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对政府网络谣言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谣言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更为迅速、便利,网络空间成为谣言治理的主要阵地。本书以协同治理理论、应急管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为基础,构建研究框架,识别网络谣言与辟谣信息的扩散特征,揭示两者在线扩散的交互作用机制;从用户角度,厘清用户接触、认可政府辟谣信息及其与网络谣言治理效果之间的关系,识别网络谣言管控中的关键因素;从政府公信力、公众满意度和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三个维度,构建网络谣言治理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决策提供量化依据;针对谣言与辟谣信息的多种交互作用模式,给出网络谣言管控建议。 本书可供信息管理相关专业高校师生、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的决策人员和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文献回顾 本章参考文献 3 网络谣言的形成、传播与扩散 3.1 网络谣言的危害与成因 3.2 网络谣言的传播 3.3 网络谣言的扩散特征 3.4 案例分析:“贾晓月护士未得到嘉奖”事件中谣言的扩散特征 3.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政府辟谣信息的扩散 4.1 政府辟谣信息及其功能 4.2 辟谣信息的扩散特征 4.3 政府辟谣信息扩散中的两类现象 4.4 案例分析:“重庆大巴车坠江事件”中的“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5 谣言与辟谣信息在线扩散的交互作用机制 5.1 谣言与辟谣信息的交互 5.2 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5.3 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交互的建模与仿真 5.4 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交互的动力学分析 5.5 谣言与辟谣信息交互与仿真的实证分析 5.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6 网络谣言管控的关键因素分析 6.1 用户信息焦虑 6.2 社会支持 6.3 谣言甄别能力 6.4 辟谣信息接受意愿 本章参考文献 7 网络谣言治理效果评价 7.1 网络谣言治理效果评价的研究意义 7.2 网络谣言治理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 7.3 网络谣言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8 政府网络谣言的管控策略 8.1 网络谣言管控策略的研究焦点 8.2 政府谣言管控的目的和原则 8.3 基于不同交互模式的辟谣信息管控策略分析 8.4 面向影响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交互作用因素的政府谣言管控策略 8.5 政府网络谣言的综合管控体系 8.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9 研究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