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在喀什当农民(新疆是个好地方)/一带一路大型系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贾永红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我在喀什当农民》是一部非常宁静澄明而又富有生命哲思的有着大境界的大散文。作家以自己的对寂寞的坚守,过滤了功利和世俗,保持内心的干净,文字里仿佛有着一只智慧的蝴蝶飞舞在时间的河流上面,引领读者走进文字的内核,使读者的心灵与外部的世界对接,触摸现实生活,探究生命本真,进而叩问生命的存在。因为静,作家的心灵变得明亮而活跃,心胸变得阔达。那些目光所及的一切都是他的触发点,外面的事物,无论多么渺小琐碎,都能透过现实生活看到生命本真的样子,淡泊而干净。 作者简介 贾永红,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主席。著有中篇小说《青天作补》《迪化谋杀志》;长篇小说《草莽英雄》《悠悠阳关道》;长篇纪实文学《农民机场备忘录》;随笔散文集《流年碎影》;报告文学《足迹》;出版画册1卷。 目录 絮语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拾壹 拾贰 拾叁 拾肆 拾伍 拾陆 拾柒 拾捌 拾玖 贰拾 贰拾壹 贰拾贰 贰拾叁 贰拾肆 贰拾伍 贰拾陆 贰拾柒 贰拾捌 贰拾玖 叁拾 叁拾壹 叁拾贰 叁拾叁 叁拾肆 叁拾伍 叁拾陆 叁拾柒 叁拾捌 叁拾玖 肆拾 肆拾壹 肆拾贰 肆拾叁 肆拾肆 肆拾伍 肆拾陆 肆拾柒 肆拾捌 肆拾玖 伍拾 伍拾壹 伍拾贰 伍拾叁 伍拾肆 伍拾伍 伍拾陆 伍拾柒 伍拾捌 伍拾玖 陆拾 微思录 后记:面朝大地,春暖花开 导语 《我在喀什当农民》它绝对不是小说,从严格意义上讲,也算不上是一部纯散文。是什么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都是作者耳闻目睹了的真实生活,属于从心底涌出来的真诚的文字。 我们的双脚,在这个春天迈向南疆,迈向一望无际的田野。 后记 面朝大地,春暖花开 四年前,我曾在给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 部编辑“访惠聚”丛书的后 记里,用了这样一个相同 的标题。其实,这几个字 出自朦胧诗人海子的一首 诗,应该属于经典名句, 之后,很多人就拿来引用 。但都是原题照搬。“面 朝大海,春暖花开”,这 么引用也没有什么不妥。 去南疆驻村,深入基层, 人民群众不就是一片汪洋 大海吗?但我总以为,我 是要去田野、去村庄,应 是去与大地同呼吸,这么 想,我就改作“面朝大地” 了。 丙申年初春,寒冷的 日子尚未退却,而蛰伏在 泥土里那些众多微小的生 命,正等待着春回大地时 被唤醒。这个时候,我所 处的乌鲁木齐,远近处仍 有积雪在渐渐地融化。毕 竟是春天了,泥土就是泥 土,它有着本来的颜色, 君不见大地的舌苔上正涌 动着生命的话语,那些生 长在大地上的植物也都在 悄悄地向世界发出复苏的 声音。这不足为奇,因为 有声音也是人之本源的需 求。 庆幸的是,在我人生 即将下马歇鞍之时,还能 有机会去南疆一个名叫曲 云其的维吾尔族村庄寻根 。之前,也不是没有机会 ,在自治区党委开展“访 惠聚”之初,我就毫不犹 豫地向厅党组报了名,然 而在等待出发时,时任自 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的王 绍宁同志却邀请我参加一 本书的撰稿。记得厅党组 书记把我找去,告诉我, 你有一个特殊任务要完成 ,到南疆驻村的事儿,肯 定是不能去了,待有机会 再作安排吧!这么一等竟 是两年。 感谢2016,机缘真的 就这么来了! “面朝大地,春暖花开 。”现在,一切与土地相 关的事宜,就真真切切地 在不远处向我、向我们发 出召唤。泥土在我们之外 ,耸立;泥土也在我们内 心,沉淀。我们的双脚, 在这个春天迈向南疆,迈 向一望无际的田野。而于 我个人来说,我只是十万 大军中间的一员,我注定 要用我的文字来抒写关于 土地和村庄的事物,让文 字凝结无数人的足迹与大 地成为一种鲜有的力量。 感谢农业厅党组给了 我一次聆听大地声音的机 会! 踏进曲云其村,我就 情不自禁了,人徜徉在曾 经熟悉的乡村。似乎还能 闻到泥土刚翻过的那样一 种独特的清香,而这种感 受,大概只有在村庄生活 过的人才会有。大约一个 月之后,新华社《新华观 察》杂志主编约我写稿, 我就写了关于曲云其村的 第一篇文字——《曲云其 的春天》,杂志刊出后, 我和总编说还想在接下来 的日子续写《曲云其的夏 天》《曲云其的秋天》, 总之,一个季度出一篇, 皆是关于我在乡村中一些 季节的观察和感悟,但在 写完夏天的故事之后,我 却改变了最初的想法,主 要是不想为了做文章而去 写,而是要把乡村生活的 点点滴滴,用真情实感, 尽量记录下来,写一部长 篇纪实性文字。然后,让 乡村一些感动人的故事, 去鼓舞人,带动人。我有 理由相信,这些面向泥土 的零零碎碎的文字,无疑 皆会因其纯朴和真诚,而 叫人着迷,而振奋人心! 以至于使我从那一刻起, 竟不能自己了,除了吃饭 和睡觉,我几乎把自己的 全部身心和精力都投入其 中了。 我要说明的是,《我 在喀什当农民》它绝对不 是小说,从严格意义上讲 ,也算不上是一部纯散文 。是什么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我耳 闻目睹了的真实生活,属 于从心底涌出来的真诚的 文字。我不在意它算否文 学,但我坚持文字的内在 意蕴、情感,以及语言的 运用,相信它能够达到与 文学同等的品位。有鉴于 此,我敢保证《我在喀什 当农民》这部长篇纪实散 文的文字里,完全是我自 己的真情实感。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 珠而川媚,人性中最本真 的东西,是文字焕发光彩 的源头活水。现在很多所 谓的文学创作,实际上是 受到了污染。人事丛脞, 人生多故,兴衰荣辱,转 烛盛衰,使人戴上了厚重 的人格面具,写文章成了 写面具。说到底,这实则 是文字的异化,也是文字 的一种悲哀。所以,在《 我在喀什当农民》这部长 篇纪实里,我必须尽力剔 除以上种种,在记录乡村 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字过程 中,我也选编了部分篇章 刊在微旬刊《大文坊》里 ,出刊后亦被国内一些文 学期刊选载,而且影响深 远,引起广泛关注,阅读 量累计数以万计。 我以为,这些不像文 学的文字之所以能广受读 者欢迎,至少说明了文字 的真诚和真实,说明了它 的脱俗和清新,起码它表 达了笔者对读者情感的自 然和真挚。我想,这所有 的努力都是为了和那些“ 伪文学”来区隔的。而篇 中的记事或记人、记趣或 记情,无不表达了我们驻 村干部的真心实意,那一 丝丝一缕缕的关爱,蕴含 了驻村干部人性的美好和 爱的温润。不虚伪,不作 秀,心态阳光,真诚坦率 。这种坦率和真诚,都是 心田中汩汩流出的情愫, 自然真切,委婉动人。老 实说,这种没有人格面具 的书写,就是我笔记我心 的写作态度,贯通在整本 书中,成为《我在喀什当 农民》的一个重要特点。 实际上文字情感的真切也 罢,思想也罢,并不能穷 尽文字之妙。如果注意发 掘生活中饶富情趣 精彩页 总算是到家了——南疆喀什我的新家。 如果,你愿意和我这个农民了解一些关于农民的事情,请记下我的新居地址: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萨依巴格乡曲云其村,或者就按村庄的习称萨依巴格乡12大队。 现在,我分上了属于我的房间。它就在村委会的后院,我的左邻右舍和我一样,都是这个村庄新来的居民,从东至西,依次是我——贾永红(汉族)、努尔默罕默德·祖农(维吾尔族,驻村工作队队长,以下简称努尔)、艾布拉江(维吾尔族)、邱建民(汉族,工作队副队长)、王骞(汉族)、邓康处(汉族)。 努尔队长站在走廊对大伙儿说:“房子分给大家了,今天就不安排别的活儿了,大家就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间吧!唯一的要求是,你们要让自己的这间屋子看着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住起来舒舒坦坦,拥有一个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队长话落,大伙各自进入自己的新居。 我亦是,扫灰,抹桌,拖地,摆家具。先给简易书柜、钢丝床、热水器、电脑桌定位;再铺床垫,贴壁纸,挂窗帘,套被子和枕头。喔,还有一把足够雅致的竹藤椅。 自己动手,规整杂物,量力而行地弄一阵,让屋子变个样。虽累,但心里舒坦。 活着这件事儿,说到底,大多数时候是要给自己看的。别人看得见什么?!别人大概只能看见面上的光鲜亮丽,里子才是自己的。这叫实在。 我是个不大讲究的人,不喜欢华而不实摆样子。从乌鲁木齐来时所带物件儿,都是觉得能用就成。不夸张,不做作,不标新立异。现在,就用简易书柜收拢下带来的书刊,它们才是我的尊客,所以必须要给它们安个家,也算没有辜负和它们相聚二场的缘分。好在,窗前有树,不止一棵,院里还有花草,蓬勃一隅春色。屋里屋外,简洁干净。 房子不大,一人独居。这样,人和屋子仿佛才在一处。我不喜欢房子的空和阔大,在人周围流荡。人处其中,免不了空寂。而安静深广,恰似人生底色。现在,自我欣赏,咋看都觉得好。 其实,房子和人心一样,不能堆放太多东西,须是简朴点好。多了,就会觉得拥挤,拥挤总是不好的一件事儿——它会让人心里压抑。想想啊!人,不过世上闲走一遭,又何苦要那么多行李? 歇着的时候,翻几页书,给心灵一点给养。 走进曲云其,走进这个以维吾尔人组成的村庄,我的双目总是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我试图在搜寻曾经的体验,我知道这儿不是我的故乡商洛,更不会是生养了我的那个老君殿贾寨村。但我固执地认为,村庄与村庄都应该是一样的,以至于我们脚下的土地根本不会有质的区别。但凡村庄,从来对人没有设防。正如一条路,人走过都会留有痕迹,鞋子粘的都是一样的泥土。 城里个别无知的人,总会对乡下人说你们农村如何如何,岂不知他们的祖先也是从某个村庄走出去的。所以,我始终认为,村庄就是我们的列祖列宗给后辈们编织的摇篮,谁也不可以轻蔑它!我们的血脉里都流淌着它的血液,保存有它的生命密码。 在曲云其村,我全身松散,没有陶公“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我无法平静、自在,伏在我离开多年而让我亲近、心头灼热的村庄。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那种与土地、村庄的亲近,一种百求不得的愉悦便在心里油然而生。我在想,乡村、土地,此乃我们的万生之母啊!虽说她子孙满堂,但却永远不会衰老;而她的乳汁总是源源不断地流淌着,并汇集成河,滋润了在她腹背上生息的万千生灵。 在曲云其,在这儿,我和所有的维吾尔族老乡一样,将得到所需的全部。此时此刻,我突然悟到一个人长大了,不管他如何信誓旦旦,任他东奔西突,他依然永远也越不过这片土地,谁也离不开村庄,是土地连接了人的血脉,人的整个世界其实都是从土地上生长并延伸出来的。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