞帅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马文鼎
当我们谈起迷彩时
王昊
我的两年迷彩生活
赵金龙
努力生活不辜负
韩瑞瑞
青春融进那片深蓝
时佳森
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
王庆鑫
义务有期,奉献无止
李畅
后记
序言
退伍老兵身上的清华传

看过《清华园里的退伍
老兵》第一辑,就会特别
期待第二辑。
每年清华都会举办欢迎
老兵光荣退伍的座谈会,
我有幸参加了其中的几届
,听他们讲起部队的种种
经历,经常感慨于他们经
受磨砺而不改初心、勇敢
前行,受到挫折却愈挫愈
勇、不言放弃。从他们身
上,我看到了身为清华人
的“倔强”与“骄傲”。
我听水利系的罗平同学
讲过,为了成为合格的海
军陆战队的一员,他喝下
去的海水足以撑破肚皮,
身上刚刚结痂的伤口被泡
烂也要坚持训练。材料学
院的韩宝瑞同学在朱日和
基地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
的检阅,这背后却是异常
艰苦的阅兵训练,往往是“
脸上的皮掉了一层又一层
,脚底的水泡破了一个又
一个”。社科学院的赵金龙
同学两次出国参加比武,
从尖刀班到特战队,经历
了完整的侦查兵集训,“打
不完的靶、过不完的障碍
、练不完的登降机、游不
完的泳,擦不完的枪”,最
后,“训练就是休息”。法学
院的苏立同学曾参与扑灭
营区旁边居民楼的大火,
全然不顾自身安危;他也
曾从被洪水淹没的房屋里
背出年迈的老人,为自己
能够有益于人民而自豪。
2018 年入伍的女兵郭婧同
学主动申请到女子特战队
,能奔善跑、爆发力惊人
的她生性恐高,为了克服
内心的恐惧,一次次爬绳
爬到两臂抽筋,又从攀登
楼纵身跃下。
这些都是《清华园里的
退伍老兵》(第二辑)里
真实的人和事,在清华的
退伍老兵当中还有很多这
样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无
不体现着“忠诚、勇气、血
性、荣誉”这八个字。这些
品质的产生固然与部队这
座大熔炉的锤炼有关,但
体现在清华老兵身上却有
着鲜明的清华文化烙印,
是一百多年来形成的清华
精神的延伸与传承。
“忠诚、勇气、血性、荣
誉”——对于清华而言,是
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精
神的写照。清华最初以“庚
子赔款”建校,在战争年代
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在精
神深处蕴积着“救国图强”的
民族记忆,对外来侵略决
不屈服,对不良势力决不
妥协。从“一二·九”运动中
高喊“要以血肉头颅换取我
们的自由”的爱国学子到如
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一代青年,从获奖时平
均年龄超过80 岁的“两弹
一星”元勋到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的核研院科研人员,
清华学子在每一个时代,
都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殷
切期望,为民族复兴的伟
大事业献出了自己无悔的
青春。而清华的退伍老兵
们也都是怀抱一腔热血去
到保家卫国的第一线,从
西北戈壁到东部海疆,从
祖国最北到南海岛礁,很
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
迹、他们的故事。“忠诚、
勇气、血性、荣誉”,就是
他们用清华精神与铁血军
魂融合书写的华章。
“忠诚、勇气、血性、荣
誉”需要一代代有志于从军
报国的清华学子去丰富,
去践行,去感染,去传承
。从这本书中,我真切地
感受到,这种传承不分性
别,不分年龄,不分职业
,不分地位,永远充满生
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
路。我也期望着老兵们能
够继续将“忠诚、勇气、血
性、荣誉”这些宝贵品质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并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
人勤奋好学、为人正派、
乐于助人,做对祖国、对
人民有用的人。
过勇
2020年12月,工字厅
导语
本书通过学生的回忆,全面展示了清华大学学生义务兵在服役期间的风采,他们坚强、勇敢、刻苦顽强的精神,给当今大学生树立了好榜样。忠诚、荣誉、血性、勇气是这些退伍士兵们身上闪闪发光的特质,也是部队生活留在他们身上的烙印。通过这些故事,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家国情怀,认识到青年人的责任,给读者以鼓舞。
后记
《清华园里的退伍老兵
》(第二辑)是《清华园里的
退伍老兵》的延续,讲述
了清华园里一群热血青年
的一段短暂却珍贵的人生
故事,他们从天南海北来
到清华,又以此为起点,
带着“从军梦”奔卦绿色军营
。他们甘愿走出象牙塔、
远离舒适圈,喊着“到最艰
苦的地方去”的口号接受最
严格的磨砺与考验。再次
归来,“忠诚”“勇气”“血性”“
荣誉”这八个字是于熔炉中
淬炼出的品质,更是属于
他们的无上荣光。本书以
这四个关键词串联起清华
退伍老兵的故事,采用老
兵自述的视角,“以我笔写
我心”,力图还原老兵们携
笔从戎一路走来的赤诚之
心,生动展现年轻学子转
变为钢铁军人的成长征途

清华大学自2005年开展
征召义务兵工作以来,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
2021年春,已有244名同
学应征入伍。目前已退役
返校的184名同学中有180
人被评为“优秀士兵”,37
人在部队立功,其中1人立
一等功,4人立二等功,32
人立三等功,46人在部队
加入中国共产党(另有39人
入伍前已经入党),2人参
加“九三”大阅兵,4人参加
朱日和阅兵,1人获得专利
(95式自动步枪子弹管理系
统)。返校后,退伍不褪色
,他们中70多人免试推研
,7人转为国防生,34人担
任思想政治辅导员,3人被
评为全国和清华大学自强
之星,2人担任清华大学学
生会副主席,1人担任火箭
军征兵形象大使,1人担任
海淀区征兵形象大使,1人
担任北京市征兵形象大使
,7人选调至基层部门工作
。另有许多退役同学在学
校公益组织、院系学生会
、班级党支部等学生组织
中担任职务,贡献力量,
退伍老兵的优秀事迹也被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等媒体
广泛报道。希望通过他们
的故事,能够展现当代学
子不一样的人生抱负,让
读者感受到年轻一代热爱
军营、淬炼成钢、回报祖
国的热血青春。
本书由清华大学党委副
书记过勇作序,熊剑平担
任主编,邓宇任执行主编
,王晓丽任副主编。吕冀
蜀、白玉凤、李正新、刘
闯、郑凯丽、郑亚曼、韩
瑞瑞、罗芙蓉也参与到稿
件的具体编辑和修改工作
中。感谢所有对本书编撰
出版给予支持的老师和同
学,因编者水平有限,书
中难免出现疏漏之处,还
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2021年4月
精彩页
我是你万丈荣光中淡淡的一笔
个人简介
陈嘉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93年s月出生,上海人。2011年考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年保研本院攻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学位。2016年9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82集团军合成某旅防空营,2018年9月退役。服役期间先后担任地空导弹光瞄员、基层风纪监督员、连队文书、新闻报道员、网络管理员等职务,连续两年获评“优秀义务兵”。在学期间曾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组织副书记、校团委社团部组长、校党委学生部思教办辅导员等职务,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优秀毕业生、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和第七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一新闻学子奖”等荣誉,并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现选凋上海市委办公厅工作。
不去想如果失败怎么办,只去想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世界会奖励那些真正用心做事的人。
——陈嘉林
2018年9月3日,我自东南沿海的演训场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那时身上兀自残留着大海腥成的气息。次日清晨,鸟鸣、人语和自行车清脆的链条声携着阳光从窗外涌入学校宿舍,但耳畔军号却已不再。拾起书桌上“光荣退伍”的红花,它在告诉我:军旅生活真的已经结束了。那一刻的感觉,就好像做了一场很长的梦。
如今告别军营已近一年,但永远也忘不了2016年的9月12日,那天我告别家乡启程奔赴军营,当时的那种忐忑和兴奋至今仍难以忘怀。
我有一本日记,从学校到部队一直带在身边,从入伍那天起,笔下的一切都开始与部队有关,记录着一路遇见的人、遇见的事和彼时的心情。翻开那两年留下的文字,种种往事跃然眼前。
初携笔着戎装
这是在军营的第一晚,睡不着。傍晚抵达龙门站时,夜空中飘洒着细雨,白露时节的洛阳已有了寒意。坐上接兵的客车,车窗外的霓虹灯向着身后远去,渐渐灯光暗灭,渐渐行人疏稀。待天光放亮,军旅生涯就要开始,说实话,内心的紧张要多于兴奋,因为一切都是未知,
2016年9月12日 洛阳孟津
步入营区时,夜已深,黑夜里什么也看不清。按照军官们的指令,新兵提着行李箱分列站好,接着新兵班长们来到跟前,逐一点名答“到”后,一队队新兵被各自的班长领走。我的新兵班长是四川人,个头不高,夜里看不清脸,牙倒是挺白。因为在去部队之前就听说过新兵班长一定要给新兵搬行李的传统,所以当班长要给我提行李箱时,我推辞几下也就顺势给了他。班长带我进了营房、认了铺位,又让副班长领我去吃饭。那天饭量很足,吃得很饱,看着盘中剩的饭菜,心想刚入伍的新兵倒掉饭菜应该不太妥当,就硬生生把最后几口填进嘴里。回营房的路上,班副扭头对我说:“你要记住咯,我是你的新兵副班长,是几个训新骨干里长得最帅的,好认。”我还嚼着一口饭菜,说不出话,就一个劲儿点头。回到兵室,班长已经整理好了我的床铺,让我早点休息,那时候先来的新兵战友已进入梦乡,鼾声如雷,就这样,我迎来了军营里的第一个夜晚,而那一夜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待天光再次放亮,难忘的新兵营时光就开始了。昨日还是象牙塔里的学生,今日便要成为一名战士;昨日还是日上三竿犹好眠,今日便要闻鸡起舞出操训练。这种骤然而至的反差最初令我很不适应,有时在睡梦中我好像又回到园子里,又坐到了课堂上,又走在了操场边,正是书声琅琅、阳光正好,每当这时,锐利的鸽哨声总会响起来,把我拉回军绿色的现实,起床、穿衣、叠被子、出早操。
转眼入伍两个月了,新兵营的生活很简单,每天都围绕着入伍训练展开,引体向上、3000米跑、100米跑、战术基础动作、手榴弹投掷……由于身体偏胖,还进入了“小胖子集训队”,每天清晨都要早起半个小时长跑,有时为了增加排汗量,还要披上厚重的雨衣。组训的士官叫李海,一会儿叫我蛙跳,一会儿叫我蹲起。身上总是湿的,肚子总是饿的,眼皮总是沉的,两腿总是酸的。
哨响灯熄终于宣告一天结束,几小时后就又是新的开始,日复一日。
2016年11月12日 洛阳孟津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