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第一辑)系列之一。本书通过剖析中日汉籍交流的生动实例,探明“书籍之路”的内涵与外延,考察汉籍传播异国他乡的途径与方式,梳理汉籍在东亚诸国本土化过程中的化用与变异,阐释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作者简介 葛继勇,1975年出生于河南汝南。毕业于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文学博士。现任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亚洲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从事日本文化及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独著有《七至八世纪赴日唐人研究》《漢詩漢籍の文化交流史》,合著有《历代正史日本传考注(汉魏两晋南北朝巻)》《入唐僧の求法巡礼と唐代交通》等。 目录 序文 前言 本书的研究视角和内容构成 第一章 大津皇子《临终一绝》与陈后主《临行诗》——以与江为《临刑诗》的关联为中心 一 大津皇子的不幸与《临终一绝》 二 陈后主《临行诗》及其问题点 三 江为《临刑诗》 四 陈后主、江总与江为 第二章 陈后主《临行诗》东传日本及其受容——以大津皇子《临终一绝》溯源为中心 一 陈后主《临行诗》与智光、吉藏 二 慧灌、福亮与道慈 三 智藏、吉藏与嘉祥寺 四 智光、安澄与“如有传云” 五 智藏、大津皇子与淡海三船 第三章 古代日本对魏徵《时务策》的受容与变容——以“魏徵时务策”木简为线索 一 魏徵《时务策》的卷数与构成 二 魏徵《时务策》传入日本及其佚文 三 古代日本对魏徵《时务策》的受容与变容 第四章 东传日本的《魏文贞故事》 一 魏徵的言行录与编者 二 《魏文贞公故事》与《魏郑公谏录》 三 东传日本的《魏文贞故事》及其佚文 第五章 《兔园策府》的成书、内容及东传日本 一 《杜嗣先墓志》的相关记载 二 《兔园策府》的成书年代 三 《兔园策府》的内容与传承衍变 四 “兔园策府》东传日本及其受容 第六章 《自氏文集》的成书经过与寺院奉纳 一 自居易的文集编纂与寺院奉纳 二 《自氏文集》七十卷本的编纂 三 寺院奉纳本的去向 第七章 自居易的子孙与《白氏文集》家藏本的去向 一 自居易的子女 二 自居易之侄 三 侄龟郎及其收藏本的去向 四 外孙谈阁童及其收藏本的去向 五 履道里第的变迁及其家藏本的去向 第八章 自居易与杨氏兄弟的交友——兼及《杭越寄和诗集》与《白氏文集》东传日本 一 自居易之妻杨氏一族 二 自居易与杨虞卿、杨汝士的交友——自居易的归隐与“牛党” 三 自居易与杨鲁士的交友——圆仁携归《杭越寄和诗集》 四 自居易与杨汉公的交友——惠萼抄归《自氏文集》 第九章 东传日本的《元亨疗马集》及其诸本 一 《元亨疗马集》东传日本 二 《舶载书目》中的《元亨疗马集》目录 三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元亨疗马集》诸版本 四 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藏“元亨疗马集》 第十章 《射诀》东传日本与赴日清人陈采若 一 舶载至日的骑射书籍——《射诀》 二 赴日清人陈采若与骑射术的东传 三 陈采若与赴日清人朱氏兄弟、浙江总督李卫 第十一章 德川日本对中国马术的受容与《对语骥录》 一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马书》与赴日清人 二 马、马具、马艺者与马医师的至日 三 赴日清人问答书与《对语骥录》 第十二章 《古今图书集成》的成书及其东传日本 一 《古今图书集成》的成书 二 《古今图书集成》东传日本 三 《古今图书集成》的辗转收藏与日本大型类书的编纂 第十三章 “唐船持渡书”与德川吉宗的实学思想 一 江户时代的书籍贸易与禁书制度 二 吉宗对禁书的“解禁”及对“唐船持渡书”的收藏 三 吉宗的实学思想 第十四章 中日年号与文字、汉籍 一 中国的年号与文字 二 日本的年号与文字表记 三 日本的年号与汉籍 第十五章 年号“令和”与日本古典《万叶集》 一 《梅花歌》序文的出典 二 其他热门候选年号 三 作为日本古典(国书)的《万叶集》 四 隐喻的时间——年号 附录一 超越时空的“书籍之路” 附录二 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新视角 后记 导语 本书主要研究唐代中日两国的书籍交流史,考察中国文化的形成过程、书籍传至日本的过程以及传至日本后被接收、改变的过程。综观古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了解其从模仿到创造的变化过程,以及改造及抵抗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