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系列精心遴选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涵盖了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配以童趣十足的精美插图,循序渐进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塑造人格。 黄帝用了哪些法宝,打败了勇猛凶悍的蚩尤?共工为什么要撞倒不周山?人们为什么要尊称炎帝为神农?…… 本书选取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29篇古代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和神话人物形象,都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神话故事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孩子们通过阅读这些精彩的神话故事,可以亲近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锻炼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 余祖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工作。已出版《古罗马神话故事》《欧洲经典神话故事》等作品。 目录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补天 黄帝大战蚩尤 共工怒触不周山 燧人氏钻木取火 尊炎帝为神农 精卫填海 祝融的故事 羿射九日 太阳神 夸父追日 雷神的儿子伏羲 刑天断首 帝俊 后稷的诞生 尧的传说 舜的故事 鲧和禹治理洪水 杜宇化鹃 姜太公钓鱼 王子乔骑鹤升仙 仙山的传说 河神巨灵 伯益知鸟兽 吴刚月宫伐桂 伶伦作乐律 孔甲养龙 周穆王八骏游昆仑 沉香救母 序言 说起思维导图(Mind Mapping),要从我的老师 东尼·博赞(Tony Buzan) 先生开始说起。英国人东尼 ·博赞先生是思维导图的发 明人,他被全世界的学生称 为“世界记忆之父”和“记忆 大师”,他也是世界记忆锦 标赛的创始人。如今全世界 有超过三亿人在使用思维导 图进行工作和学习,它简单 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的 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结合 的方式,把我们大脑中的想 法表现出来,帮助我们梳理 总结事物的逻辑关系,帮助 我们发散思维,整理分析, 有效记忆。思维导图在世界 各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新 加坡教育部将思维导图列为 小学必修科目,世界500强 企业也在运用思维导图工作 。 思维图(Thinking Map )是戴维·海耶尔(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开发 的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 ,是用来构建知识系统、发 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 种可视化工具,共有八种类 型,是美国幼儿园和小学生 必须掌握的“学习工 具”(Tools for Learning) 。在学校,老师都会用思维 图开展工作,也会教导学生 如何使用这个视觉工具厘清 思考的步骤,完善自己的学 习。 一般来说,思维图主要 包括八种图,分别是: 1.Circle Map(圆圈图) 2.Bubble Map(气泡图 ) 3.Double Bubble Map( 双重气泡图) 4.Flow Map(流动图) 5.Mulit-Flow Map(多倍 流动图) 6.Brace Map(支架图) 7.Tree Map(树形图) 8.Bridge Map(桥形图 ) 思维导图和思维图在学 习中各有长处,思维图比较 简单直观,更容易理解和应 用;思维导图需要学习一定 的技巧和规则,但在逻辑表 达上更清晰完整。 所以,我们在小学生阅 读辅助方面,结合两种图式 ,综合运用,帮助孩子们梳 理文章结构,找出逻辑顺序 ,进行发散思维,让他们更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一、二年级的阅读辅 助中,我们更多地运用思维 图,从三年级开始,逐渐增 加思维导图的运用来帮助孩 子们阅读和思考。无论是思 维导图还是思维图,都可以 非常有效地帮助孩子们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书中 的提示,我们要求孩子们循 序渐进地学习和使用,相信 大家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和 成长。 期待大家的精彩阅读记 录。 张红 2020年8月 导语 神话是远古人类借助想象与幻想,对自然和客观世界所作的拟人化、形象化的描述。它解释的是天地的形成、人类万物的起源以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产生;它把人加以神化,通过塑造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表达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这本《中国古代神话》选取了多篇古代神话故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各种各样的神话人物形象,以及它的丰富的想象和对事物形象化的描写方法等,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精彩页 盘古开天辟地 远古时代,天地未分,世界一片混沌,漆黑一团,仿佛一个大鸡蛋。 盘古就在这个混沌黑暗的“大鸡蛋”中被孕育着,悄悄地成长。 不过,他成长的方式有些特别。他呼呼大睡,在睡眠中成长。就这样一直过了一万八千年,他醒了过来。一睁开眼,乌漆墨黑的一团,什么也看不见,让他觉得无比气闷。 这位巨人无法忍受这种憋闷状况,心里一生气,大手不自觉地舞动着,竟然就有把巨型板斧仿佛出生就带着似的出现在手上。盘古举起巨斧,横劈而去,只听见哗啦一声,仿佛雷电暴鸣,在耳鼓嗡嗡震荡中,“大鸡蛋”裂为两半:一些轻而清的雾状东西袅袅上升,成为我们现在说的天;一些重而浊的东西,下沉为大地。就这样,混沌不分的世界,被盘古的巨斧劈开,成了天地。 天地初开,盘古非常担心它们又会合拢为混沌一团,于是就站起身来,顶天踏地,像根擎天柱子一样支撑在天地中央,身体随着天地的高度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天地不断地生长着,天每天升高一丈,而地则每天下降一丈;盘古的身体也随之增长,他的头始终顶着天,巨大而厚实的脚掌踏在大地上。这样的情形又持续了一万八千年,天高高地飘浮在空中,大地宽阔厚实,像无边无际的地毯,而盘古,则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巨人。 那么,巨人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高呢?有人推算大概有几万里之高。请大家想象吧,这位伟岸的巨人直挺挺地撑在天地中央,始终不让天地重新合拢化归为一团黑暗混沌。 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盘古始终独自站在那里,支撑着天地,而一直变动的天地构造这个时候也逐渐稳定下来,不再升高和下降,盘古不必担心它们再聚合在一起,终于可以放下重负休息一阵了,可是他刚刚弯下腰,就轰然倒地死去。 死去的盘古,他的身体分解了,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巨响,带给天地难以想象的巨变:他死前呼出的那口长气化成了风云,激荡在天空中,而他临死前不甘的呐喊则变为一阵轰隆的雷霆在天空中炸响。盘古的左眼变成炽热的太阳,右眼化为洒下清辉的月亮,他那长长的手足和庞大的身躯在大地上伸展开来,成为今天神州大地上的高山,血液成江河,筋脉化道路,肌肉隆起成为肥沃的田地,而他的头发和胡须飞升,成为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传说中,我们今天的花草树木就是盘古皮肤上的汗毛所化,金属、石头、珍珠和玉石则是盘古的牙齿、骨头、骨髓,就连雨露也是盘古身上冒的汗所化。 总之,盘古开天辟地,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而他的整个身体也让这个新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女娲造人补天 造人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上闪烁着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遍布着山川草木。江河横贯而过,鸟兽奔跑在山川陆地,虫鱼繁衍在湖海沼泽。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地之间诞生了一位女神女娲,她神通广大,像盘古一样,可以化生万物。这天,女神独自行走在这片蛮荒的原始土地上,看见狮子怒吼,大象咆哮,又和小鸟儿说了几句话。在采摘了几枚野果,观看四周常见的景象后,她突然觉得无聊且孤独,在这天地之间,缺少了什么,需要加点东西进去,好让它充满生机,不那么单调。 可是加什么却让女娲为难。她下意识地走着,走啊走啊,来到了一个湖泊边,有些倦了,她就蹲了下来,清澈的湖水映出她美丽的面容。她不由得朝着水里的那张脸笑了笑,它也朝她笑了笑;她忍不住向它撇了撇嘴巴,它竟然也朝她撇嘴。女娲被逗笑了,疲倦的感觉一扫而空。她突然灵光一闪:哎呀,自己不是想为世界添点什么吗?世间万物够齐全了,可是类似自己这样的生物却还没有,那为什么不模仿自己创造点什么呢? 说干就干,女娲把湖边的黄泥,掺了水,对着水里自己的模样,在手里揉捏着,一会儿就团成了一个小泥人。她对着泥人的鼻孔吹了吹气,真神奇,泥人竟然有了生命,小胳膊小腿在女娲手中不安地摆动着。女娲将这个小东西放在地面上,这个小泥人立刻扑过来,开口喊道:“妈妈!”然后小泥人围绕着女神,一阵手舞足蹈,兴奋地呼叫,表达着人类诞生后的欢愉。 看着自己亲手创造的生物,女娲忍不住笑了,心里充满了创造的欢乐。这个喊她妈妈的小泥人太让她欢喜了。想了半天,女娲决定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个名字,叫作“人”。 这是第一个人类,身体较小,远远赶不上高大健美的女神,但他是女神模仿自己创造的,脸容轮廓、言行举止有些类似于神,与飞鸟走兽都不相同,似乎有一种掌管世界的能力与气概。 女娲继续工作,用湖泥捏了更多可爱的小人儿。他们和第一个人一起,围着他们的妈妈欢呼跳跃,七嘴八舌地喊着:“妈妈!妈妈!”这一切,都让女娲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与愉悦,她再也没有那种孤独无聊的感觉了。 黄昏到来了,晚霞烧红了地平线上的云朵,女娲就着黄昏的光线工作着。不久,夜晚来临,女娲沐浴着星星和月亮的幽光,还在继续工作。到了半夜,实在是太累了,她就将头靠在山崖上,打了一个盹儿。第二天,晨光刚在湖边树林上显露,女娲又赶紧起来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