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出版历经70年发展,取得的成就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通过将新中国出版70年来的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段,本书系统梳理了新中国出版70年走过的辉煌旅程和不凡经历,全面总结了其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启示,这既是对新中国出版事业阶段成果之回望,也是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继往开来之前瞻。
本书适合出版学界、业界及其他对出版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中国出版研究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万安伦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新中国出版历经70年发展,取得的成就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通过将新中国出版70年来的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段,本书系统梳理了新中国出版70年走过的辉煌旅程和不凡经历,全面总结了其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启示,这既是对新中国出版事业阶段成果之回望,也是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继往开来之前瞻。 本书适合出版学界、业界及其他对出版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万安伦,男,汉族,1965年4月出生,安徽广德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首都文明礼仪研究基地主任。曾任《中华英才》半月刊社副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文学、文化、新闻出版、文明礼仪等。出版学术著作《废墟上的歌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奖励研究机制研究》、《中国文学奖励史》、《学界回眸:新中国文化60年》(合著)、《美德照亮人生·爱国》(2014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2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新中国出版的由来、历程、成就及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出版的历史由来 第二节 新中国出版的阶段历程 第三节 新中国出版的主要成就 第四节 新中国出版的经验启示 第二章 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开启(1949-1956) 第一节 新中国出版管理的体制建设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事业主要成就 第三节 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节 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确立和发展 第三章 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在曲折中前进(1956-1976) 第一节 出版领域的艰难探索和经验教训 第二节 出版事业的风雨兼程和曲折前进 第三节 出版人的文化坚守和责任担当 第四章 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与出版事业的新生(1976-1992) 第一节 出版领域拨乱反正与出版人文化赓续 第二节 出版人奋发有为破解“书荒”难题 第三节 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发展 第四节 高校出版专业的设立与出版人才培养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出版事业发展(1992-20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出版体制改革 第二节 出版发行领域的改革探索及取得的卓越实绩 第三节 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及学术出版蓬勃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事业的全面繁荣 第六章 “出版三化”与互联网技术下的新中国出版(2001-2006) 第一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出版国际化进程 第二节 出版集团化趋势与出版人现代管理意识 第三节 市场化程度加深与民营书业获得总发权 第四节 出版领域的互联网技术与出版教育发展 第七章 转企改制与数字化浪潮下的出版业(2006-2012) 第一节 出版业的转企改制与出版人的使命担当 第二节 出版产业化发展迅速形成文化产业主力军 第三节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日千里,形成出版新业态 第四节 数字出版时期虚拟出版新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 第八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出版的新发展(2012-2019)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出版的新定位新要求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促进文化发展的新成就新贡献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深化改革的新探索新举措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新目标新征程 第五节 主题出版打造国家新形象传播时代最强音 第九章 走向出版强国 第一节 新技术、新形态与未来出版 第二节 从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 第三节 新中国出版与民族复兴 结语 附录一 新中国出版领导机构的沿革 附录二 新中国出版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序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 国先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 明成就,在人类历史上占据 了重要地位。文字是人类跨 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 跨入文明社会以前,人类主 要通过口耳相传和简单的符 号来传达与记录信息。但是 ,由于口头语言以及原生态 符号具有不稳定性,易受时 空限制,人类早期的活动资 料很难保存。正是由于出版 活动的出现,人类文明才得 以保存和传承。出版活动与 人类文明的发展如影随形, 它不仅记录着文明的进程, 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 步。 “一部出版史,其实就是 一部人类文明史。‘出版’是 人类文明传承和传播的路径 和工具。”我们认为,“所谓‘ 出版'就是一种发表,是通 过可大量复制的媒介实现信 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出 版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对人 类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挖掘 、整理、编选、校勘、把关 、传播、传承的过程和活动 。”出版载体、出版符号、 出版技术、出版活动及成就 (包括出版主体——出版人 、出版家、出版机构,以及 出版策划、出版编校、出版 印制、出版发行、出版交易 、出版规律、出版思想成就 、出版制度成就、出版实物 成就等)是我们关注出版的 四个主要方面,这也是出版 的外延。因此,站在人类文 明史的角度是观察、分析中 外出版史应有的站位高度和 视野宽度。 从出版思想、出版载体 、出版符号、出版技术、出 版制度、出版成就、出版规 律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新 中国的出版成就远远超过了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将新中国出版作为一个时空 概念置于中国几千年出版史 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新 中国出版是其发展历程中最 近的一个时段。分析新中国 出版自然要与新中国的发展 历程发生联系,这是确立分 析这一问题的视角。由此, 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审视:第一,用长时段的眼 光看,新中国的出版与新中 国成立以前的出版有内在关 联,同时,新中国出版历程 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相互映 照。第二,新中国出版所折 射出的新中国各个层面的互 动性,具体体现为出版与新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之间的密切关联,尤其 体现为作为党和国家的宣传 教育手段,出版是如何贯彻 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 、政策,以及如何繁荣社会 主义文化、教育、科技事业 的。 毫无疑问,新中国的出 版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的 正确领导是新中国出版取得 伟大成就的前提和基础。梳 理新中国出版的成就也正是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出版 成就进行阶段性总结。出版 作为文明发展的表征以及文 化发展的外在呈现形式,同 样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这70年过程中的点点 滴滴,包括阶段性主要任务 的转变——改革开放后党的 工作重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转移。我国的社会主义出 版事业始终秉承正确的出版 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出 版宗旨,最终取得了辉煌成 果。 科技是推动出版事业进 步的直接动力,出版事业与 科技进步密切相连、相行并 进。70余年间,中国的出版 技术突飞猛进,从传统的纸 质出版发展到当下的数字出 版、人工智能出版等,出版 形式迭代更新。当然,出版 的根本性因素最终是人,出 版人是出版发展的内在和根 本因素。出版人秉承理想, 勇立潮头,传承文明,赓续 文化,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 出版作为敏锐感知共和 国发展兴盛的文化脉搏,鲜 明体现着新中国出版走过的 风雨历程。回顾新中国出版 历史,不难看出几个关键性 年份节点,分别为:1949 年(新中国成立)、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976年(粉碎“四人帮”和拨 乱反正)、1978年(改革 开放)、1992年(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2012年(党的 十八大召开),这些时间节 点清晰地勾勒出新中国出版 的发展轨迹。出版与新中国 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 展关联交织,呈现出一派繁 荣图景。 由此,我们将新中国出 版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七 个阶段:新中国出版事业的 开启(1949-1956),社会 主义出版事业在曲折中前进 (1956-1976),拨乱反正 和改革开放与出版事业新生 (1976-1992),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出版事业 发展(1992-2001),“出版 三化”(市场化、国际化、 集团化)与互联网技术下的 新中国出版(2001-2006) ,转企改制与数字化浪潮下 的出版业(2006-2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出版的 新发展(2012-2019)。新 中国出版70年的成就总结, 正是建立在不同发展阶段和 历史任务的高关联度上的, 因此,分析总结新中国出版 的辉煌成就和经验启示,以 上七个时段的划分成为基本 思路,这也形成了全书的篇 章结构和内容逻辑。全书内 容结构具体为:绪论;第一 章“新中国出版的由来、历 程、成就及启示”;第二章“ 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开启 (1949-1956)”;第三章“ 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在曲折中 前进(1956-1976)”;第四 章“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与 出版事业的新生(1976- 1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