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早期共产党人在武昌/人物系列/武昌历史文化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李良明//丁言模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了黄负生、施洋、刘子通、张太雷、林育南、恽代英、陈独秀、陈潭秋、董必武等早期共产党人,详细介绍了他们于1919~1927年期间在武昌所从事的革命斗争工作以及他们的英勇事迹,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响应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作者简介
李良明,男,湖北孝感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遗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
目录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
中共武汉早期党组织的发起者——董必武
一至五届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
“真正的布尔什维克”——陈潭秋
“不投降环境的人”——黄负生
“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
中共湖北省委首位书记——张太雷
中国工人和青年运动先驱——林育南
“劳工律师”——施洋
中华大学教授——刘子通
后记
序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
泉。”一个城市的生命和灵
魂,来自深厚的历史底蕴与
坚实的文化内核;一个城市
的品位和底气,离不开强大
的文化自信与不竭的创新动
力。挖掘历史资源、激活文
化基因,事关精神命脉的传
承,事关城市的永续发展。
有着近一千八百年建城
史的武昌,历史悠久,文脉
绵长。在这里,一座古城,
风韵悠然,阔步前行,穿越
千年沧桑;一处名楼,文人
墨客,成集诗赋,各领绝代
风骚;一件大事,辛亥首义
,敢为人先,改变中国历史
;无数英豪,指点江山,前
仆后继,浴血谱写辉煌。因
为有了历史和文化的充分滋
养,武昌始终生机勃勃、活
力无限,为荆楚文化在中华
文明总谱系中留下独特的基
因和符号提供了丰富的给养
。这片有着绚烂历史和强烈
魅力的土地,一直等待着我
们去发现、去感受、去领略
、去彰显。
正因如此,我们有优势
、有情怀,更有责任、有义
务弘扬武昌的优秀历史文化
,把武昌故事讲好,把武昌
自信提升好,把武昌力量凝
聚好。与其他展示武昌历史
文化的论著不同,这套丛书
全面系统梳理了多年散落在
民间、口口相传的武昌老故
事,通过精心的考证,深入
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适
应时代发展进行继承和创新
,凸显出武昌发展的个性和
魅力——从这个层面上讲,
这套丛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
出了文史资料的价值,它是
武昌文脉的复现,为活化武
昌文化遗产、树立武昌城市
精神、提振市民精气神将作
出独有的贡献。
丛书立足武昌历史根脉
,突出武昌文化核心元素,
在时间上自公元223年孙权
建筑夏口城起至20世纪60
年代,在空间上以武昌区现
在的行政区划为主,分为“
综合”“武昌人物”“武昌风物
”“武昌景物”“武昌文物”和
插画版“武昌指南”六个系列
,将为武昌发展作出重大贡
献的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
程的重大事件与武昌地域特
色文化相结合,用群众喜闻
乐见的语言讲历史故事、叙
文化传统、说武昌古今。本
书内容上具备理论高度、学
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形式上
明白晓畅,通俗易懂,能够
激起读者情感共鸣,兼具历
史性、时代性、知识性、可
读性与权威性,可谓宣传推
介武昌的集大成之作。
今天,武昌的经济体量
已进入“千亿级”时代,站在
新的起点,文化软实力正是
提升我们综合竞争力和可持
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习
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
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
的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城
区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
征程上,我们更要“以古人
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更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
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
审美风范。愿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努力,让传统文化与
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让个体
情感与集体情感同频共振,
为新时代武昌的改革创新发
展注入每一个人的家国情怀

为策划、编纂和出版这
套丛书,一大批专家学者以
及许多市区老领导、政协委
员都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为
丛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在此,由衷感谢他们为
发展、延续武昌历史文化付
出的巨大心血!
刘洁
2018年12月
导语
武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发源地之一,毛泽东、恽代英、董必武等中国共产党人于1919~1927年期间都在武昌留下过足迹,从事革命斗争工作。他们在恶劣环境下不怕牺牲,为改变中国命运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
本书主要讲述了他们这一时期在武昌的革命斗争经历。
本书可谓宣传推介武昌的集大成之作。
后记
笔者学习和研究早期共
产党人在武昌,始于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迎来“科学的春天”之时。翌
年是五四运动60周年,刚刚
恢复不久的湖北省社科联向
笔者所在单位华中师范学院
(现华中师范大学)下达了
“五四运动在武汉”课题研究
任务。古堡教授、陶恺教授
接受任务后,联合武汉地区
其他高校的中共党史教师,
成立了写作专班,指定笔者
为执笔人。在完成这个课题
的过程中,笔者便被董必武
、陈潭秋、恽代英、林育南
、黄负生、刘子通、施洋等
早期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和
革命情操深深感动。他们这
批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共
产主义知识分子,为了探索
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五四前
后,刻苦学习、认真研究马
克思主义和各种社会主义新
思想,虽然曾经一度受到教
育救国、无政府主义、新村
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思想
的影响,但最终通过实践后
,不约而同都选定了马克思
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
自己的终生信仰,从来没有
动摇过。
其时,他们的家庭经济
条件都不错,有的甚至还比
较富裕,个人又才华横溢,
学历和社会地位也比较高。
凭他们个人的才智和能力,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个人和自
己家庭的幸福,小日子将会
过得很滋润、很幸福。但是
,他们初心既定,便时刻牢
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舍小
家,为大家,为国家,他们
舍弃了自己的幸福,舍弃了
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了自
己的生命。这是何等的光彩
照人!任何一个有正义感、
有良知的公民,只要走近他
们,就不能不被感动,不能
不肃然起敬。从那时起,笔
者便有意识地将早期共产党
人的生平史事及思想作为自
己研究的方向之一。40年矢
志不渝,坚持不懈,笔者积
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也取
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因此,
当武汉出版社约笔者编著本
书时,尽管笔者手头科研任
务较重,且年事已高,还是
欣然接受。
活跃在武昌的早期共产
党人较多,根据编委会的要
求,笔者仅选择了与武昌联
系最紧密且影响较大的毛泽
东、董必武、陈独秀、陈潭
秋、黄负生、恽代英、张太
雷、林育南、施洋、刘子通
10位早期共产党人,着重写
他们1919—1927年在武昌
的革命活动,目录编排以人
物重要性为序。他们当中,
既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
缔造者,也有忘我为党工作
、因劳成疾过早去世者,更
有英勇牺牲在战斗前线和敌
人监狱的坚强战士。他们在
武昌的理论与实践,是他们
光辉一生中的重要人生阶段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
神财富。
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
必须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
做到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只有这样,才能留下信史。
本书各篇,都是根据一手资
料编写而成的,即使某些相
关情节的描写,也是有据可
查的。这正是笔者一贯坚持
对历史真诚的科学追求和维
护历史真实的科学态度使然

今年是伟大、光荣、正
确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
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
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
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
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
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
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
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本书10位在武昌的早期
共产党人,他们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为了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中国
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中国
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的伟大成就。他们以“为
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
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
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
恢宏的史诗,生动地展现了
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
。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
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们的
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人民心
中。
作家丁言模先生是研究
张太雷和瞿秋白的著名专家
,也是我的好朋友。《中共
湖北首位省委书记——张太
雷》为他所赐,为本书增色
很多。
武汉出版社朱向梅社长
、邹德清总编辑和城市文化
出版中心主任胡新精心策划
,亲自到学校向笔者约稿。
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好朋友
田子渝教授、李婉霞研究员
给予了热情鼓励和帮助。中
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领导大力
支持笔者写作本书。中央党
史和文献研究室第七研究部
的专家认真审阅了本书稿,
认为“书稿政治导向正确,
重大史实准确”。责任编辑
杨振编辑本书,字斟句酌,
竭尽心力。在此一并表示衷
心感谢。
本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
点项目“恽代英年著长编”的
阶段性成果。谨以此书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李良明
2021年8月31日于武昌桂
子山
精彩页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在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1924年、1926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1927年中共召开的“八七”紧急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工农革命军。1930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总前委书记。1931年先后任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自党的七届一中全会后,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体系,即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成功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指引我国迅速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定和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随后,毛泽东又率领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毛贻昌,字顺生,读过两年私塾,原本是贫苦农民,为人精明,后来在种田之余,兼做贩运谷米生意,生活逐步富裕起来,成了富农。母亲文素勤(文七妹),和善好施,勤俭持家,对毛泽东的影响很大。
毛泽东与武昌的缘分,是在五四时期建立起来的。早在1918年8月16日,毛泽东赴北京筹备湖南留法青年勤工俭学时便途经武昌。
虽然这次没在武昌停留,但是毛泽东对以恽代英为代表的湖北进步青年还是熟悉和敬佩的。1918年4月,毛泽东等在湖南长沙创办了新民学会。这是五四时期在全国最有影响的爱国进步团体之一。在这之前的1917年10月,恽代英等在武昌创办了类似性质的团体互助社。
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曾回忆道:
1917年(应为1918年——笔者),我和其他几位朋友一道,成立新民学会。学会有七八十名会员,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了中国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史上的有名人物……大约就在这个时候,湖北成立了另外一个团体,叫互助社,同新民学会性质相近。它的许多社员后来也成了共产党人。其中有它的领袖恽代英,在反革命政变中被蒋介石杀害。 一年后,毛泽东来到武昌,那是1919年岁末。他先住在汉口明德学校,后一直住在利群书社。
一天下午,武昌横街头胡林翼路18号,林育南和同伴们正在这里忙活。他们把一排排新书架整整齐齐沿墙壁一字排开,将书架上的灰尘擦得干干净净。原来前几天,这家房主的媳妇难产而死,房主怕闹鬼,另迁他宅,将这栋一楼一底的房子便宜出租。正在筹建利群书社的恽代英、林育南,不怕鬼,不信邪,靠着恽代英伯父捐资的20元和他们先前创办的书报贩卖部赢利的35串钱,租下了这栋房子,楼底作为利群书社店铺,楼上用作他们的寝室和会客室。
突然,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持雨伞、肩挎包裹的青年走了进来,操着湖南口音,向正在搬书架的林育南问道:“请问,恽先生在这里吗?”
林育南放下书架,抬头一看,只见这位青年身材魁梧,国字脸,面带微笑,双眼皮下一双睿智的大眼炯炯有神。
“听口音,先生是湖南人,打从长沙来吧?”林育南没有直接回答客人的提问,热情地反问一句。
“是呵,下车好一阵子了,找得好苦的呢!”
“湖南人,从长沙来,”林育南心想,“代英在长沙的朋友,只有毛泽东,莫非来人正是?”但他不敢贸然肯定,便以探询的口气又问道:
“你是?”
“我是毛泽东,恽先生的朋友!”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