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从有30000年历史的格鲁吉亚植物纤维,到包裹图坦卡蒙木乃伊的亚麻布;从丝绸之路,到帮助维京人比哥伦布早700年到达美国的羊毛船帆;从激怒清教徒的蕾丝花边,到推动工业革命的棉花和棉布??织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人工的还是天然的,各种面料都在定义、改变、提升、塑造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金线(精)》的“演员阵容”包括中国的嫘祖,英国的“狮心王理查”和第一位获得格莱美奖终生成就奖的平·克劳斯贝等人,他们将带领我们与逃脱的奴隶一起奔跑,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山坡,和宇航员一起在太空漫步。金线(精)贯穿历史,为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带来令人难忘的冒险经历。 作者简介 卡西亚·圣克莱尔(Kassia St Clair),英国自由撰稿人、作家。 在牛津和布里斯托尔学习女性服装史和化妆史,毕业后长期为《经济学人》《家园与花园》《新政治家》撰写文章,也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等电台做节目,在达拉斯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等博物馆开设讲座,所述均有关色彩、设计、织物与文化史。 著有《色彩的秘密生活》《金线:织物如何改变世界》,均为各大媒体的年度好书、榜单书。 目录 前言 序章 1 洞中纤维:编织的起源 2 亡者的裹尸布:揭秘埃及木乃伊 3 礼物和马匹:丝绸在中国古代 4 丝绸建起的城市:丝绸之路 5 海上火龙:维京人的毛织船帆 6 国王的赎金:羊毛在中世纪约克郡 7 钻石与拉夫领:作为奢侈品的花边 8 所罗门的外衣:棉花、奴隶和贸易 9 绝境中的分层面料:征服珠峰与南极的衣服 10 工厂工人:人造丝的黑暗历史 11 压力之下:宇航员的服装 12 更猛、更棒、更快、更强:打破纪录的运动面料 13 金色斗篷:蛛丝的使用 尾声:金线 致谢 词汇表 参考书目 注释 序言 前言 如果你把目光从这一页 上移开,往下看看,你就会 发现自己的身体正被布料包 裹着。(亲爱的读者,我假 设你此刻并非裸体。)也许 你正坐在地铁或火车的椅垫 上,又也许你正陷在松软的 沙发中。你可能身上正围着 一条浴巾,可能在色彩缤纷 的帐篷里,也可能盖着被子 。而以上一切都是布料制成 的,无论是纺布、毡布还是 织布。 面料,无论人工的还是 天然的,都在定义、改变、 提升、塑造着我们所生活的 世界:这一过程始于史前时 代,然后是早期的中东和埃 及文明,途经中国帝制时代 的丝绸龙袍和加速了工业革 命的印度白棉布与印花棉布 ,最终抵达实验室研制的合 成面料——这些面料让人类 走得更快、更远。纵观文明 史,四种主要的自然纤维激 发了心灵手巧的人们的创作 能力:棉、丝、亚麻、羊毛 。人们利用这些材料来取暖 、护身、区分阶级、彰显个 人风格、发挥创造力和想象 力。 布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 所不在。我们刚出生就被包 裹在布里,而死后脸上又将 盖上一块布。我们就像硌醒 豌豆公主的那颗豆子,睡在 一层又一层的布料中间;当 我们醒来时,我们又穿上布 料做的衣服去面对世界,并 让世界知道我们在那一天如 何展示自己。讲话时,我们 使用很多有关线与布生产过 程的词语或比喻,比如线( line)、衬里(lining)、内 衣(lingerie)、油毡 (linoleum),都来源于一 个词——亚麻(linen)。绝 大多数人对亚麻如何被从植 物纺成线,或如何将极细的 经纱织成花缎的实际过程知 之甚少。对多数人来说,这 些语言中的母题就像被冲上 沙滩的空贝壳:本身是令人 无甚兴味的事物,但它们提 示着一个更宏大、更丰富、 我们一知半解却值得注意的 事物。 我在大学研究18世纪服 装时,经常见到很多古板的 人。他们认为衣服是琐碎的 、不值一提的,尽管它们显 然对我们所讨论的社会十分 重要。而当我之后书写当代 的设计与时尚时,我也遭遇 了相同的势利眼光。关于面 料的研究常被边缘化。即使 当衣服成为社会的主流话题 时,人们关心的也是成品的 样式及其风尚,而非构成衣 服的原材料和制造衣服的人 。 本书邀请你更仔细地审 视每天出现在你身边和身上 的这些面料。本书并非一部 关于织物的全史,我从未有 此打算。相反,《金线》中 有13则彼此各异的故事,它 们共同揭示了织物的巨大意 义。其中一章将引领你探寻 帮助人类登月的宇航服是如 何制作的,还有一章探讨哪 种工艺启发维米尔画出了《 花边女工》,其他的内容还 包括给古埃及木乃伊缠上和 解开布料的人,终身致力于 将蜘蛛丝织成布的发明家和 科学家,还有一些衣服在极 为严苛的环境下如何失去保 护功能、造成致命结果的故 事。这本书是写给拥有好奇 心的人的,我希望你喜欢它 。 导语 毛姆文学奖入围 《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历史类好书 《今日历史》年度好书 英国BBC 4台诚意推荐好书 口碑畅销书《色彩的秘密生活》作者新作! ·一部用线串联起来的人类文明史 看似寻常的面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其实远超你的想象! 从远古山洞到浩瀚太空,从近千米长的木乃伊裹尸布到用由120万只蜘蛛产出的蛛丝织成的斗篷,面料一直陪伴着人类的发展,参与并塑造了人类的文明! ·揭秘13种面料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 航天服和女性内衣由同一批工人制成?南极探险队员最早穿Burberry去探险?“鲨鱼皮泳衣”为什么穿几次就容易破裂,又为何最终被禁?蛛丝的工业化和山羊有什么关系? 书评(媒体评论) 雄心勃勃,广征博引, 引人入胜。 ——《今日历史》年度好 书评语 《金线》对织物及其创 造者和穿着者的描述极为感 性、动人。 ——《纽约客》 读《金线》是一种享受 。如同一件让人感到愉悦、 有趣的历史挂毯,每一处都 迸发出令人惊叹的见解。 ——《星期日泰晤士报》 历史类年度好书评语 通过针眼观察世界历史 ,令人着迷的书……我向所 有人推荐《金线》。 ——《观察家》杂志 有趣又美丽!将历史和 纺织品有趣地融合到了13个 有趣的主题中。 ——《自然》杂志 《金线》会令你重新审 视人类与面料的关系。 ——《ELLE家居廊》 精彩页 线与身体 命运女神们编织的线不可更改,若她们将王国整个许诺给某人,就算这王国已有君主,并且现在的国王杀掉命定之人来确保自己不被夺去王位,死者也将最终复活,以兑现命运女神的许诺。 ——斐罗斯屈拉特,《阿波罗琉斯的传记》,公元3世纪 古希腊人相信命运女神掌握着人的命运。在神话中,命运女神是三姐妹,她们在每个婴儿降生后便立刻前去拜访。克罗托是三人中最具神力的,她用自己的纺锤纺出每个人的命运之线;拉克西斯仔细测量线的长度;而阿特洛波斯将线切断,从而决定人死亡的确切时间。她们一旦做出决定,无论人还是神都无法将其更改。罗马人将这三位女神共称为帕耳开,挪威人则称之为诺恩斯。如今,这一古老的传说在我们思考自身和社会的方式上仍存有痕迹。当我们说我们正命悬一线,说生活一团乱麻,或说自己处于社会网络之中时,我们使用的说法实际上有着数千年的传统。织物和用来编织的线自古以来都是比喻人类生活本质的意象。 从很多方面来看,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布料和衣物的生产一直对全球经济和文化发挥着重要影响。布料给了人类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据说在史前的温带地区,用来制作布料的时间比制作陶器和食物加起来的时间还要多。古埃及人对亚麻有着崇敬之情。亚麻不仅出现在多数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疑是当时衣服最常用的面料,并且有很多人参与到亚麻的种植和生产中——还具有崇高的宗教地位。.其神圣程度可从下述事实看出:当死者的身体被制作为木乃伊,并用专门准备的亚麻布裹起来,普通的人类遗体便能转化为神圣之物。’ 如今我们视布料为寻常之物,但这一态度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是大逆不道的。织物使人类能居住于更多的区域并在其间迁徙往来,这些区域本来会因过于寒冷而不宜居住。华丽的丝绸与暖和的毛织品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网络进行交易,这也促进了不同文化在思想、技术手艺等方面的交流,乃至人口的交换。凭借灵巧的手指来制造线与布料,这是数不清的个体的日常经验。举例来讲,据估计,在18世纪中期光是英国就有超过100万的女性和儿童参与到纺织业当中。在工业革命前夕,他们靠纺织获得的报酬就已接近低收入家庭总收入的1/3。而接下来发生的巨大经济转变,虽然在今天的集体想象中与钢铁和煤炭紧紧绑在一起,实际上却是由纺织物推动的,尤其是某种特殊的纺织品——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工业与帝国》中写道:“谈论工业革命,就必须谈到棉花。”据说,棉花这一农作物及用其生产的织物是第一种全球性商品。 虽然我们已不像过去那样在意日常接触的每一块布料的材质和品质,但布料仍是非常私人的物品。比方说,我们与人见面时,会通过挑选的衣服来表现自我,并决定给对方留下怎样的印象。人们在不同的单位穿不同的衣服:城市对冲基金、硅谷的初创企业、媒体单位,不一而足——虽然,这些员工多数时间都坐在办公桌后面。下属往往会受上级的穿衣喜好影响,在小单位里,潮流会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在我曾工作过的一个办公室里,无袖背心莫名其妙就成了时尚;而一些教授们一面真诚地说在18世纪那些绅士小姐的衣着选择中寻找意义是徒劳的,一面却齐刷刷地将自己包裹于花呢夹克中,他们中觉得自己具有反叛精神的,可能会穿双亮色的袜子作为调剂。) 社会阶层长久以来都决定着使用布料的规则,不管是在成文的法律中,还是在不成文的习俗中。《圣经·旧约》有诸多怪异的禁令,其中一条就是:信徒们不得“用两样掺杂的种子种地,也不可将细麻和羊毛混纺的衣服穿在身上”。但这并非是道德异议,因为牧师的衣服正是由这两样材料做成的,这是他们独享的荣耀。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