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堕民消融研究/越文化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谢一彪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讲述了堕民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堕民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民不再歧视堕民,堕民走出自卑的阴影,能够正视不堪回首的过去,堕民则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彻底消融。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谢一彪,江西南康人,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主持《中国共产党与苏区宪政建设》、《毛泽东人权思想研究》、《光复会史稿》、《徐锡麟评传》、《浙江光复会人物研究》、《浙江近代会党史》、《褚辅成评传》等7项省规划办课题,已在《中共党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传记70余篇,合著《陈奇涵传》、《陶成章传》、《舒同传》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贸易史》,独著《中国苏维埃宪政研究》、《光复会史稿》、《毛泽东人权思想研究》、《徐锡麟评传》、《浙江光复会人物研究》、《浙江近代会党史》、《褚辅成评传》、《范文澜传》等。 目录 第一章 堕民被无端欺辱 第一节 平民歧视堕民 第二节 地方豪强欺辱堕民 第三节 官府差役勒索堕民 第四节 国民党军警骚扰堕民 第五节 日伪军残害堕民 第六节 女堕民被侮辱 第二章 清初堕民除籍的失败 第一节 明初设立禁止再呼堕民碑 第二节 雍正颁布堕民除籍令 第三节 堕民胡楚珩悬匾争斗案 第四节 除籍堕民毛光宗捐纳功名案 第五节 金华童生拦阻脱籍堕民科考案 第六节 脱籍堕民钱宏业冒滥捐监案 第七节 脱籍堕民捐考期限规定 第八节 堕民后裔周景先冒考案 第九节 清初堕民除籍失败的原因 第三章 清末收教堕民运动 第一节 晚清浙江绅士倡导“教育救国” 第二节 宁波绅士奏建堕民子弟学校 第三节 宁波育德农工小学堂的创建 第四节 绍兴绅士筹建堕民子弟学校 第五节 黄寿衮为创建堕民学堂奔走呼吁 第六节 创建同仁农工学堂 第四章 民国堕民解放运动 第一节 中央政府颁布解放堕民的政令 第二节 地方政府制定改善堕民处境的法规 第三节 地方绅士改革雇用堕民的陋习 第四节 开明主顾劝说堕民放弃依赖生活 第五节 民国堕民的卑贱地位 第五章 民国堕民捐资办学的热潮 第一节 三埭街创办的堕民私塾 第二节 堕民捐资办学蔚然成风 第三节 堕民续办同仁学堂颇见成效 第四节 堕民学堂办学硕果累累 第五节 堕民并未享有真正平等的受教育权 第六章 堕民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第一节 堕民反歧视斗争 第二节 堕民反勒索斗争 第三节 女堕民反性骚扰斗争 第四节 堕民反迫害斗争 第五节 堕民争取办学自主权斗争 第七章 堕民反清抗日斗争 第一节 明代堕民的抗倭斗争 第二节 同仁学堂是皖浙起义的秘密基地 第三节 宁波堕民子弟成为宁波光复的急先锋 第四节 堕民艺人的抗日宣传 第五节 堕民抗日英雄——陈怀民 第六节 堕民抗日堡垒——郎桥村 第七节 堕民喜迎解放 第八章 堕民翻身得解放 第一节 堕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第二节 堕民当家做主人 第三节 当代大禹——梁焕木 第四节 堕民艺人成了人民艺术家 第五节 堕民戏剧世家——猴王家族 第六节 堕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第九章 堕民群体的彻底消融 第一节 堕民发家致富 第二节 堕民集体致富的典范 第三节 堕民与平民平等相处 第四节 堕民聚居区的消逝 第五节 堕民摆脱自卑的阴影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堕民乃宋以来至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前江浙沪地区 的区域性“贱民”,作为“底 边社会”的“底边阶级”,遭 到随意侮辱和欺凌。堕民被 排斥于四民之外,属于“另 类”群体,乃是“天生的贱胚 ”,平民以“戏弄”堕民为乐 。堕民的人身权利不受法律 保护,国家司法机关可以任 意侵害。在日本侵华的黑暗 岁月中,堕民的生命更是没 有保障。略有姿色的女堕民 ,常常受到欺辱。堕民为争 取自身的解放,做过力所能 及的抗争。明代余姚就有堕 民自发组建的“始宁社”,组 织迎礼拜赛会,且公然入城 闯衙,抗拒不得集会的歧视 。常熟堕民与绍兴堕民反抗 官府的敲诈勒索,屡次群起 抗争。女堕民也不甘屈辱, 反抗性骚扰和性侵害,有的 甚至因此而殉难。堕民受到 平民的伤害,常常拿起法律 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同 仁学堂的堕民子弟遭到排挤 ,堕民不屈不挠地争取办学 自主权的斗争,终将“绍兴 学阀”赶出学堂。堕民虽有 持续不断的反抗,但大都是 个体的斗争;堕民也曾群起 抗争,但堕民挣扎在社会的 底层,自身也未能拧成一股 绳,形成坚强的团结力量, 稍被恐吓顿成一盘散沙。堕 民也激以民族大义,参与抗 日斗争。清末堕民子弟学校 ——育德学堂成为革命党人 活动的中心,成为宁波辛亥 光复的急先锋,绍兴同仁学 堂成为光复会的秘密革命基 地。绍兴堕民演员参加“绍 兴艺人集训班”,演出抗日 宣传戏,激励民众同仇敌忾 。原籍慈溪的堕民空军少尉 陈怀民驾机参加惨烈的武汉 “四二九”空战,血洒长空。 堕民软弱无力的斗争,虽能 暂时改善其处境,但对其屈 辱的地位并没有丝毫的改变 。 堕民解放经历了一个漫 长而曲折的艰难历程。明初 绍兴设有“禁止再呼堕民碑” ,朱元璋试图解放沦入贱籍 的宋室忠臣子孙,但因无法 操作而陷于失败。而且朱元 璋还将留在江南原作恶多端 的蒙古人,以及与之对抗的 陈友谅部、张士诚部、方国 珍部,包括受胡惟庸案牵连 的人,均贬为堕民。朱棣篡 位后,又罗织“方孝孺案”, 并将忠于建文帝的忠臣后裔 也贬人堕民行列,壮大了堕 民队伍。明代声称欲解放堕 民,又不断将政敌和俘虏贬 为堕民,其解放堕民之举不 过是一句空话。清初雍正应 巡视两浙盐课御史噶尔泰奏 请,颁布堕民除籍令,要求 堕民向地方官府申请改贱为 良,抛弃原先贱业,改业自 新,并严禁地方豪强逼迫堕 民重操旧业,却遭到地方豪 强的反对。中央和地方对除 籍令的解释也莫衷一是,自 相矛盾,引起无尽的纠纷, 相继酿成轰动一时的“堕民 胡楚珩悬匾争斗案”“除籍堕 民毛光宗捐纳功名案”“金华 童生拦阻脱籍堕民科考案”“ 脱籍堕民钱宏业冒滥捐监案 ”。乾隆三十六年,陕西学 政刘墫提出堕民捐考应符合 三个条件:四代以上祖先报 官申请改业;亲友均清白自 守,不再从事贱业;亲党邻 里必须出具甘结。致使清初 自上而下的堕民除籍完全归 于失败。清末宁绍绅士奏请 朝廷创建最早的一批堕民子 弟学校,有宁波育德农工学 堂和绍兴同仁学堂,成为堕 民觉醒的摇篮,开启了堕民 接受教育的先河,敲开堕民 改贱为良的坚冰。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贱 民解放令,首次以法律的形 式,确认包括堕民在内的所 有贱民均享有平等的公民权 利。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 ,也颁布过解放堕民的法令 。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出台有 关解放堕民的地方立法,旨 在改善堕民处境,以提高堕 民地位。地方绅士倡导“文 明结婚”或“集体婚礼”,改 革雇用堕民的陋习;开明主 顾善意劝导堕民改变依附的 生活习惯,争取自己平等的 权利,切勿甘于奴隶的地位 。堕民也兴起捐资办学的热 潮。最大的堕民聚居区三埭 街创办了五所私塾,均招收 堕民子弟入学。堕民续办堕 民子弟学校——同仁学堂颇 见成效,成为超过百人规模 的大型小学。经济实力雄厚 、人口众多的堕民聚居区, 往往自筹资金设立堕民子弟 学校,没有条件单独设立学 校的堕民聚居区,其子弟也 被其他平民学校的师生所接 受。不少堕民子弟接受中等 和高等教育,培养了民国第 一批堕民教育家,第一批堕 民工程师,第一批堕民官员 。由于南京J临时政府旋即 天折,北洋军阀政府混战不 已,孙中山的解放贱民令成 了一纸空文。而国民党政府 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付中国共 产党,特别是抗日战争全面 爆发后,堕民主要聚居的浙 江成为沦陷区,国民政府忙 于对日作战,无暇顾及堕民 解放问题。尽管民国时期的 堕民处境有所改善,但堕民 作为一个贱民阶层,其屈辱 的地位与数百年前一样,并 没有丝毫的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农村堕民被划为贫下中农 ,城市堕民被定为工人阶级 ,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成 为新中国的公民;堕民不得 为官的禁忌被完全打破,成 为基层政权特别是堕民村及 文艺团体的领导;堕民艺人 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十五贯》等剧目,成为 全国人民喜爱的经典;昔日 被人歧视的堕民艺人,成为 受人敬重的“文艺工作者”, 六龄童、七龄童、十三龄童 、麒麟童、周传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