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精选版)(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美)伊沛霞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考察的宋朝是一个纷繁复杂、充满变化的时代。一方面,缠足开始流行,士人开始倡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另一方面商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女性的婚姻和财产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在这本海外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里,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内容异常丰富的画卷,宋代女性的生活图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内外之别,祭祀庆典,安排婚嫁,侍奉公婆,养育后代,内闱争宠,守节再嫁……从而显示妇女史是动态的历史,是富有多种可能性的历史。由此读者不仅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宋代女性群像,还能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变迁中把握她们的选择和才智。
作者简介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美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曾执教于伊利诺伊大学分校,现为华盛顿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伊沛霞先后获得芝加哥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博士学位,致力于研究中国宋代的社会文化史,涵盖政治史、女性史、艺术史等领域。 代表著作主要有《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1995年列文森奖)、《剑桥插图中国史》、《积累文化:宋徽宗的收藏品》(2010年史密森学会岛田奖)、《宋徽宗》等。伊沛霞在2014年荣获美国历史学会(AHA)颁发的相当于历史研究终身成就奖的“学术杰出奖”(Scholarly Distinction Award) ,后曾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等颁发的诸多奖项。2020年,伊沛霞荣获亚洲研究协会(AAS)颁发的相当于亚洲研究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 Award)。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序言
自序
习用语的说明
导言
第一章 男女之别
第二章 婚姻的意义
第三章 做媒
第四章 婚礼和婚庆
第五章 嫁妆
第六章 作为内助的上层阶级的妻子
第七章 女红
第八章 夫妻关系
第九章 为母之道
第十章 寡居生活
第十一章 再婚
第十二章 妾
第十三章 靠女人延续家庭
第十四章 通奸、乱伦和离婚
第十五章 对于妇女、婚姻和变化的思考
西文参考文献目录
索引
译后记
序言
《内闱》出版至今已经
10年了。自它出版以来,中
国妇女史研究领域日渐兴盛
。现在,关于中国古代妇女
的英文著作已经是10年前的
好几倍。就像这本书一样,
这一系列著作大多数都尝试
使妇女史成为构成历史整体
的一个部分。它们要使用其
他历史研究领域同样使用的
工具,考察与女性生活相关
的观念、行动和制度。
这本译著的中国读者可
能会意识到,我是从一个和
他们习惯不一样的视角来看
关于宋代女性的问题的。然
而,他们可能对早期西方学
术还不够了解,不能理解我
的工作是对这些早期学术的
回应。西方对中国女性感兴
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19
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传
教士创作了大量关于中国的
书籍。他们经常强调中国家
庭与西方惯例截然不同的特
点,比如祖先崇拜,被法律
承认的纳妾制度,几个已婚
兄弟住在一起的多代同居的
大家族。许多传教士内心里
是改革家,专注于女性受压
迫的原因。他们用同情女人
的笔触描写她们:出生时,
她们可能被不再需要另一个
女儿的父母杀死;五六岁时
,她们可能被卖做奴婢;她
们的脚被裹得那么小,以致
难以行走;她们不能接受教
育;她们必须嫁给父亲为她
们选中的丈夫;她们几乎没
有财产权;她们很容易被休
弃,被剥夺对子女的监护权
;丈夫死后,她们可能承受
不能再嫁的压力。
到20世纪中期,在为西
方读者书写中国女性和中国
家庭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家
们占据了一个类似的权威位
置。不足为奇的是,他们通
过相当不同的方式架构他们
的研究,试图避免民族优越
感和屈尊俯就的姿态。他们
把中国放在一个比较的框架
里,根据家庭系统认同家人
的方式、联姻的形式、传递
财产的办法等等。这个框架
划分了家庭系统,让我们对
中国家庭的父系(patrilineal)
、从父居住(patrilocal)、父
家长制(patriarchal)的特色
有了一般的了解。长时段的
变化没有成为这种分析的一
部分。历史学家受到人类学
模型的影响,经常把中国的
家庭当作中国历史的背景的
一部分来讨论,就像地理或
语言一样。他们并不把中国
家庭的发展当作构成他们主
要的历史叙述的整体的一部
分。人类学家自己通常把中
国的家庭当作相对较好理解
的,并且把他们的田野工作
致力于分析超越家庭的宗族
组织。女性在宗族中很少扮
演关键角色,因而一个把宗
族摆在中心位置的中国宗族
观使研究的着重点偏离了女
性。
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社会史研究变成历史研究
中一种越来越显著的方法。
欧洲和美国的领先历史学家
不仅深入地研究了关于社会
结构和它随着时间迁移发生
的变化等问题,还研究了家
庭史。一种方法强调人口统
计证据,如婚龄、子女的个
数和间隔、乳母的使用、离
婚和守寡的频率、哪些亲属
聚居、移民的影响、城乡户
口的差别等内容。另一种方
法更注重观念和情感,包括
从人们怎样概念化地把握儿
童的一般特性,到他们对男
人和女人不同的伦常地位的
理解等内容。在70年代,因
为女性运动获得了实力,不
少女性历史学家由家庭史研
究转向妇女史和社会性别研
究。尽管一些人仍然聚焦在
家庭背景中的女性,还有许
多人对讲述追求政治和经济
平等的现代斗争更感兴趣。
在这些大趋势下,1980
年以后,美国的中国古代史
学家开始对女性话题更感兴
趣就不奇怪了。但是西方妇
女史和家庭史主要著作的出
现不是唯一的促成因素,可
能同样重要的是重新评价中
国现代社会性别体系的书籍
大量出现。1979年以后,
中国开始向西方学者开放使
这成为可能。这些书谴责中
国革命在实现它的目标时的
失败。其再三陈述的目标是
把中国女性从从属地位中解
放出来。这些书的作者全是
女性。在她们讨论革命的原
始目标之前,一般会以复述
在传统时期女性命运极其晦
暗的老调子为开头。作为一
位中国古代史学家,这些书
的显著成功向我提出了挑战
,因为我尝试呈现一幅更复
杂微妙的早期女性地位的画
面。我不能接受这样隐含的
前提:中国的家庭无缘无故
地被撇在历史之外,不受国
家、经济、宗教或文化的发
展的影响。
于是,写《内闱》时在
我的心中有两种读者。一种
是美国的研究现代中国的学
生和学者。他们已经阅读了
当时中国关于女性的书籍。
我想让他们意识到,设想过
去的女性仅仅是牺牲品并不
能使他们为女性带来任何好
处。另一种读者是美国的中
国史学生和学者。宋代的社
会史、文化史和经济史研究
已经得到相当的发展。在印
刷、商品化、移民和地方士
人方面,在学校、考试和科
举制方面,在思想领袖如程
颐、朱熹、陈亮、叶适等方
面,在党争诸如范仲淹、司
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
轼等重要人物的身世方面,
学者的著述已经很多。我想
向他们显示,他们不必把女
性撇在他们讲述的关于宋代
的故事之外。我有证据提醒
他们注意,他们所写的这些
男人还有母亲、妻子、姐妹
和女儿,也可以说明大多数
宋代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
展对女性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伊沛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