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和大气重污染应急管理两方面,建立污染物、污染源、控制技术和企业规模多维度的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费效分析评估技术体系。基于大数据样本和公众、企业调查,构建大气复合污染脱硫和除尘成本函数,脱硝与VOCs去除成本矩阵、重污染应急成本矩阵;利用Meta分析方法,构建长期和短期的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剂量-反应关系;通过支付意愿调查,进行环境健康效益关键参数统计生命价值计算;以成渝地区为技术应用示范区,利用构建的成本效益方法,进行成渝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实施的成本效益评估;并基于WRF-CMAQ空气质量模型和成渝地区网格化的排放清单,建立“措施-费用-排放-质量-效益”模型,模拟成渝地区在不同减排情景下《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蓝天保卫战”)目标实现的成本和效益。 目录 1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费用效益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1.1 研究进展 1.2 典型案例 1.3 基本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确定 2 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多维成本研究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 重点工业行业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成本研究 2.3 其他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成本研究 3 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效益评估技术研究 3.1 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环境效益评估技术研究 3.2 大气污染防治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4 区域大气重污染应急社会-经济-环境损益评估技术研究 4.1 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分析 4.2 研究思路与范围界定 4.3 重点工业行业重污染应急控制成本分析 4.4 重污染天气应急效益研究 5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效益评估参数——大气污染生命统计价值 5.1 研究进展 5.2 生命统计价值的理论与方法 5.3 成渝地区大气污染生命统计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5.4 成渝地区大气污染生命统计价值结果分析 5.5 主要结论 6 成渝地区“大气十条”实施的成本效益评估 6.1 研究进展 6.2 研究方法 6.3 成渝地区“大气十条”实施成本核算 6.4 成渝地区“大气十条”实施效果分析 6.5 成渝地区“大气十条”实施效益评估 6.6 成渝地区“大气十条”实施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6.7 主要结论 7 成渝地区多情景大气污染防治成本效益模拟 7.1 研究进展 7.2 研究方法 7.3 成渝地区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情景费效分析 7.4 成渝地区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建议 8 大气污染防治费效评估政策建议 8.1 大气污染防治费效需求分析 8.2 总体思路和框架设计 8.3 主要政策建议 附录 附录1 现场调查表 附录2 GBD给出的不同疾病终端的相对危险度RR和置信区间 附录3 大气污染影响公众调查表 附录4 统计生命价值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