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情思追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孙玉桂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散文和诗的合集。分为札记篇、游记篇、亲情篇、花卉篇等,其中包含了《母亲节感言》《遐思》等讲述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牵牛花》《玉兰》《荷香》等表达了对花卉的喜爱。语言优美,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孙玉桂,字羡儒,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李各庄村人。文学爱好者,有部分散文、诗歌发表在《稻香湖》等报刊。
目录
序一赵国培
序二孙洁
札记篇
母亲节感言
札记
七夕思母
秋感
父亲·我·银杏树
辞旧迎新
四季
悼兄文
游览篇
家乡的小河
秋天的味道
黄果树瀑布游记
美丽的荔波,神奇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
苏梅岛之旅
锡惠春早
天津之行
红色之旅
水乡秋韵
镇江行
长滩岛印象
古城台儿庄
滇之旅
寻雪
赶春
重返宽沟
我的家乡
日本行
再游桂林
寻根之旅
围场塞罕坝
草原上的那些花儿
江南的秋
鹭岛行
洛阳桥
故乡原风景
诗词·亲情篇
思亲
长相思
想念妈妈
祖宅情思
梦双亲
二十九年结婚纪念日
遐思
清明回乡扫祭
孙女出生
外孙出生
二哥的小菜园
诗词·游记篇
刺猬河晨练观景
三联峰
独游千灵山
端午重游蓬莱
与友携手登三联峰
游长阳公园
登上方山
打油诗
密云青菁顶
滨河公园晨练
好友家度周末
十渡垂钓
独登千灵山记
观云南石林
石林记
甲米游记
和大哥春游陶然亭
泰国热带雨林
赵州桥
游览白石山有感
蒙古草原
游花台记
密云古北水镇
海南归来
西湖十景
长沟长走
东湖港
登狼牙山凭吊五壮士
静升王家大院
绵山
深山避暑二则
北戴河
家乡小河
易水随想
赴太原访友
水墨周庄
登山
北固山怀古
花城
游陶然亭
运河公园
武汉印象
呼和浩特印象
登昆明西山观滇池
西双版纳
山溪
晋祠
小住晋祠宾馆
秋山
小五台山
云山
太行山
美丽海南
诗词·花卉篇
咏玉兰
山桃花
赏荷花
咏荷
牵牛花
月季
梅兰竹菊
芍药
茼蒿
海棠
丁香
风荷
郁金香
并蒂莲
晨光荷趣
浮萍
醉花香
郁金香
牵牛花
玉兰
曹州牡丹
樱花
海棠
荷香
诗词·生活感悟篇
心迹·四季
春日有感
春雪
立夏感怀
又见荷开
落叶残荷

秋日游园有感
初秋
秋月夜
秋雨
秋韵
咏秋
醉秋
小雪时节

雾凇
元旦快乐
跨年
岁末
拜大年
2015年春节
元宵节
元宵
二月二龙抬头
端午悼屈原
七夕
下元节
中秋
晨练有感
听香月下
咏蝉
落叶
枯枝
50周岁生日
诗友会题诗
诗友会后感言
游滨河公园有感
乡情
失意时节自勉
题画
静思
刘大勇提
羡儒和
泳坛赞


感慨
为大正师骑行宝岛台湾作
抒怀
阅兵仪式有感二则
怀柔农家小院记
听雨
踏雪寻梅
叹屈子
史话
品茶
乡愁
雨巷
东湖港
晚霞
酒后
与友相聚
酒醉独行
赞女排
品茶二则
思悟
小年
金鸡拜年
清明踏青
观《人民的名义》有感
晨趣
雨夜酒后自嘲
玉露·晨阳
贺大哥新书出版
北京的蓝天
童心未泯
贺港珠澳大桥
金庸先生仙逝
半百人生

辞旧迎新
除夕·守岁
花朝节
梁山感怀
偷闲
赋闲
晚霞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国家公祭日
峨眉山雀舌
武汉加油
送瘟神
偷得浮生半日闲
归隐
洋槐花开
病中记
问月
追忆
怀思
中秋月
寄情山水
和汪师
和永年弟
与友游千灵山感
无题
峨眉山的冰杜鹃
细雨
回顾2015年
古桥遐思
琉璃河古桥
爽约的雪
诗词·节气篇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诗词·辞赋篇
踏莎行
水调歌头·咏怀
晨曲
鹊桥仙·银婚塞上
愁无绪
踏莎行·七七事变



田园

临江仙·望月
临江仙·月夜
感怀
浣溪沙
清平乐·春花
看海
采桑子·重阳
蝶恋花
南乡子·登太行
难得糊涂
清平乐
踏莎行·元阳梯田
青玉案·立春
临江仙·望海
永遇乐·五十三诞
西江月·三十一年婚庆
浪淘沙令·支架
西江月·逍遥楼
西江月·清明
蝶恋花·伤春
清平乐·乱花浅草
鹧鸪天·冬至
序言
面前是一部厚厚的书稿
,足足有200多页。书名《
情思追忆》。
我没有见过作者本人,
而且我永远也见不到他了。
但我对他——金融从业者、
业余诗人孙玉桂老师,并不
陌生。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
说,我很熟悉他。因为近几
年里,我读了他不少诗篇,
并从中挑选了若干首,分为
几次发表于北京市海淀区文
联主办的《稻香湖》诗刊。
说来惭愧,这本很有渊源、
很有故事的诗刊,我作为责
任编辑,操持了好几个年头
了。
孙玉桂老师的诗作,我
很喜欢:主题健康向上、正
气阳光,诗风平易大气、行
云流水,诗句凝练质朴、平
易感人。这一切,深深打动
了我,也打动了不少读者。
我深信,待这本诗文集面世
后,还会打动更多的人。
我从他女儿口中得知:
他年富力强,正当一个人如
日中天、大展宏图的最好年
华。我常想,就是在这样工
作、生活两副重担一肩挑,
岗位、家庭两不误的忙忙碌
碌、辛辛苦苦之中,还忙里
偷闲、苦中作乐地写下了这
么多诗篇,等到年过花甲、
正式退休之后,负担减轻了
,一身轻松了,会有更多的
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挚爱的
文学创作当中,该会赢得多
大的丰收、多大的喜悦啊。
这是多么遗憾、痛心的
事啊!就在今年大年初一,
也就是农历春节的第一天,
这个阖家团圆、举国欢庆的
日子里,万恶的突发疾病,
生生夺走了他依然活力四射
、朝气蓬勃的生命!年仅55
岁啊,在当今日益明显的老
龄化社会中,是多么年轻啊

上天不公!
他的女儿——我的前同事
,一位敬业、活泼、美丽的
新闻记者,忍着巨大悲痛,
收集整理了父亲的大量诗文
,编选了这部书稿,既用于
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也寄
托自己及所有亲人、朋友对
逝者的无尽思念。我想,玉
桂老师可以含笑九泉:有女
如此,为父何求!
孙洁同志嘱我作序,悲
痛、惋惜之中,写下以上文
字。我想对玉桂老师说:在
您生前,我们素未谋面,但
有文字之交,可谓文朋诗友
。如今,您已远去,但有这
部诗文集存在,更使我们成
了永远的朋友、永久的知音

2021年3月1日
忍痛于海淀皂君庙
导语
本书中札记篇和游记篇记录了作者的所思所想和所游所感,诗词分为亲情、花卉、感悟等主题,记录了作者对亲人真挚的感情,展示了作者日常思想的火花,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等,文笔流畅,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精彩页
札记

自入伏以来,我因畏暑热,一直没有晨练。今晨早起,我感觉天气十分凉爽,遂去锻炼。我走出楼道来到街上,阵阵凉风袭来,好似深秋一般,顿觉神清气爽,好不惬意!
晨练后,我归家洗漱、吃饭,未觉异常。正点上班,忽困意大发,双眼迷离。而后眼中闪烁如亮灯钨丝般光圈,我心中暗道:不好,可能感冒了。
小憩一会儿,我的眼不再花。感身体之脆弱,禁不得热,受不得凉。莫非纸糊乎?聊以为记。

我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因天气热,懒得开伙。与妻子商量,步行去离家1千米的炖牛肉小馆就餐。为免打扰,故意不带手机,并与妻子说好餐后直接去滨河公园遛弯儿。
一切按计划进行。快吃完时,我们偶遇了原来单位的两位老同事,难免寒暄问候。吃过饭,我们告别同事,前往公园。两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家,见手机中几个未接电话,都是在餐馆遇到的朋友打来的。我心想,他准是喝多了!于是给他回电,他告诉我我把一对文玩核桃丢在餐馆了,出去追我没有追到,打电话也不接。哈哈,看来不带手机会闹故事的,用老眼光看人更不对。
七夕思母
我的脑海里好多动人的传说故事,都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二十四孝……当然少不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今天,又是七夕了。我伫立窗前,凝望青空,勾起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一幅场景,浮现眼前:葫芦架下,母亲坐在板凳上,摇着芭蕉扇,驱赶着蚊子。我趴在母亲的膝盖上,听她娓娓道来,织女如何自嫁牛郎,王母娘娘如何狠心棒打鸳鸯,用金簪划出一道银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每到七夕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聚一次。
母亲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年轻时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母亲上过识字班,学习过裁剪缝纫,经历过太多的事故变迁,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20世纪50年代,母亲来到农村老家,生活的艰辛坎坷,我不想多说。
母亲性情刚烈,疾恶如仇,用俗话说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管什么人,只要有错误,就当面驳斥对方。尤其是村里的大小干部,别人不敢说,她敢说。但母亲心地善良,古道热肠,体恤乡邻,济贫扶弱,在乡里有很高的威望。
母亲酷爱洁净,当年农村都是用煤火炉子,难免灰土狼烟。但我家总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母亲每天用水冲刷多遍青石板地,钱柜、条几、瓷器、桌椅,擦拭得都包了浆,锃光瓦亮。每天她不知要打扫多少次院子。
母亲绝对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巧手能人,是全村唯一一位会裁剪、懂缝纫技术的高手。她凭借一台从城里带回的缝纫机,为上下连村的很多大人和小孩做过衣服。乡亲们拿来布料,母亲量体、画样儿、裁剪、缝纫。尤其是逢年过节,家家都要添置新衣服。为了让大家在节日里穿上新衣,母亲常常夜以继日地赶活儿。20世纪70年代之前家乡还没通电,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踩着缝纫机,一千就干到天亮。当时加工一条裤子两角钱,一件上衣五角钱。遇上贫苦的乡邻,母亲不仅不收钱,还要贴上兜布和线,感动得他们眼含热泪,许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当时全家八口人,父亲每月的工资三四十兀.钱,除父亲外没有壮劳力,如果没有母亲的这门手艺和持家有道,真不知能否熬过那艰难的岁月。
母亲做的饭菜出奇地好吃,当年农村主要以粗粮(玉米、红薯)为主。大部分家庭每天糁子粥、窝窝头、贴饼子老三样儿,吃得我的那些伙伴不胜其烦。但同样的粗粮放在母亲手里,粗粮细做,花样百变。再配合父亲每月的十几斤白面,摇球儿、板儿条、丝糕、发糕、枣糕,使让人生厌的玉米面变成了人间美味。炒菜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是野菜、瓜尖儿、瓜花、白薯叶儿,在母亲手里也能做得色香味俱全。母亲的烹饪技术真是一流的。
夜深了,妻子已沉睡入梦,我收回思绪,祈祷母亲在天国安息。带着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我睡了。
P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5: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