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都被深深地爱着(美文合订本总第518-524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美文杂志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美文》是由贾平凹主编,1992年9月开始发行的散文月刊杂志。2001年发展为半月刊。该杂志上半月刊以成人阅读为主,下半月刊以文学少年阅读为主。本书为总第518-524期的合订本。全书分为:卷首文章、文学新势力、美文话题、年华本纪、课堂美文、名师博客、特别阅读、笔会、文学社作品联展几个部分。
作者简介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一九七四年开始发表作品,一九七五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延河》《美文》杂志主编。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二十四卷,代表作有《废都》《秦腔》《古炉》《高兴》《带灯》《老生》《极花》《山本》等长篇小说十六部,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作品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奖五次,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获施耐庵文学奖、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老舍文学奖、当代文学奖等五十余次。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被翻译出版英、法、德、俄、日、韩、越文等三十余种。被改编电影、电视、话剧、戏剧二十余种。
目录
《我们都被深深地爱着(美文合订本总第518-524期)》无目录
序言
向麦子学习
安黎
五月,是麦子生长的旺季。无涯的麦苗以其蓬勃的姿
态。将北国大地铺染得一派葱绿。
麦子是植物之一种,但又有别于一般化的植物。世间
的植物各有各的用途,没有一样是多余的,哪怕它微若草
芥,轻若飞絮,空若芦苇。有的植物可以入药,疗救人的
生命;有的植物可以作为木料,被打造成人日常生活的农
具或家具;有的植物看似无用,却也能化为干柴,用以取
暖或煮饭;有的植物貌似闲置,但能以自身的碧翠,绿化
荒土,释放氧气……在万千的植物中,论起与人的亲近度
来,麦子无疑排名第一。麦子以被人咀嚼和吞咽的方式,
滋养着人的生命,延续着人的繁衍,满足着人的食欲,维
系着人的生活品质。从这个角度看,麦子对人可谓功德无
量,恩重如山。
麦子磨出的面粉,可以擀成面,可以蒸成馍,可以包
成包子,可以烙成烙饼,被人称之为细粮。与细粮相对应
的,则是玉米、高粱、大豆和谷子之类的粗粮。细粮与杂
粮,是人给粮食贴出的标签,似乎含有主次贵贱的歧视于
其中,却也不乏道出了饮食领域的某种实情。也就是说,
至少在北半球食品的江湖上,麦子是领头的大哥。尽管粗
粮对人也不无裨益,但它们即使再重要,再强势,都无法
撼动麦子的地位。一年四季,人仅吃麦面尚且受得住,但
若仅吃玉米面或高粱面而无涉麦面,那是绝然不堪忍受的

人在吃饱喝足之后,很容易忽略麦子的存在,忘却粮
食的恩典。然而在饥馑年月,人们用粗粮野菜果腹,对麦
面,几近于望眼欲穿。能吃到一个白面馒头,或吃到一碗
白面面条,都堪称奢侈,并能从中咂摸出过年般的幸福滋
味。那么,麦面与粗粮面,吃起来究竟有何不同?一个脑
子缺斤短两的愣头男人,曾当众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白馍
吃起来很乖,杂面馍吃起来不乖。乖,意味着性情柔和,
百依百顺;不乖,则意味着桀骜不驯,难以下咽。
麦子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播种季节的殊异——冬小麦为秋末播种,而春
小麦则为初春播种——华夏大地无比广袤辽阔,地理与气
候的丰富性不言而喻,于是无论冬小麦,还是春小麦,皆
能找到适宜于自己生根发芽的土壤。冬小麦生长于气候相
对温和的区域,而春小麦则在高寒地带生息。
一颗微小的麦粒。一旦作为种子被播进土中,寥寥数
日后,便会以麦苗的姿态从土中悄然冒出。麦苗是娇嫩的
,却也是顽强的,蛮横的秋风可以将一树树的浮叶悉数荡
尽,却无法将一株株嫩嫩的麦苗撼动移位。麦苗貌似很卑
微,它不顶天,但立地,坚信只要把自己的根须深扎于泥
土,与泥土不弃不离,就能得以存活和成长。当麦苗的身
高才一寸有余时,寒流便不请自来。滚滚的寒流一遍遍地
肆虐掠过,将原本葱绿的山川,吹刮得皮粗肉糙,秃头秃
脑。冷霜落在了麦苗上,麦苗或许会萎靡不振,奄奄一息
。然而,请别担心,麦苗即使泛黄,它的根须也不会死亡
。寒流有能力封住麦苗向上的空间,却扼杀不了它向下延
伸的努力。荒芜沉闷的时节,麦苗不等不靠,也不怨天尤
人,而是趁此夯实自己的内力,扎牢自己的根基,以此来
迎候春暖花开季节的华关映现。
当第一缕春风撩拨草尖,麦苗开始泛绿。睡意朦胧的
迎春花尚且半遮半掩地微睁朦胧的睡眼,一畦畦的田畴,
、早已碧绿青翠。春暖时节的麦苗,以迅猛的超速度伸展
腰肢,并节节拔高,很快就孕育出了麦穗,结出了的麦粒
。麦粒小小的,渐渐由绿变黄。由软变硬——正是这些微
不足道的麦粒,最终磨成了面粉,给人以生命的喂养。
麦苗以壮烈牺牲的方式,在被割头和被碾打中,结束
了一场热烈奔放的生命绽放。但它并不悲观,原因在于并
非所有的麦粒,都化作了人的口腹之食,而是还有一部分
麦粒,被当作种子留存。只要种子犹在,来年的春天,必
然又是绿翠铺满天下,绿焰腾跃大地。
导语
《美文》是由贾平凹主编的期刊杂志,上半月刊以成人阅读为主,强调散文写作的平民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散文写作提供朴实、自由、宽松的发表园地,展示作者的最佳新作。
下半月刊以文学少年阅读为主,全面刊发中小学生创作的优秀散文作品,展现新一代少年的文学风采,不拘一格,力推少年写作好手,以多样化和包容性培植文学少年新星。
本书为《美文》总第518-524期的合订本。
精彩页
倒带(三题)
袁伟
袁伟 苗族,笔名人韦。1995年生于贵州印江,现就读于扬州大学。曾参加“2017·中国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作品发表于《延河》《星星》诗刊《青年文摘》等刊物,部分作品入选年度选集,多次获奖。
六井溪
当“六井溪”三个字落在宣纸上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水墨的流动和蜿蜒,整个夜晚都如水一般,向我的记忆中涌动。
“一般来说窄于五米的水流被称为溪流,宽于五米的被称为河流。”这是百度百科对于溪流与河流的区分,但是对于六井溪来说,这样的定义无疑是狭隘的、肤浅的。
六井溪,像一尊大腹能容的笑弥勒,吸纳各种小溪、山涧、沟渠的流水,一年四季不曾干涸。由于地势和水情的变化,它的宽度也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北接沿河县瞧家镇,西与德江县枫香溪乡毗连,因此很多时候它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一个地域的代表,几十个村庄的总称。
关于溪,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一向就有、不知源自何时的无名水流。但对于六井溪而言,这样的解释是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因为在县志里,一定清楚地记载着它的前世今生,记载着它的生命历程和轨迹。
二十出头的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曾经无比热爱的河流有个响亮的名字——六井溪。在此之前,我们总是习惯于叫它“河里”。
记忆中,这条河每年雨季会涨一次大水,咆哮的湍流漫过河岸,把快要灌浆的秧田强行再灌溉一番,顺便扯断低矮的田坎。滔滔的河流席黄土卷而来,一起被冲走的,还有朽木、牲畜和锅碗瓢盆……灾难总是相对的,这是临水而居的人们在洪水中悟出的生活哲学。他们拿出事先织好的鱼网,向匆忙赶路的河水索要买路钱;这时候的六井溪,表现出一如既往的慷慨,它馈赠一些鱼虾、黄鳝,让受灾人家的日子,变得可口一些。
也有百年不遇的干旱,六井溪不断地被掏干,变成一条水蛇,持续的高温和烈日,把它砍成几截。可即便如此,它依然保持正常的心跳和脉动,把每一滴水都留作水稻扬花的原始驱动力。晚风拂过,河岸两边的田里有稻香和蛙鸣,只有河神知道,那是六井溪在夜里接受来自生命的礼赞。
洪涝、干旱,对于父老乡亲来说,从来都不是他们与六井溪之间的过节。存在即合理,世世代代的相处过程中,他们已经达到了一种秘而不宣的内在和谐。
枯水期,我们一群孩子总会泡在水塘里,嬉戏打闹。累了就浮到岸边,用鹅卵石堆起一个小灶台,烤螃蟹、鱼虾、苞谷……河边的烧烤是我们童年最早接受到的启蒙文化,不管经过多少年,也不管浪迹何方,只要舌尖的味蕾还在,曾经的记忆就永远原汁原味,不会失真。
洗河澡,除了能洗去一身的泥沟和劳作带来的疲倦,还能洗去一些反复发作的顽疾,如皮肤病。如果说这属于六井溪的巫性,那么这样的巫性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而且绝对灵验,因为我不仅是亲眼所见,还亲身经历过。
这条河流吞噬过很多生命,它用最野蛮的方式教育同样粗鲁无知,试图武逆自然法则的牲口和村民。小时候,奶奶告诉过我说,曾经有一对父子,在涨水的时候为了抢救掉进河里的一头猪,他们用绳子简单地绑在身子上,然后就纵身一跃,跳下河里打捞,结果再也没有上来,变成了河里的水鬼。
打那之后,六井溪的威严就让年纪轻轻的我懂得了生命的脆弱。与此同时,一颗敬畏的种子正在左右心室内破土而出。
六井溪啊,你没能让沿岸的村落变成繁华的城市;你的水位不足以撑起水路运输改变交通;你是一条普通得连别人称为溪都不愿意去辩解的小河……
多少年了,你一直默不作声地流淌着,除了几座破旧的碾房,除了几架老旧的水车,你再没有留下什么文化符号。
可是,你似乎从来不曾担心或焦虑。虽然越来越多的晚辈不知道你的名字,但实际上,你早已把“六井溪”三个字植入祖辈的基因中,以至于只要我们亲近河流时,那些基因,就会显性表达……
P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