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伉俪故事--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医述历史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对20世纪50—60年代从医、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直至退休的、见证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发展的老医务工作者夫妇进行访谈,真实记录了这一对对志同道合的老专家们在行医生涯中亲历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心路历程,听取他们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在生活中相濡以沫的故事,反映了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家国情怀的同时,再现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历程,从而触摸河北省医学发展历史的脉搏。深入挖掘老专家的医德、医品、医术,既可以为年轻医务工作者提供鲜活的教材,又可以传承历史,弘扬美德,从而推动行业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 目录 刘竹溪:在这个医院我能施展我的技能 王琦:我工作这样执着,是因为喜欢这一科 张子征:在小鼻子小眼儿中做技术最好的大夫 姜静中:“治不了”这话不能从大夫嘴里说出来 王统锐、崔文轩:救死扶伤不是口号,是行动! 刘恩涌:扎根医学实践,逐步攻克技术关 周慧玲:无私忘我,仁爱之心 许秀峰:一念济世拜杏坛,风雨兼程几十年 赵芙蓉:为事业日夜奔波,无怨无悔 后记 序言 坐落于保定、1909年肇 建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是 一所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先后四次易址、二十四次 改名。1955年被省卫生厅 命名为“河北省医院”,2005 年更名为“河北大学附属医 院”。多年来,医院始终秉 承“为患者、为社会”的宗旨 和“仁爱、诚信、敬业、创 新”的院训,致力于高质量 发展、高技术诊疗、高水平 服务,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 人民群众的信赖,是全省卫 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的优秀 代表。 “医述历史丛书”是我省 首部医疗行业口述史著作, 由近三十位老专家将一个个 鲜活故事娓娓道来,生动展 示出百年院史中一幅幅精彩 的画面,深刻阐释了白衣战 士“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崇 高职业精神,也是全省卫生 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光辉历程 的缩影。 神圣职责催发使命担当 ,平凡岗位成就伟大事业。 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 有力激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 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接续奋斗,为健康河北、 美丽河北建设做出新的更大 贡献! 衷心祝愿河北大学附属 医院发展得越来越好! 梁占凯 2019年10月 导语 《伉俪故事--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记录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医的一批老专家的个人发展历史,特别是他们从医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侧面反映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历史与光荣传统。翻开丛书,仿佛回到了从前的岁月、感知到一幕幕鲜活的历史故事,看到了老专家们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与全心全意……看似平凡的背后,彰显着高尚和伟大。 后记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策 划,又经过一年多的访谈、 录音整理、文字修改、反复 确认,我和我的团队完成了 张海松院长的一个夙愿—— 保存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离退 休老专家关于医学、关于医 院的记忆。成书之际,百感 交集,有欣喜、有感动、有 释然,也有遗憾、有忐忑、 有不安。 这是一部由一串串有温 度的文字记录的真实故事, 这是一部跨越了近一个世纪 的医者史诗。每位老专家都 曾经是普通的医生、护士, 然而在过往的岁月中,他们 用或美好幸福或坎坷痛苦的 不同的人生经历诠释了医者 仁爱严谨、责任担当的相同 的精神品质。能将这些同与 不同以书籍的形式呈现给世 人,我们深感荣幸。但同时 ,亦有遗憾:老专家们的经 历和记忆就像蕴涵丰富的宝 藏,囿于时间紧、任务重, 我们采集的仅仅是其中很少 部分;原计划除了按照老专 家个人经历为线索进行访谈 ,还想透过个人成长追寻其 所在科室的发展历程及重大 事件的发生情况,种种原因 ,此条线索并未突出;由于 很多老专家年事已高,回忆 时难免会出现偏差或疏漏, 虽然所有呈现出来的文字均 已经过老专家及河北大学附 属医院以董俊洲老院长为代 表的专家团队的认真审核, 仍不免会有细微偏差。这或 许是我们感到忐忑和不安的 重要原因吧,好在医生的口 述历史并非真正的院史。 此项目缘起于2017年初 ,在一次因“保定责任”项目 而起的聚会上,张院长向我 谈到他的遗憾:“今年我又 送别了一位医院的老前辈, 感觉特别惋惜。这些医院的 老人,每年都会失去一两位 ,老人们越来越少了,而他 们才是我们医院最宝贵的财 富。”恰逢刚刚参加了一个 关于口述历史的研修班,我 向张院长介绍了口述历史这 种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 手段,通过历史事件当事人 或目击者的回忆叙述,真实 记录和保存历史资料的方法 ,并建议张院长给离退休老 专家做口述史。张院长当即 表示:“太好了!” 我深深理解张海松院长 作为一所有三千多张病床的 大型三甲医院的当家人定是 公务繁忙,口述史的事儿可 能无暇顾及。出乎意料的是 ,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 ,每次见到张院长或者电话 联系时,他都会提及口述史 的事情,而且希望由我来帮 助医院完成。他说他想留下 老专家们的声音、文字和故 事,因为老专家们年龄越来 越大,身体越来越不好,他 希望我们的口述史尽快去做 。在张院长的亲自策划之下 ,2018年5月,横向课题“河 北大学附属医院老专家口述 历史研究”正式立项,并于 2018年6月13日举行了隆重 的项目启动仪式。 感动于张院长对离退休 老专家尊重感念的情怀,我 欣然接受了河北大学附属医 院的委托,担任了该项目的 主持人,并组织成立了由保 定学院十名骨干教师组成的 项目团队,制订了周密的项 目推进方案。2018年6月, 项目组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访 谈,历时近一年半的时间, 克服了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 重重困难,到2019年9月, 共约见访谈了老专家三十多 位。个别老人因为身体等原 因,只接受了一两次访谈, 讲述内容较少,未能收录进 我们的三部书当中,但我们 都将访谈进行了文字整理, 交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作为 宝贵资料珍藏。二十八位老 专家经历了我们的全程访谈 ,他们的故事被写进了口述 史。 项目完成的过程曲折而 艰辛。老专家们大都年事已 高,有的身体不好,难以完 成长时间的访谈,我们就分 多次去访问;有的专家本来 约好,但是当我们如约访谈 的时候,老人生病住院,就 再约时间;有的老专家我们 去了六七次才完成访谈,有 的访谈时间持续了两三个月 ,从夏天开始,冬天才结束 ;还有的老专家访谈一两次 之后,家属怕累坏了老人, 婉拒了后边的访谈;有的老 人像小孩儿,需要哄着高兴 才肯讲;当然,更多的老人 愿意接受我们项目组的访谈 ,也愿意分享他们的人生经 历、从医历程,愿意跟我们 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物和 故事。有的老人一次就讲两 三个小时,每次都滔滔不绝 ,意犹未尽。访谈有时约在 晚上,有时约在早晨;访谈 地点有的在老人家中,有的 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老干 部活动中心,有的在老人依 然工作的诊所、医院,还有 的甚至在病床上。我们根据 老专家的作息和要求约定访 谈时间和地点。如此种种, 我们带着对老专家的崇敬, 以强烈的责任感最终完成了 访谈任务。访谈之后,我们 在第一时间整理或七八万字 或三四万字的原始文字和图 片资料,从中厘清时间和事 件,合并信息,剔除多余资 料,修改后的文字再次找老 专家认可,交专家团队核准 。从约见到一次次的访谈, 再到将老专家们的叙述转录 成文字、修订文字、审定文 字,再根据出版要求和返修 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呈现在 读者面前。今天的工作早已 远远超出了张院长及河北大 学附属医院对项目的预期和 要求。但为了更好地留住医 院老专家这笔宝贵的精神财 富,我觉得我们所有的辛苦 付出都值得! 这个项目,也让我们参 加访谈的每一位老师接受了 一次精神的洗礼,每次访谈 回来进行研讨 精彩页 访谈时间:2018年8月28日一9月7日(共三次) 访谈地点:刘竹溪、王琦家 被访谈者:刘竹溪王琦 访谈者:马海霞 (文中所有照片均由刘竹溪、王琦提供) 刘竹溪:在这个医院我能,施展我的技能 一、家乡与家 我是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县人,1925年出生。安次县现在叫廊.坊市安次区,当时是个穷县。我们家在安次县的“南八乡”属于农村。“南八乡”在永定河的南边,是安次县最穷的地方,因为那时候永定河常常闹水。永定河又叫“浑河”,每次发水都会把人们种的玉米、白薯、高梁这些庄稼泡了,人们就没了收成。那时候,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太好。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天主教徒,让孩子们人教是天主教徒的责任,所以我们兄弟姐妹也都人了教。我在家排行第三,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 那时,家乡的医疗卫生条件很差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我们那里没有西医,也没有医院,再加上一般的人家都挺穷,人们生病了根本得不到好的治疗。那时候,村子里边的人一生了病就躺着待着,最多是找我们村的两个中医,让他们来诊诊脉,开点儿中药吃,管用不管用也不知道。养好了就好了,养不好就完了,至于病人到底生的什么病,人们根本不知道。 村子里边儿的人净是这样的,我的母亲也是这样去世的。我不知道我母亲去世时到底多大岁数,当时我还不到十岁,只记得母亲病得躺在炕上起不来的时候,常常咳嗽,喘不上气儿来,也吐不出痰来。后来到医院工作以后,我总是想,要是现在,也许我的母亲还能活,最起码知道她到底生的什么病吧。 抗日战争期间’,我大哥的孙子出生的时候,是我的奶奶和我的姥姥两个老太太在晚上接的生,拿一把家里用的剪子剪的脐带。孩子因为破伤风,没几天就夭折了。可能当时她们没有给剪子消毒。 当然,我家的这些不幸也和当时日本人的侵略有关。 父兄先后殁于倭祸 我家那个地方,抗战期间是八路军和日军拉锯的地方。我们那个村,八路军来,日本人也来。我的哥哥的确是抵抗过日本人,我父亲也是,他们都死在了抗日战争期间。我们村有人看见过,说日本人来了,我父亲、我哥和另外几个人在村口抵抗。我不知道我的父亲和我的哥哥到底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去世的,谁先去世的我也不知道,因为抗日战争期间我在北京上学,很少回家。 后来,我回老家去给祖父母等人立碑,发现父亲和哥哥的坟都平了,找不着了。经过邻居和当家子的指点,我大概找了个位置,给他们立了个碑,在碑上写上:“父兄先后分别殁于倭祸。”我也只能这么写了,因为别的情况我也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过我。 二、读书岁月 在家乡集体合办的小学读了五年 我大概是六岁的时候开始上小学,那时国民政府在全国全面铺开国民小学,但是我读的小学不是公办的学校,是集体合作办的,当然也是在教育部门备过案的。这个小学趸相邻的三个村子集资组建的,资金来。自于庄稼的收成。筹集的资金大部分用来支付老师的薪水,那时候,一个教员一年的薪水是八十块大洋左右,除了这些以外,就是给学生置办书本之类的。孩子们上学几乎不用再花钱了,只有笔墨纸砚需要自己买。 这个小学是个初级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规模不大,学生也不多。三个村子、四个年级的学生,都在一个大教室上课。教室里只有一张大长条儿桌子,桌子两边各有一排抽屉。我们这些学生一个挨一个地坐在大长条儿桌子两边上课,有时候挨着的俩人闹别扭,就拿刀子在桌子中间画个道儿,桌面被刻得乱七八糟的。小孩儿就是这样。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