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诗词言简意深,诵读容易理解却难。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对古诗词的阅读提出了“三步读诗法”,非常适合少年儿童的思维特点。 本书把“三步读诗法”贯穿在每篇诗词的阅读过程中,孩子熟练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切实提升自主阅读、理解、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核心特色版块“三步精读”,分为主观感受、身临其境、细品词句三个步骤,由整体到细节,由概述到精讲,三层递进地讲解每一首古诗词。从初步印象开始,让孩子展开想象,在代入诗词情境中学习、理解、吸收古诗词知识。 此外,这套书采用故事+成语+历史的扩展方式,增加知识量,提升孩子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深入理解诗词内涵、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温沁园,北京大学文学硕士。曾任《中国文化报》编辑、记者,千龙网主编。现为酷读文化总策划,青少年图书资深编辑、撰稿人。 目录 《古诗词超有趣(第一册)》 咏鹅 江南 画 悯农(其一) 悯农(其二) 古朗月行(节选) 风 春晓 赠汪伦 静夜思 寻隐者不遇 池上 小池 画鸡 梅花 小儿垂钓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江雪 夜宿山寺 《古诗词超有趣(第二册)》 敕勒歌 村居 敕勒歌 村居 咏柳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绝句 舟夜书所见 所见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早发白帝城 采莲曲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忆江南 《古诗词超有趣(第三册)》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滁州西涧 大林寺桃花 浪淘沙·其七 鹿柴 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 嫦娥 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 别董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宿新市徐公店 《古诗词超有趣(第四册)》 清平乐·村居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蜂 独坐敬亭山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蝉 乞巧 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长相思 渔歌子 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其二) 《古诗词超有趣(第五册)》 稚子弄冰 村晚 游子吟 鸟鸣涧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凉州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乡村四月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过故人庄 春日 回乡偶书 浪淘沙(其一) 江南春 《古诗词超有趣(第六册)》 书湖阴先生壁 寒食 迢迢牵牛星 十五夜望月 长歌行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采薇(节选) 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江上渔者 泊船瓜洲 游园不值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浣溪沙 清平乐 序言 序言 这套书对孩子“诗教”有 帮助 我想给孩子们和家长、 老师推荐《古诗词超有趣 》这套书。其所选收的古 诗词都是小学语文统编教 材中的,但采用了我提出 的“三步读诗法”,引导和帮 助孩子更好地欣赏和理解 古诗词,同时为每首诗词 提供了拓展内容“讲个故事” “学个成语”和“说段历史”, 内容丰富,很有意思。该 书可以辅助学生学好相关 课文,提升古诗词鉴赏能 力,而老师和家长也能从 中获得某些“诗教”的启示。 几年前,我在北大附小 的一次会上,提出了要重 视“诗教”。中国古代就有“ 诗教”的说法,意思是通过 学诗、写诗来进行启蒙教 育,通过诗歌来教化民众 。“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 《礼记》中,其中提到“温 柔敦厚,诗教也”,用诗歌 ,主要是用《诗经》来化 育民性,使之性情和善、 有教养。后来,孔子更是 把“诗教”纳入了他的教育体 制。汉代,《诗经》成为“ 六经”之一,是古代士子的 必读书。到了宋代,以朱 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进一 步强调“诗教”的核心是吟咏 性情、导化人心,所谓“得 其性情之正”。 可见,中国古代是很重 视“诗教”的,当然,其教育 目标完全服务于当时的时 代需要,对于现代人来说 ,这不再是适合的东西。 但是,我们强调传承古代 优秀的文化,“诗教”是传统 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因 此,把“诗教”这一传统和现 在的语文教育打通,是顺 理成章的。 提倡现代意味的“诗教” ,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多读 一些古诗词,会强化孩子 对汉语语言之美的感觉, 培养精练的、多义的语言 感觉,同时加强对祖国传 统文化的感性了解,开拓 想象力,这对于激发语文 学习的兴趣、打好汉语学 习的基础,是非常有帮助 的。另外,孩子在小学阶 段记忆力最好,即使对一 些诗词的含义不是很懂, 但多读、多背、记牢,也 是为一生的语文素养打好 底子。 课标和新教材对传统文 化特别是古诗词的教学非 常重视,除了适当增加课 文和“日积月累”的诵读篇目 以外,教学方式也更注重“ 整体渗透,润物无声”,引 导学生全方位认识优秀传 统文化,吸收传统“诗教”的 方法,重视诵读、会意与 感悟,让孩子感受汉语和 古诗文之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 师们常常会为了完成教学 任务,以某种既定的套式 去设计教学,侧重思想内 容的分析、字词句和修辞 等手法的学习,要求读通 读懂,能回答几个问题, 也就完事。这样的教学操 作性较强,但容易把诗歌 阅读碎片化,难以引导学 生获得对于诗歌的整体感 悟和个性化的审美,还可 能败坏学生读诗的兴趣。 我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 的教育有这样几点建议: 第一,要以诵读为主。 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 。最好有自我陶醉式的诵 读、独处式的诵读,甚至 可以唱读。这样,学生才 能把古诗词的韵味读出来 ,感受音韵之美、汉语之 美。 第二,要注意引发兴趣 。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 给孩子介绍一些有趣的背 景材料,比如与诗人写的 这首诗有关的故事。注意 不是照搬文学史的内容, 而是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来讲与诗词有关的历史和 故事。 第三,重视会意与感悟 。对诗歌的词句内容,不 必做出特别明确的解释, 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但 想象力却比大人丰富,要 珍视孩子的独特感受、体 验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直 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办法 就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第四,不要过多使用多 媒体。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的语言除了精练、 形象,还可能有变异、陌 生化、超越平常的语言。 我们读诗,每个人想象的 画面可能都不太一样。如 果采用多媒体,把这首诗 转化为几个画面,虽然形 象,但这种“定格”就破坏了 孩子对诗歌的欣赏,对阅 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第五,不要布置太多的“ 任务”和“讨论”。在任务的 指使下去阅读,反而可能 让学生感到被动,降低他 们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老 师教某一首诗,预先设定 的任务不能太细,要留给 学生自由、开放、创造性 的阅读空间。 对于诗歌的阅读,我曾 经提过“三步读诗法”,第一 步是“直观感受”,在反复诵 读的基础上,用直觉感受 ,获得整体印象;第二步 是“设身处地”,尽可能地与 自己想象的“历史现场”融合 起来,进入诗歌的境界, 甚至把诗中描写的情景变 成自己身历的情景;第三 步才是“名理分析”,比较理 性地思考,同时和“第一印 象”进行比对。“三步读诗法 ”适用于阅读现代诗、儿童 诗,也可以在古诗词的阅 读中加以应用。 《古诗词超有趣》这套 书以语文教材中出现的112 首古诗词为基础,融合、 改造了“三步读诗法”,这种 阅读思路,有点像引导孩 子做一种“心灵的探险”,由 直觉到体验,再到审美鉴 赏,把“直觉思维”和“形象 思维”联系起来,实际上是 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这 套书又从每首古诗词扩展 出相关的故事、历史和成 语,其中内容的选择和整 理,是比较精心的,不仅 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给 学生日积月累的熏陶,也 有 导语 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作序推荐。 根据温儒敏教授提出的“三步读诗法”精心编写。 学会“三步读诗法”,轻松读懂古诗词。 112首小学必背古诗词全收入。 每首古诗词都配有现代诗歌般优美的大意翻译。 诗词精讲+人物故事+历史背景+成语知识,全面涵盖古诗词相关知识点。 匹配全国通用版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材同步,14岁以下儿童适读。 书评(媒体评论) 我想给孩子们和家长、 《古诗词超有趣》这套书 。其所选收的古诗词都是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 但采用了我提出的“三步读 诗法”,引导和帮助孩子更 好地欣赏和理解古诗词, 同时为每首诗词提供了拓 展内容“讲个故事”“学个成 语”和“说段历史”,内容丰 富,很有意思。该书可以 辅助学生学好相关课文, 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而 老师和家长也能从中获得 某些“诗教”的启示。 ——温儒敏 精彩页 骆宾王是初唐著名的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从小聪明好学,据说他七岁时,家里来了客人,大人让他作诗,他马上就写出了这首《咏鹅》,令人惊叹,被称作“神童”。古代的诗人,总有个称号,比如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而骆宾王却有个奇怪的称号——“算博士”。这个“博士”说的可不是现在的博士学位,而是指精于某种技艺的人,比如精于茶道的人,就是“茶博士”。那骆宾王为什么是“算博士”呢?难道他特别精十算术吗? 骆宾王在数学方面会不会也是个“神童”,我们并不知道,但他特别喜欢在自己的诗里使用数字,因此得了个“算博士”的称号。例如,他的这些诗句——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薄宦三河道,自负十余年“五霸争驰千里马,三条竞骛七香车”……你看,他多爱用数字作诗啊! 这位“算博士”就是个认真、严谨的诗人,他为人处世也是这样,一丝不苟、清高执拗。在骆宾王所处的时代,武则天把持朝政,骆宾王看她非常不顺眼,经常发牢骚,因此被抓进了监狱。出狱之后,骆宾王还是不服气,后来,他追随一个叫徐敬业的将军起兵造反,还写了一篇《讨武望檄》,这就是一篇讨伐武则天的公告文章。他在文章中对武则天除了痛骂就是讽刺,但是写得文采飞扬。据说,连武则天本人读到精彩之处,都禁不住赞叹:“唉!骆宾王这样的人才,却站到了敌人一方,这是宰相的过失啊!”当时,这位女皇读的句子正是“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果然,“算博士”骂人也要用上数字! 不过,骆宾王算得好诗文中的数字,却算不好天下大势,徐敬业很快就兵败了。有人说,骆宾王死在了乱军之中;也有人说,他侥幸逃生,流落江湖,后来出家为僧,无声无息地度过了一生。总之,这位“文理并重”的“神童”诗人,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令人赞叹的《咏鹅》,千年来被后人吟诵。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也叫武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她十四岁时进入皇宫,本来是唐太宗的“才人”,也就是宫中级别不太高的妃嫔女官。唐太宗去世以后,她又嫁给了新皇帝,也就是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后来还当上了唐高宗的皇后。 唐高宗非常宠爱武则天,甚至让武则天和他平起平坐,一起处理朝政。后来唐高宗去世,他们的儿子唐中宗李显继位,朝廷大事都由武则天来掌控,她对这个儿子不太满意,就废了唐中宗,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皇帝。就是在这个时候,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写了《讨武璺檄》,但他们很快就失败了。 六年以后,武则天不满足于做太后,让李旦退位,把“唐”的国号改为“周”。自己做了皇帝。 此后,武则天做了十五年皇帝,一直到她八十二岁去世前,才把皇位还给李显,国号也恢复为“唐”。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