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袁枢(史学纪事本末体的开创者)/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袁枢(1131—1205),字机仲,中国南宋史学家。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本书分10个章节叙述了南宋史学家袁枢精彩的一生,突出展现了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敢于抨击朝廷中的不正之风的品格。书中描述了袁枢少年立志、报国爱民的远大志向;游学京都、文惊太学、弹赅外戚的初生牛犊的胆气,创造"纪事本末"这一新的写史体例,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多有仿作。全书展现了他以史为谏、书奇意深、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正气与风骨。 作者简介 南强,实名宋恒,1952年出生于建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0年开始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幸运》、纪实作品《一切为了考生》《治史大家袁枢传》、茶文化专著《武夷岩茶》《武夷茶与养生》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少年袁枢 以诗言志 第二章 游学京都 文惊太学 第三章 初试锋芒 弹劾外戚 第四章 以史为谏 书奇意深 第五章 风节坚劲 史官正气 第六章 淮南赈灾 考察边事 第七章 武夷唱和 感悟人生 第八章 不畏权贵 疾恶如仇 第九章 荆州抗洪 德惠百姓 第十章 梅岩归隐 易中乾坤 结语 后记 序言 建瓯地处闽北腹地,山 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公 元260年吴国设建安郡以来 ,地名虽然多有变化,或 称建安,或称建宁,但作 为闽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的地位则基本不变,而 真正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在 宋代,两宋时期建瓯先后 出现过1000多名进士,占 建瓯科举史上的90%。正 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宋代 建瓯涌现出了一大批在政 治、历史、教育、文化等 领域卓有建树的优秀人物 ,《通鉴纪事本末》编撰 者袁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通鉴纪事本末》的意 义和影响,首先在于开创 了以事件为中心的纪事本 末体,成为与以人物为中 心的纪传体、以时间为主 线的编年体鼎立的历史编 撰体例。自袁枢之后,出 现了一大批以纪事本末体 编撰的史学著作。《通鉴 纪事本末》的另一重要价 值是其在政治学方面的意 义。《通鉴纪事本末》的 内容主要源于北宋司马光 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袁枢根据自己的思考 ,删繁就简,重新调整, 突出要领,强化“治”“乱”, 使本来隐藏在漫长时间背 后历史事件的意义得以清 晰凸显,从而成为一部具 有鲜明倾向的政治史专著 。此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 积极影响,同时也为后人 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近代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梁启超认为,如果 要寻求历史发展的原因结 果,使其起到鉴往知来的 作用,非要以事件为主不 可。毛泽东不但自己经常 阅读《通鉴纪事本末》, 同时还多次把此书推荐给 其他领导人和将领阅读。 袁枢一生的主要活动是 30多年的从政生涯。袁枢 人仕后当过多年朝官,历 任礼部试官、太学丞、大 宗正、吏部兼工部侍郎、 国子监祭酒等,也曾任过 外官,当过两任知州。无 论在什么职位上,他都能 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直 到60多岁已经白发苍苍了 ,他接到重新被起用为江 陵知州的令旨,依然不辞 辛苦千里迢迢赴任,并率 领民众抗洪救灾,种下万 棵杨柳护堤,为江陵百姓 盛“德之”。而尤其令人称道 的是他刚直不阿、疾恶如 仇,敢于抨击朝廷中的不 正之风。他也因此三次被 贬,最后一次甚至被一撸 到底,连养家糊口的薪俸 都丢了。即便如此,他依 然坚持“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济天下”的传统。在他 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优 秀士人的人格特点。无数 像袁枢这样的士人,共同 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自立 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整 体人格,在这方面,袁枢 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 的榜样。 导语 袁枢一生的主要活动是30多年的从政生涯。袁枢人仕后当过多年朝官,历任礼部试官、太学丞、大宗正、吏部兼工部侍郎、国子监祭酒等,也曾任过外官,当过两任知州。无论在什么职位上,他都能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直到60多岁已经白发苍苍了,他接到重新被起用为江陵知州的令旨,依然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赴任,并率领民众抗洪救灾,种下万棵杨柳护堤,为江陵百姓盛“德之”。而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他刚直不阿、疾恶如仇,敢于抨击朝廷中的不正之风。他也因此三次被贬,最后一次甚至被一撸到底,连养家糊口的薪俸都丢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优秀士人的人格特点。无数像袁枢这样的士人,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整体人格,在这方面,袁枢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后记 福建,山海相拥,人杰 地灵,人文荟萃,英才辈 出,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 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科学家和民族英雄、爱国 先驱、革命将士、时代楷 模。他们的教育成长、道 德品行和思想文章,是福 建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 和激励着一代代福建人努 力学习、奋勇前行。福建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 编写的“福建历史文化名人 丛书”,以福建历史名人为 题材,古今结合,意在从 高处着眼、从基础着手, 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促进人文道德养成,使社 会科学知识走进大众、走 进生活、走进现实,让更 多的人了解福建历史名人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 强福建文化影响力和感染 力,为建设文化强省添砖 加瓦。 “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第三辑)所包含的董奉、 薛令之、游酢、罗从彦、 李侗、袁枢、蔡元定、刘 克庄、俞大猷、洪承畴10 个人物故事,记录了福建 文化之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同时也以人物史的叙述 方式生动地展现出中国人 文精神的风骨和传统文化 的传承。人物篇以人物生 平为线索,在故事中体现 传主的学问、事功、道德 ,凸显他们在中华文明进 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 掘和阐发其内在精神,从 而激起读者爱国爱乡的强 烈情感,使之成为涵养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源泉。 这套丛书以广大群众为 读者对象,尤其是各年龄 段的学生群体以及受过中 等教育的读者,他们对这 些历史名人的认知,大多 来源于历史课本、乡土教 材、文化景点和博物馆, 很难形成具体、深入、系 统的认识。丛书深入浅出 ,雅俗共赏,通过一个个 生动精彩的故事带领读者 走进福建历史,走人人文 社会科学的知识殿堂,融 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 、可读性于一体,对提升 大众的阅读水平、普及社 会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社 会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 德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副主席林蔚芬对编撰出 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给 予大力支持。省社科联党 组成员、副主席缪建萍亲 自指导本书的策划和编写 工作。省社科联从事社科 普及工作的李道兴、杨文 飞、林彤、李培□等具体组 织实施本丛书的编撰出版 工作。 专家刘小新老师对丛书 写作大纲和书稿进行了认 真审读,并提出了许多很 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 示感谢! 由于编撰出版时间紧, 经验和水平有限,疏漏在 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 评指正。 编委会 2017年8月 精彩页 少年袁枢 绍兴七年(1137年)初秋的一日,天高云淡,与建安城(今建瓯市区)以往的许许多多日子一样,美好而又平常。但对年仅7岁的袁枢来说,则是他一生中极为不寻常的一天。正是这天的一场邂逅,成就了他与另一位将来要成为影响中国历史上千年的文化巨人的一生缘分。 其时,宋、金和平协议总算签订,南侵的金军退回中原,压在宋朝头上的外患压力减轻了一些。内乱也已平定,形势开始缓和。宋高宗结束了朝不保夕的流亡生活,正式定都临安(杭州),并开始着手恢复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建设,开启了一度停顿的科考。建安城里本有府学与建安县学、瓯宁县学三所官学,北宋末年毁于战火,此时也得以重建。学生一天天多起来,终日书声琅琅,生机勃勃。随着官方教育的恢复,社学、私塾也多了起来。袁枢开始接受启蒙教育。除了读书以外,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水南。 建安地处福建北部山区,上有东西两条支流,西名崇阳溪,东名松溪,下则连接剑津直通闽江。奔腾的溪流汇合处,是一片方圆十几里的山间盆地,建安城就在其间。水南位于建安城南郊,没有城中那么热闹,却有许多名胜。山有覆船山、梨岳山、梅仙山等,寺观有开元禅寺、报恩光孝禅寺、南禅寺、文殊讲寺、罗汉讲寺、永庆讲寺、南昌观、马大仙庵等。每一处名胜寺观,都有一段故事。但对袁枢来说,他感兴趣的还是水南桥头下那片宽阔的沙滩。 在那里,袁枢和伙伴们有时追逐,有时摔跤,有时扔石子,有时堆沙,有时画画,天气炎热时则钻到溪里去游泳和摸鱼。有一阵子,袁枢特别热衷摸鱼。在溪里嬉戏时,随便把手伸进岩边的石缝中,就能摸着一条小昂刺或者花鳜。若是敢于潜得深一些,还能在礁石洞里抓到大黄鲶。大黄鲶是建溪中特产的一种胡子鲶,巨口,无鳞,大者有一人多长,几十斤重。在石洞中摸着大黄鲶时,只要轻轻扣住它的下巴,就能很顺利地将它拉出来。然而只要一离开水面,它就会猛地从人手中挣脱,重新回到原来的石洞中。袁枢和孩子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大黄鲶拉出水,直到它被闹得不耐烦了,逃到别处为止。。 一天,袁枢在沙滩上遇到了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男孩。男孩年龄比他稍长,个子不大,额头宽阔,棱形脸,右脸颊眼耳问长着七颗北斗星状的小黑痣,显得特别老成。或许是与袁枢他们还不相熟的缘故,那孩子独自在沙滩上徘徊。一会儿抬头看看天,一一会儿低头看看地,一会儿又捡起一根枯枝,弯下腰来在沙滩上划来划去。 袁枢见那孩子与众不同,立即产生了兴趣,跑过去看他在沙滩上画什么。没有看到人物,也没有看到动物,只是一道道长长短短的横线。 “嗨,你在画什么?” 男孩抬起头来,看见袁枢,笑了笑:“八卦。” 其时袁枢还不知道易经八卦: “八卦是什么?” “是天地起源,世间万象。” “可是怎么一点也不像呢?” “怎么会不像呢?你看,这长的三横是乾,像天,代表男人;短的三横是坤,像地,代表女人。” 袁枢第一次听到这些说法,云里雾里,莫名其妙,顿时对这个新认识的男孩佩服至极: “哇,你知道得真多啊。我叫袁枢。你呢?” “我呀?我叫朱熹。”以诗言志 就这样,在建安水南的沙滩上,袁枢与朱熹相识并成了朋友。 袁枢除了在沙滩上与朱熹一起玩耍,有时也会到朱熹的家里去。其时,朱熹的父亲朱松因为强烈反对秦桧与金国议和的主张,愤而辞官退隐。他看中了建安城水南一块依山临水之地,将其买下,建了一幢木屋,取名为环溪精舍。当时建安还有一批与他类似的理学士人寓居,朱松与他们时常交往,而与崇安人刘子晕、胡宪、刘勉之三人关系尤为密切。袁枢结交朱熹之后,得以认识朱松、刘子犟等一批鸿儒,并成为刘子晕侄子刘珙的朋友。因此无论是思想学识还是为人品格方面,袁枢都深受他们的熏陶,他也由此树立了报国为民的远大志向,形成了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一天,在沙滩上,朱熹用枯枝在地上画八卦时,袁枢看着看着,若有所悟。只见头顶是深邃无穷的青天,风和日丽,白云苍狗;身旁是蜿蜒流淌的河水,浪腾鱼跃,船驶如箭;远处的山色如黛,城如幻梦;而在这天地中来来往往的人流,则似蚁群一样渺小。突然间,他的脑海中跳出了一首短诗: 泰山一叶轻,沧海一滴水。 我观天地间,何啻一指间。 一指,意思是用手随便一指,不是天就是地。何啻,意思是不异于,从异的方面来看,泰山与树叶,沧海与一滴水的体积重量有很大差别,然而从同的方面来看,这些事物的本质没有区别。就像天地一样,包罗万象,无边无际,千差万别,但不管手指的是什么物体,只要在心灵上认识到根本,本质上都一样。袁枢儿时的这首诗,其中所体现的气魄,让人难以想象出自一个七八岁孩童之手。一个小小孩童,居然能写出有着如此意境的诗来,不仅让父亲吃惊,也让身为一家之主的祖父自豪。袁枢的祖父袁朝元,字胜之,个子不高,身板结实,精力充沛,为人诚信而又讲义气。跟许多建安人一样,袁家并非当地土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