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源氏物语(上下)(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本)紫式部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高峰之作,也是日本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日本人称之为世界最古老的长篇写实小说。作品以平安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为背景,通过光源氏及其父亲桐壶天皇和后代夕雾、薰、匂宫等人与众多女性错综复杂的情感故事,描绘出一幅宏大的人生与历史画卷。紫式部以细致之笔,逼真写下人在各种情境下变化莫定的心理状态;以客观之眼,详尽记下她所观察到的宫廷四时行事和自然景物,以供后人体认与追念平安时代风貌。
作者简介
紫式部(约973-1014或1025年),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和歌诗人。本名不详。天资聪颖,精通和歌,熟读中国典籍。宽弘三年(1006)前后,入宫侍奉一条天皇中宫藤原彰子,为之进讲《白氏文集》。代表作《源氏物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完整的长篇小说,另有《紫式部日记》与和歌集《紫式部集》存世。
目录
洪范新版序
修订版序言
第一帖 桐壶
第二帖 帚木
第三帖 空蝉
第四帖 夕颜
第五帖 若紫
第六帖 末摘花
第七帖 红叶贺
第八帖 花宴
第九帖 葵
第十帖 贤木
第十一帖 花散里
第十二帖 须磨
第十三帖 明石
第十四帖 澪标
第十五帖 蓬生
第十六帖 关屋
第十七帖 绘合
第十八帖 松风
第十九帖 薄云
第二十帖 槿
第二十一帖 少女
第二十二帖 玉鬘
第二十三帖 初音
第二十四帖 蝴蝶
第二十五帖 萤
第二十六帖 常夏
第二十七帖 篝火
第二十八帖 野分
第二十九帖 行幸
第三十帖 藤袴
第三十一帖 真木柱
第三十二帖 梅枝
《源氏物语》重要人物关系表(一)
《源氏物语》重要人物关系表(二)
第三十三帖 藤里叶
第三十四帖 若菜(上)
第三十四帖 若菜(下)
第三十五帖 柏木
第三十六帖 横笛
第三十七帖 铃虫
第三十八帖 夕雾
第三十九帖 御法
第四十帖 幻
第四十一帖 云隐
第四十二帖 旬宫
第四十三帖 红梅
第四十四帖 竹河
第四十五帖 桥姬
第四十六帖 椎本
第四十七帖 总角
第四十八帖 早蕨
第四十九帖 寄木
第五十帖 东屋
第五十一帖 浮舟
第五十二帖 蜻蛉
第五十三帖 手习
第五十四帖 梦浮桥
《源氏物语》重要人物关系表(三)
《源氏物语》重要人物关系表(四)
《源氏物语》重要人物关系表(五)
《源氏物语》各帖 要事简表
序言
翻译的目的,简单说,
是把一种语文转换成另一种
语文。懂得两种或两种以上
语文的人,时则会有需要为
自己,或为别人做这种“翻
译”的工作。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生
于上海虹口江湾路的我,作
为台湾人法律上是日本公民
,而闸北虹口一带当时为日
本租界,所以到了上学年龄
,我就被指定去上海市第八
国民学校读书。那所日本人
设立的学校,除我和我的妹
妹之外,其余都是日本孩子
。说实在的,我们当时还以
为自己也是日本孩子,只是
家里有些生活习惯和别的同
学们略微不同而已。
我的启蒙教育是日本语
文。我读日本书,也用日本
语文思想,或表达心事,似
乎是自自然然的;直到小学
五年级的时候,抗日战争结
束,日本投降,中国胜利,
我们台湾人的身份由日本籍
变成了中国籍。次年,我们
举家由上海乘船回到台湾。
台湾是我们的故乡,却是一
个陌生的故乡。
在陌生的故乡,我们开
始了新生活。我听不太懂台
湾话,而且在推行“国语”的
环境之下,校内是禁止使用
日语的。老师用闽南语解释
“国语”。从小学六年级开始
,我突然需要适应两种新语
文。如今回想起来,大概我
的翻译经验就是从那时候开
始的。我的脑中经常需要把
中国语文翻译成日本语文。
这样的习惯,使我在读大学
和研究所的时期,能够驾轻
就熟地为台北东方出版社的
两套少年读物——“世界名
人传记”和“世界文学名著”
——译成了五本书。那些书
都是经由日本人改写为适合
少年阅读的文体,所以几乎
没有什么问题和困难。
任职大学之后,教学与
研究成为生活的主轴,除了
有限的一些日文的汉学研究
论著之外,不再有空闲执译
笔了。至于再度促使我提笔
从事翻译工作,实缘起应邀
参加一九七二年日本笔会主
办的“日本文化研究国际会
议”。依大会规定,参加者
需提出一篇与日本文化相关
的论文。我以日文书成《桐
壺と長恨歌》提出发表。其
后,我将日文的论文自译为
中文——《〈源氏物语〉桐
壶与长恨歌》,在台湾大学
《中外文学月刊》刊载,同
时为了读者便利而试译了《
源氏物语》首帖“桐壶”,附
录于论文之后,那篇日本中
世纪文学深受白居易《长恨
歌》的影响,中文的读者感
觉既熟悉又陌生,产生莫大
的好奇与期待,通过杂志的
编辑部鼓励我继续译介全书
。我在没有十分把握之下,
答应下来,开始了逐月在《
中外文学》刊载的长期翻译
工作。费时五年半,共六十
六期而译竟了百万言的《源
氏物语》全书。
那五六年的时间里,我
教书、做研究,又翻译,过
着与时间竞走的生活,十分
辛劳,却也感觉非常充实。
翻译遂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
重要部分。我选择日本古典
文学作品为自己翻译的对象
,是基于两个理由的:一者
,日本文化从中世纪以来深
受我国隋唐文化影响,而且
日本人早已有系统地译介了
中国的重要著作;相较之下
,我们对日本的文学作品则
相当冷漠。虽然近二十余年
来逐渐有人译出日本文学,
但以近、现代作品为主,古
典文学的译介仍嫌不够。再
者,我个人具备日本语文根
底,其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
的教学与研究,或可在这一
方面略尽绵薄之力,弥补我
们所当做而未做的事情,故
自一九七三年以来,自我惕
励,断续译出了《源氏物语
》(一九七三—一九七八)
、《枕草子》(一九八六—
一九八八)、《和泉式部日
记》(一九九二)、《伊势
物语》(一九九五—一九九
六)等四本平安时代的日本
文学名著,以及十九世纪明
治时代的樋口一叶短篇小说
集《十三夜》(二〇〇一—
二〇〇四)。
以上五本书,前四本的
著成年代都在千年以上,最
后一本也在一百多年前。每
一个国家的语文都会随时间
而有所变化。现在的日本人
阅读古人的这些文学作品,
多数会觉得很困难,所以自
与谢野晶子(一八七八—一
九四二)以降,已经有多种
现代日语译的《源氏物语》
等书出版了。
我的中译本诸书,虽然
采取白话文,但是仍有许多
地方非译文本身所能传达清
楚,或者表现原文的巧妙之
处,则不得不借助些注释。
注释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原著里引用日本的古老
诗歌或隐喻,乃至于唐代以
前的中国古诗文,因此对于
中国读者而言,明白了这些
道理,就会觉得既陌生而又
熟悉,格外亲近动人。
《源氏物语》《枕草子
》《伊势物语》《十三夜》
以简体字横排出版。容我在
此感谢南京译林出版社所有
帮助我促成此事的各位。
林文月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八日
导语
一部传阅千年的长篇写实小说,无与伦比的奇迹之书,物哀文学肇始之作,融于后世所有日本小说字里行间,也深深铭刻在川端康成心上;构成日本美学传统,为从和歌到绘画,从服饰到建筑的多方面日本文化提供美的滋养,亦被不断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漫。
紫式部才华横溢,七年宫廷生活期间,以“史眼”观人观事观物,记下平安时代全盛期宫廷与贵族情感和生活现实。前后四代人,上下七十年,千言万语,描绘一个转变中的王朝。欲知千年往事,毕竟要从此书读起。
精彩页
第一帖 桐壶
不知是哪一朝帝王的时代,在后宫众多女御和更衣之中,有一位身份并不十分高贵,却格外得宠的人。那些本来自以为可以得到皇上专宠的人,对她自是不怀好感,既轻蔑,又嫉妒。至于跟她身份相若的,或者比她身份更低的人,心中更是焦虑极了。大概是日常遭人嫉恨的缘故吧,这位更衣变得忧郁而多病,经常独个儿悄然地返归娘家住着,皇上看她这样,也就更加怜爱,往往罔顾人言,做出一些教人议论的事情来。那种破格宠爱的程度,简直连公卿和殿上人之辈都不得不侧目而不敢正视呢。许多人对这件事渐渐忧虑起来,有人甚至于杞人忧天地拿唐朝变乱的不吉利的事实来相比,又举出唐玄宗因迷恋杨贵妃,险些儿亡国的例子来议论着。这么一来,更衣的处境就更加困难了,但是想到皇上对自己的无比深情,也只好忍耐着,继续留在宫中侍候皇上。更衣的父亲大纳言虽已早亡,母亲却是个老派的人,又出身于相当高等的家庭,她看到双亲健在的别人家小姐们都过着那种气派豪华的生活,决心不让自己的女儿输给别人,所以遇到任何仪式都很费心机地张罗着。但是,究竟是缺少了一个扎实的后台,所以一旦有什么重要事情时,总显得有些儿无依无靠,教人担心。
不久,许是前世宿缘深厚的关系吧,更衣竟然产下了一位玉一般俊美的男婴。皇上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的新生皇儿,便急忙差遣人到更衣的娘家,把婴孩抱来看。果然是世所稀有的容貌呢。第一位皇子是右大臣的女儿弘徽殿女御所生,既拥有信望,又无疑地是公认的储君,受世人之重视,自不在话下。不过,这位新皇子的姣丽却是无与伦比的,所以皇上对太子的宠爱就不由得变成普通表面的关怀,而将无限的呵护和关切都转移到这位新生的爱儿身上来。
新皇子的母亲更衣本来并不是侍候御前琐事那种身份低贱的人。大家对她还是相当敬重的,只因为这一向皇上太过宠幸她,一有什么游宴,或什么有趣的场合,总是第一个召她上来。有时候早晨睡过了头,第二天也就一直留着她在身边陪伴,不放她走,所以在别人眼中就难免显得有些儿轻率的样子了。不过,自从这位皇子诞生以后,皇上也一改常态,凡事都特别谨慎小心,所以不由得教太子的母亲弘徽殿女御起疑,深恐弄得不好的话,东宫的地位可能会被这位新生的皇子抢了过去。由于这位女御是最先入宫的,皇上本来也对她十分宠爱,而且她又替皇上生了几位公主,所以对她的怨言,皇上也着实无可奈何。原来更衣所唯一依赖的是皇上对自己的无比宠幸,不过周围对她吹毛求疵和说坏话的人实在太多,而她又天生那么娇弱,所以过分的宠爱反倒增加她内心的负担了。
更衣所住的地方叫作桐壶殿。离开皇上所住的清凉殿相当远,因此皇上行幸桐壶殿的时候,得经过许多后妃的殿前。而皇上偏又频频前往桐壶殿,这也就难怪旁人要嫉恨了。有时候,更衣承恩召见的次数太多,也会遭受大家的恶作剧。时常有人故意在挂桥啦,长廊上啦,到处撒些秽物,想弄脏迎送更衣的宫女们的裙摆。又有时大家商量好了,将更衣必经的走廊两端的门锁起来,害得她在里头受窘。诸如此类的事,往往使她吃尽苦头,所以心境越来越差。皇上对她也就更加怜爱,索性叫她搬到清凉殿后面的后凉殿,却叫原先住在那儿的另一位更衣移往别处去。这么一来,被赶出来的人当然要恨得咬牙切齿了。
这位皇子三岁那一年,照例举行了着袴仪式。把府库里的东西全部都搬了出来,气派之豪华盛大,简直跟太子行着袴式时不相上下。对这件事情,自然难免又是议论纷纷。不过,这皇子却偏偏越长越品貌端庄,出类拔萃,大家也就不便太过嫉妒;比较明理的人就只有瞠目结舌而惊叹道:“世上竟然有这么美好的人哪!”
这一年的夏天,做了母亲的更衣觉着身体有些儿不适,打算回娘家去休养一段时间,可是皇上不肯允准。许是这一向总这样多病的缘故吧,皇上也看惯了,没有把她当一回事。“就在这里休息一阵子看看吧。”总是这样劝她。可是,没料到病情一天天加重,仅仅五六天工夫,竟变得衰弱不堪。更衣的母亲哭着差遣人到宫里来央求让自己女儿回家养病;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更衣还得提防别人的羞辱,所以决定留下爱儿,独个儿悄悄地出宫。凡事总有个限度,到了这样的地步,皇上也不便再强留;不过,碍于帝王的身份,连随意相送都不可能,委实令人遗憾。平素是那样娇艳的人儿,如今却这般面容憔悴,心中似藏着千言万语,又不敢启齿。看着她这种虚弱而茫然失神的样子,皇上终于忍不住,不顾一切地哭泣着,在她耳边信誓旦旦。更衣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她乏力地躺着,用疲倦的眼神睇望,更教他不知如何是好。虽然已经破例地宣示辇车进入禁中接走病人,但是一旦入得门来,看到更衣这副样子,竟又全然不舍得让她走了。“约好了要同赴黄泉的,又怎么忍心抛下我,一个人独自走啊!”女方听了这番话,十分感动,也禁不住悲从中来,断断续续地喘着气说:
“生有涯兮离别多,
誓言在耳妾心苦,
命不可恃兮将奈何!
早知如此的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