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倾情倾力雕刻生活,努力用散文的方式从自己所生活的地域出发,为读者开启一扇文学的回顾与瞭望之窗。全书分为“阅读生命”“向阳而生”“生活空间”“爱在正道”“品尝百味”“襟上旧痕”“似水流年”“闲情偶寄”“名人纪事”“闲言春秋”等多个篇章,记录了作者的亲历、亲见、亲闻。 本书从历史的、艺术的、个人的、美学的角度,让风土人情活起来,让一个个人物丰满起来,让一件件事情生动起来,将历史钩沉,将灵魂再现,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描写和叙述丰盈你我的回忆,温暖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励读者不管面对多么大的困难,都不要忘了,给生命一个开花的理由。 作者简介 咸高军,作家,诗人,教育工作者,著有《我们的课堂在长征路上》《教海扬帆》《勤学故事》《走近经典》《沿着周爷爷的足迹前进》等教育教学专著、散文集、诗歌集、报告文学集二十余部,在多个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 目录 阅读生命 给生命个开花的理由 弱水河畔有片胡杨林 赏得残荷志坚强 信念:朝圣路上的拐杖 不愿成熟 祭牙 断链 黑子 “不要和陌生人讲话!” 那块橡皮 向阳而生 天使小靖 理发的小蒋 燕子的淘宝小屋 有缕阳光叫灿烂 俺的兄弟叫老王 为爱立名 生活空间 翠红 “抠”老魏 老儿 坡道起步 影缘如戏 爱是正道 父亲 母亲的针线笸箩 站在窗口的岳母 我有个好妻子 我很傻 有种感情叫思念 品尝百味 最忆美味是豆腐 舌尖上销魂的猪头肉 下关全牛宴 全鳝席 襟上旧痕 母亲的手擀面 母亲的炒面 难忘儿时葵花籽儿香 茶瓶粥与茶缸饭 京城“第宴” 老宅有盏煤油灯 似水流年 老杨 致记忆深处的夏天 埋倭山 浓浓年味盼新年 印象淮安路 首行永难忘 别了,少先队 闲情偶寄 海南听海 一眼千年 品下关 紫云英的春天 古今怀想淮安情 今夜,你璀璨了我的流年 名人纪事 袁鹰:遥望古城,不胜依依 生忆你 大爱无疆 瞑未竟平生志 百代长留济世心 周作民最难忘的事 闲言春秋 教育人生因思考而美丽 有个光荣的名字让我们很温暖 青春不负党旗 文明,城市最美的风景 雷锋,我们永远的榜样 勿忘务实 我骄傲,我与红小携手前行 诗意真情 广告词的忧思 后记 序言 “敢问路在何方” 孔凡成 高军在他的散文集《给 生命一个开花的理由》即将 付梓之际,嘱我写几句。 高军是我的学生,我们 的交往已有三十余年。往日 我们是亦师亦友,而今已经 是多年师友成兄弟。 高军和我一样,都是农 家子弟,都有过一段比较艰 辛的日子。也许是穷且益坚 ,高军自进入江苏省淮安师 范学校,就昂扬着一股积极 进取的努力态势。在学好功 课之余,努力探寻自己的发 展方向。记得高军当年是校 学生会文娱部长,也许是为 了激起大家参与的热情,他 居然还参加了校园十佳歌手 评选,唱的是电视剧《西游 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 方》。可惜没有获奖。不过 ,“敢问路在何方”倒是彰显 着高军的精神气概。高军并 没有因音乐之路不通而气馁 ,而是继续瞠路。有一天, 他告诉我,想学写新闻,我 说可以试试,因为我有个初 中文化的弟弟,靠写新闻报 道,竟也闯出了一条道路。 而且,据我所知,很多单位 做了不少颇有新意的事情, 却苦于没有会写新闻报道的 人才而并不为人知晓。如果 会写新闻的话,就是一位多 面手,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他来了兴致,找了一些学写 新闻的理论知识,仔细揣摩 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很快就 上了道。不上两年时间,就 脱颖而出,发表了二十几篇 新闻稿,并在校橱窗办了个 人作品展,受到了用人单位 的赏识。 走上工作岗位,高军作 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做好本 职工作,在教学上精益求精 ,力争做个优秀教师。高军 在教学中肯钻研,敢探索。 我举一例,汉语母语教学需 要运用语境教学,可惜,在 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做到。但 高军能理解语境教学,不仅 理解,而且还在实践中尝试 了,效果似乎还不错。他在 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 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优质课大 赛中,就荣获了一等奖,其 实录发表在《小学教学研究 》上。我还因该课能精彩地 运用语境教学法,很兴奋地 写了篇评析文章。 教学工作之余,高军不 仅写新闻,报道校园新事, 还写了大量的教学论文以及 通讯作品,出版了诸多与教 学有关的书籍,如《杏坛放 歌》《教海扬帆》《我们的 课堂在长征路上》《我的生 活语文》等等,足见其勤奋 、坚韧、水平高。 更令人惊喜的是,高军 在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还 坚持从事文学创作,成了一 名作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 口的诗歌和散文,摆在我面 前的就是他的散文集《给生 命一个开花的理由》。 《给生命一个开花的理 由》写的大都是凡人小事, 所写的大都是高军家乡淮安 发生的故事。写的是身边的 普通人,普通人所做的平常 事。就是这些普通人,在不 显山不露水的日常小事中, 彰显出人性的光辉,体现着 真善美的内在风华。 散文的生命在真。高军 的散文,不仅是人真,事真 ,情亦真。读着高军的散文 ,我仿佛又回到了淮安那个 古城,坐在老杨的小饭馆里 ,走过那燕子的淘宝小屋, 流连于布满沧桑的镇淮楼, 走在那校园边的土城墙上, 感慨着文渠的变迁,想起乡 村老父亲的苍颜。 散文的价值在善。高军 的散文充满阳光,用时髦的 话,就是满满的正能量。不 过,高军散文中流淌的正能 量,绝无矫揉造作、弄虚作 假、胡编乱造之嫌,而是小 人物生活的自然流露,是小 人物生命活力的真情再现, 张扬的是“苔花如米小,也 学牡丹开”式的自我生命价 值的绽放,因而显得真诚实 在。 散文的魅力在美。高军 散文的美,不只是内容醇正 之美,而更多的是艺术表现 的美。其散文如行云流水,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 可不止”,洒脱自如,气韵 生动。善用白描,常常是三 两笔便勾勒出人物的境界。 高军还特别讲究用词和锤炼 标点,在选词和标点的转换 中创造一种诗的精神,传递 着汉语绵长的滋味,显现着 作者的功力和人格魅力。 以上是我对高军其人和 初读高军散文的初步印象。 高军散文的真正魅力,尚需 您在阅读中慢慢咀嚼,仔细 品味。深信您在阅读中会感 受到作者那种执着,那种永 不停歇的追求和向往…… 是为序。 (作者为淮阴师范学院 教授、淮阴师范学院中国语 境教学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 ) 导语 咸高军的散文集叙事清楚,描写细致,并从中自然地吐露出自己的情感。散文《给生命一个开花的理由》,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大自然中坚强的生命。描写了骆驼刺、薰衣草、薄荷、野菊等,对薰衣草的描写,细致入微;对骆驼刺的描写,在戈壁上沙一样的颜色,“那骆驼刺一窝一窝的,在狰狞的沙石间生长着,在戈壁或南或北或东或西的狂风下,一丛丛,一簇簇,露着顽强,陪着我们在一望无际的荒漠里向远方延伸。”写出了她的坚强生命力。整个景色的描写,具有诗情画意,让读者感受到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在燃烧。 后记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 主人。别说撞上机遇,好运 连连,即使生不逢时,怀才 不遇,也不要自怨自艾、毫 无作为,而应该积极进取、 大展宏图。这是我一直以来 的观点,也是我为什么给这 本散文集定名为《给生命一 个开花的理由》的主要原因 。 在新疆荒凉贫瘠的戈壁 滩上,我曾见到狰狞的沙石 间,那一丛丛、一簇簇露着 顽强的骆驼刺,看到骆驼刺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竟然 也开花!开着细小到几乎看 不出的花来用尽全力灿烂着 自己的生命,来幸福着别人 的春天。我感叹,生命是伟 大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 我们人类,只要有生命存在 的地方,就有希望在燃烧。 进而想,不管处在什么样的 环境,不管面对多么大的困 难,我们都不要忘了,给生 命一个开花的理由。 给生命一个开花的理由 。最重要的是保持从容心态 ,展现奋斗姿态,激活实千 状态。这当然不仅仅是指向 我,也指向我作品中的人, 乃至于作品中的事、物、景 等,尤其是指向能读到这本 书的每一位读者,进而通过 他们指向到生活在现实世界 里的每一个人。 我认为,一个写作者与 大夫相比,野心应该更大些 。写作的目的不单单是给人 、给社会治病疗伤,更应该 给人、给社会温暖、力量、 希望。握起笔时,生活不只 是一只极其普通的纸盒子, 打开后,也不只是只会找到 一些二氧化碳、硫黄之类的 东西。真正的写作者应该是 一团火,一团满怀火种的火 ,能敏锐准确找到那根藏于 一角的捻子,从而一下把它 点燃了。只有这时,你才会 发现,生活并非一个普通纸 盒,而是一个大大礼炮,它 正向外打出一个个不同造型 的礼花,形成繁星满天的盛 景。 基于此,这本书里,《 赏得残荷志坚强》中,我表 面上是“留得残荷听雨声”, 其实是在秋冬季节,看着一 角残荷貌似萧条的背后,想 着有一缕若有若无的暗香在 浮动,仿佛看见了一种生命 的悲壮与凄美;《老三》中 ,车祸后,郁郁寡欢的老三 抖空竹,抖去了病痛与抑郁 ,抖出了独乐不如众乐;《 有一缕阳光叫灿烂》中,高 风晓日,其丽灼灼的赵丽丽 向阳而生,呈现着美丽、呈 现着温暖、呈现着大爱。《 燕子的淘宝小屋》中,明眸 皓齿的燕子与大家在淘宝小 屋美美地相聚,与大家在淘 宝小屋美美地分享时光,分 享幸福;《天使小靖》中, 一脸自豪的小靖甜甜的笑脸 洋溢着天使般的善良与爱意 ,温暖着你我他,温暖着这 个平凡的世界。《俺的兄弟 叫老王》中,光头亮亮的, 鹰眼亮亮的,整个面部亮亮 的老王其质其容自华,给人 以光明,给人以希望;《理 发的小蒋》中,在特殊的春 天里,小蒋理了一次平生我 等待时间最长的发。理完发 ,一种清清爽爽的精气神扑 面而来。小蒋一如既往给予 了我们需要的,也许是平常 很多人并未意识到的需要。 但这个需要留给我的记忆一 定是长久的;《海南听海》 中,我痴痴地望着,感受着 海南的海深沉、静美、瑰丽 、博大、富饶、粗犷、苍凉 ,愿采天地灵思捻于笔尖, 疾笔狂书海之恋曲一万年; 《弱水河畔有片胡杨林》中 ,我站在胡杨林前,心灵接 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我忽 然悟彻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 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 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 声无息地辉煌…… 不需要枚举太多,亲历 、亲见、亲闻……我倾情倾 力雕刻生活,努力想在散文 集《给生命一个开花的理由 》中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 拘。所谓大事不虚,指的是 人、事、物、景等写作对象 不虚构。所谓小事不拘,是 指在具体人、事、物、景上 ,做些文学上的取舍,做些 虚实详略上的切割,或在自 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上, 发表自己的感受与感悟,加 入自己的理解、思考和价值 判断,使其元素更丰富,情 感更饱满。目的是从写作者 所生活的地域出发,眼睛向 外,为读者开启一扇文学的 回顾与嘹望之窗。为此,笔 下除了在不断地塑造人物外 ,努力用文学的表达方式, 从历史的、艺术的、个人的 、美学的角度,让风土人情 活起来,让一个个人物丰满 起来,让一件件事情生动起 来,辽阔的、细腻的、鲜活 的将历史钩沉,将灵魂再现 ,丰盈你我的回忆,温暖人 们的精神世界。 要做到这样,谈何容易 。且不说,个人才疏学浅。 就本质而言,写文章是件容 易的事么?但想到,给生命 一个开花的理由,心头便荡 漾起了激情。写作本书时, 苦中有乐,苦中作乐成了独 有的情趣,独特的体验,独 自的责任。在一份清澈的长 远与宁静中,写作成了一种 习惯。在写作时敲击的键盘 上,我似乎听到自我生命强 劲拔节的声音,这声音让我 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因为生 命的花开了,世界变得更美 好。 在本书创作出版过程中 ,淮安区委宣传部、淮安区 教体局、淮安区文联、淮安 区作协、淮安市楚州实验小 学教育集团及所属备校区的 领导、同事、文友们给予了 我倾情关心与大力支持,在 此,不一一署名,点点滴滴 ,铭记在心。特别感谢中国 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 童文学家和散文家袁鹰先生 的鼓励,他虽卧病在床,听 说本书出版,不 精彩页 给生命一个开花的理由 离开昌吉的清晨,难得碰到个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雨的天。在这干旱少雨的新疆,雨水让街道两旁的植物越发显得葱茏。这几天,一直行驶在荒凉贫瘠的戈壁滩,见到了蓝天,见到了白雪,也见到了沙尘暴,但见到最多的是骆驼刺。那骆驼刺一窝一窝的,在狰狞的沙石间生长着,在戈壁或南或北或东或西的狂风下,一丛丛,一簇簇,露着顽强,陪着我们在一望无际的荒漠里向远方延伸。 没有来过戈壁的人恐怕想象不到生命对于一片荒芜的大地是多么珍贵,我们从奎屯出发,车子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穿行,一道蜿蜒的公路把荒漠分成两半,一侧是天山的连绵不绝,一侧是布满或大或小碎石的荒漠,天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冷冷地注视着荒凉的大漠。干旱,多冷,少雨,缺水,戈壁滩上只有一些极为耐寒的骆驼刺等植物可以勉强生长,它们的叶子都褪变成一枚枚尖刺,既能吸收阳光雨露,又能减少水分的蒸发。是啊,只要是有生命的物体,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能以这样的方式选择生存。 车到果子沟,越来越多的绿色覆盖住黄黄的砂砾,水灵灵的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2018年初,在酒泉参观“淮安号”恩来星发射时,经过弱水河几十公里的荒漠我几乎都是闭着眼睛在车里打盹,那种荒凉的感觉在心里一直空荡荡的,没有兴趣观看。而眼前这郁郁葱葱的绿树、野草,虽没有公园绿地上那么齐整稠密,可毕竟有一种生命的颜色,着实紧紧地吸引住我们的眼球。 “快看,那边有花。”同行的周大声地叫着。我侧过身,看到一丛丛紫色的薰衣革在车窗外一闪而过。看着我们兴奋的表情,驾车的宋把车慢慢停靠在路边,说:“你们可以下去转转。” 循着花香,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走进戈壁滩,难得看见这么一大片薰衣草。薰衣草已经长出了好几寸高,绿色的叶片托着中间抽出的或紫或粉红的薰衣花蕊,煞是迷人。再看远处,长得是薄荷,淡淡的薄荷清香沁人心脾;那边,还有一丛丛野菊,白色的花瓣一朵挨着一朵,开得热热闹闹,俏丽而不张扬。我见惯了城里花坛里大红大紫的花朵,而却不常欣赏这些不起眼的野花,今日见了,总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于是,小心翼翼地将鼻子凑过去轻轻地嗅,让一丝甜甜淡淡的馨香直透心底。 “瞧,这是什么?长得好难看!”宋指着脚下形似球状,零零散散撤落在沙砾上的一株草问。 “骆驼刺。你看它没有簇聚,单株单个,据地自生。” “这明明是草,哪里是刺嘛!”宋对我说。 “是啊,它只是一棵草,骆驼刺叶下都长有硬刺。骆驼刺的刺是一种自身保护,但却难不倒骆驼,骆驼吃骆驼刺,是从下部向上部捋刺倒伏,伤不了骆驼的嘴。骆驼是骆驼刺的‘丧门星’,所以叫作骆驼刺也是实至名归的。”我随手拨弄着,不经意地说。 “哦,原来如此。” “骆驼刺,短而又细的枝,针状的叶,无媚无娇,仅仅只是一个绿色的生命体。”这是陈忠实说的,我告诉宋。 我蹲下身子,细细地瞧瞧骆驼刺,倏地,看到骆驼刺开着一种细小到几乎看不出的花,和孕育它的沙地一样的颜色,这应该是花中最不起眼的色彩了。我想不到这么恶劣的环境下,骆驼刺竟然也开花?看来不管多么卑微的小草,都有开花的欲望。这荒漠上的骆驼刺,就是这样! 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环境,父母家庭,有人生来好命,出生在富贵之家,衣食无忧,前途一帆风顺,就像那开在花坛里的花朵,娇艳动人。可也有人生在偏远的小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生下来要饱受风吹雨打,历经艰难困苦,为了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而受尽苦难。当然,还有一种人,本来可以生长在花坛里,鲜艳夺目,可却自愿到野外边疆生活,他们宁愿自个儿苦,去换得万人甜。谁的生命不珍贵,谁的心里没有梦,也许荒漠上这一株株卑微的骆驼刺就是这种人,用开着细小到几乎看不出的花来用尽全力灿烂着自己的生命,来幸福着别人的春天。 生命是伟大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有希望在燃烧。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本身就值得庆幸,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不管面对多么大的困难,都不要忘了,给生命一个开花的理由。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