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宏观指导,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全国20余所高等医药院校和中医药院校联合编写的本科教材。该教材主要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也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使用。本教材由“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原著选读”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括“绪论”和“原文选读”两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原著的成书沿革、基本内容、学术思想及其学习方法。“原文选读”部分的编写体例依次为“原文”、“校注”、“提要”、“析义”、“研讨”,“校注”和“研讨”则根据实际需要而适当取舍。 目录 第一部分 内经选读 绪论 一、《内经》的成书年代 二、《内经》的书名含义 三、《内经》的理论体系 四、学习《内经》的方法 第一章 养生 101~103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104~10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第二章 阴阳 201~20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第三章 藏象 301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302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303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 304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305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306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307~308灵枢·本神第八 309~310灵枢·决气第三十 311灵枢·本藏第四十七 第四章 经脉 401~413灵枢·经脉第十 第五章 病机 501~502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503~50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505~509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510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511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第六章 诊法 60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602~606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607~610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611~612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613~614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第七章 病证 701-704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705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706~707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708-709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710-713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714~716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717~718灵枢·水胀第五十七 719素问·汤液醴醪论篇第十四 第八章 论治 801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802~80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804~805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806素问·汤液醴醪论篇第十四 807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第二部分 伤寒论选读 绪论 一、《伤寒论》的作者及成书的时代背景 二、《伤寒论》的沿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 四、伤寒的涵义 五、《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六、六经病的传变 七、《伤寒论》的治则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四、辨病之传变与否 …… 第三部分 金匮要略选读 第四部分 温病学原著选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