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底层视角的启发,以社会学的方法考察现代性背景下乡村民众童年观念的变迁,旨在撕裂现代性话语下现代童年观念的完美表层,裸露出普通民众童年观念与现代童年观念复杂交织的斑驳纹理,从而突破童年观念的现代主义框架,反思童年观念的现代化进程。本书基于普通民众的立场,将研究的视角从上层精英转向底层民众,力图呈现哑然无声的底层童年观念,拓展童年研究的视角,突破童年观念的现代主义框架,呈现另外一种看待儿童看待童年的方式,也为打破童年研究中的二元论述提供了思路。 作者简介 王友缘,山东临沂人。2014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社会学研究、儿童观念研究与学前教育政策国际比较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发表CSSCI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九九归一: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研究丛书》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童年图景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四节 相关概念与相关问题说明 第二章 家族主义取向的童年观念(20世纪30—40年代出生人群) 第一节 传统时期的社会生活与童年生活 第二节 乡村民众观念中的生育、抚育与教育 第三节 儿童观念 第四节 以家为本位的童年观念 第三章 集体主义取向与家族主义取向并存的童年观念(20世纪50—70年代出生人群) 第一节 集体化时代的社会生活与童年生活 第二节 乡村民众观念中的生育、抚育与教育 第三节 儿童观念 第四节 双重取向的童年观念 第四章 个体主义取向的童年观念(20世纪80—90年代出生人群)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以来的社会生活与童年生活 第二节 乡村民众观念中的生育、抚育与教育 第三节 儿童观念 第四节 以个体为本位的童年观念 第五章 童年观念的互动机制与变迁张力 第一节 互动性再生产:现代童年观念的底层遭遇 第二节 在张力中前行——童年观念的变迁 结语——有守方有为:另一种童年观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导语 《童年观念的变迁(基于乡村民众的视角)/教育与社会研究丛书》从独特的视角为中国童年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描绘了一幅在现代民族国家进程中中国乡村民众童年观念变迁的图景。丰富的田野调查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增添了研读学术专著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