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Oracle 19c for Windows 10为实践平台,以“学生课程”数据库、“员工一部门”数据库和“用户一招聘信息”数据库为实践案例,重点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设计与实现方法,对传统的数据库理论进行了精炼,保留了核心与实用部分,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用丰富的图解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全书共8章,分别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绪论、关系运算理论、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规范化理论与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并发控制、数据库应用的综合案例等。 本书内容循序渐进、取舍合理、深入浅出、概念清晰、注重实用,每一章均给出大量实例并进行解释说明,在各章的最后还配有课后习题和上机实验练习。同时,对重要的知识点和实践操作内容还制作了相关讲解的微视频(全书共提供37个知识点,500分钟的微视频讲解)。 为方便读者学习和教师授课,本书还提供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综合案例的实践代码、上机实验练习参考答案、作业系统平台,方便教师教学和读者自学自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系统绪论 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1 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 1.1.2 数据库 1.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1.1.4 数据库系统 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1.2.1 人工管理阶段 1.2.2 文件系统管理阶段 1.2.3 数据库管理阶段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 1.3.1 数据库系统内部的体系结构 1.3.2 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 1.4 数据模型 1.4.1 数据模型的概念 1.4.2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4.3 概念模型 1.4.4 常用的数据模型 1.5 本章小结 1.6 课后习题 第2章 关系运算理论 2.1 关系数据结构 2.1.1 关系的定义 2.1.2 关系的性质 2.1.3 关系模式 2.1.4 关系数据库 2.2 关系数据操作 2.2.1 关系的基本操作 2.2.2 关系操作的特点 2.2.3 关系数据语言 2.3 关系的完整性 2.3.1 实体完整性 2.3.2 参照完整性 2.3.3 用户定义完整性 2.4 传统的集合运算 2.4.1 并运算 2.4.2 差运算 2.4.3 交运算 2.4.4 广义笛卡儿积 2.5 专门的关系运算 2.5.1 选择运算 2.5.2 投影运算 2.5.3 连接运算 2.5.4 除运算 2.6 综合实例 2.7 本章小结 2.8 课后习题 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3.1 SQL概述 3.1.1 SQL简介 3.1.2 SQL发展历程及标准化 3.1.3 SQL特点 3.2 数据定义 3.2.1 基本数据类型 3.2.2 约束条件 3.2.3 基本表的定义 3.2.4 基本表的修改 3.2.5 基本表的删除 3.2.6 索引的定义和删除 3.3 数据查询 3.3.1 SELECT语句格式 3.3.2 单表无条件查询 3.3.3 单表有条件查询 3.3.4 聚集函数 3.3.5 分组查询和排序查询 3.3.6 连接查询 3.3.7 嵌套查询 3.3.8 集合查询 3.4 数据操纵 3.4.1 插入数据 3.4.2 修改数据 3.4.3 删除数据 3.5 视图 3.5.1 定义视图 3.5.2 查询视图 3.5.3 操纵视图 3.5.4 删除视图 3.5.5 视图的优点 3.6 实验 3.6.1 实验1SQL*PLUS常用命令练习 3.6.2 实验2数据定义语言 3.6.3 实验3数据操纵语言 3.6.4 实验4单表查询 3.6.5 实验5多表连接查询和集合查询 3.6.6 实验6嵌套查询 3.6.7 实验7视图 3.7 本章小结 3.8 课后习题 第4章 规范化理论和数据库设计 4.1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1.1 问题引入 4.1.2 函数依赖 4.1.3 范式 4.2 数据库设计概述 4.3 系统规划阶段 4.3.1 系统规划的任务 4.3.2 系统规划的成果 4.4 需求分析阶段 4.4.1 需求分析的任务 4.4.2 需求分析的步骤 4.4.3 需求分析的调查方法 4.4.4 数据流图 4.4.5 数据字典 4.5 概念结构设计 4.5.1 概念结构设计方法 4.5.2 ER设计方法的介绍 4.5.3 局部概念结构设计 4.5.4 全局概念结构设计 4.6 逻辑结构设计 4.6.1 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 4.6.2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原则 4.6.3 数据模型的优化 4.7 物理结构设计 4.7.1 确定物理结构 4.7.2 评价物理结构 4.8 数据库的实施 4.9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4.10 本章小结 4.11 课后习题 第5章 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 5.1 数据库安全性概述 5.1.1 安全控制模型 5.1.2 安全层次简介 5.1.3 安全标准简介 5.2 Oracle的安全机制 5.2.1 用户管理 5.2.2 权限管理 5.2.3 角色管理 5.2.4 视图机制 5.2.5 审计 5.2.6 数据加密 5.3 数据库完整性控制 5.3.1 完整性基本含义 5.3.2 完整性约束条件 5.3.3 完整性控制机制 5.4 实验 5.4.1 实验1用户管理 5.4.2 实验2权限管理 5.4.3 实验3角色管理 5.5 本章小结 5.6 课后习题 第6章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6.1 事务 6.1.1 事务的定义 6.1.2 事务的特性 6.1.3 事务控制语句 6.2 数据库的恢复技术 6.2.1 故障的种类 6.2.2 恢复的实现技术 6.2.3 恢复策略 6.3 Oracle数据库的备份 6.3.1 物理备份 6.3.2 逻辑备份 6.4 Oracle数据库的恢复 6.4.1 物理恢复 6.4.2 逻辑恢复 6.5 实验 6.5.1 实验1数据库的备份 6.5.2 实验2数据库的恢复 6.6 本章小结 6.7 课后习题 第7章 数据库并发控制 7.1 并发控制概述 7.1.1 丢失修改问题 7.1.2 不可重复读问题 7.1.3 读“脏”数据问题 7.2 封锁 7.3 封锁协议 7.3.1 一级封锁协议 7.3.2 二级封锁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