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梦旦(著述与追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商务印书馆董事、出版家高梦旦在出版方面做出的贡献的回顾。本书收录的文章,来源于当时的期刊、报纸、图书,编者根据影印本进行了整理。本书前半部分选取高梦旦对教育、历法、文化、改革等的论述,后半部分是其离世后众人所作的祭文、挽联和挽诗。
作者简介
叶新,安徽歙县人。北京印刷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博士,英国斯特灵大学国际出版管理硕士,武汉大学历史学、文学双学士。担任中国编辑学会理事、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理事。著有《近代学人轶事》《美国杂志的出版与经营》《美国杂志出版个案研究》《往事一抹风流——世说民国学人》等,主编《出版教育探索与实践》《版权贸易教程》《环游谈荟》等,主译《黄金时代:美国书业风云录》。
目录
著述
论述
论学校不可破坏
学堂奖励章程疑问
敬告教育部
蒙回藏教育问题
采用周历案
再论纪年
规定新货币之重量直径推行度量衡案
斤两仍用十进制之拟议
废两为元后处理辅币的小问题
大小数命位分节之商榷
推行度量衡与划一币制
对于电报局之希望
电报韵目代日之改革
论拜跪之礼不可行于今
翻译泰西有用书籍议
释夷
论中国民气之可用
论偏重文字之害
论保存国粹
利害篇
论女子应有参政权
校印《四库全书》及其他旧书计划
序跋
书《闽中新乐府》后
《绝岛漂流记》序
《新字典》缘起
《蒙台梭利教育法》序言
《四角号码检字法》序
书信
高梦旦致王国维、胡适的书信
高梦旦等六人致《学习生活》的信
追忆
文章
我所认识的高梦旦先生/王云五
高梦旦先生小传/胡适
高梦旦先生墓志铭/胡适
高公梦旦传/蒋维乔
读蒋维乔先生《高公梦旦传》后/圣祥
悼梦旦高公/庄俞
悼高公梦旦/江伯训
赠高梦旦序/林纾
高梦旦先生访问记/赵君豪
诗词
挽高丈梦旦/李拔可
白话一首哭梦旦/陈衍
吊梦公/胡君复
悼高梦旦/汪怡
挽高梦旦丈/前人
梦旦先生挽诗/秋岳
挽高梦旦/众异
水龙吟·哭高梦旦丈/王真
挽诗一律/俞人蔚
挽诗一律/林葆恒
挽诗一律/夏偕复
挽高梦旦/吷庵
挽诗二绝/鞠鳌
为高梦旦先生周年忌日而作/胡适
挽联
商务印书馆董事会挽
张元济挽
高凤池挽
王云五挽
李宣龚挽
庄俞挽
夏鹏挽
鲍庆林挽
汤颐琐挽
高子约挽
蔡元培挽
王稚圃挽
张叔良挽
纪念活动
纪念高梦旦先生
悼高梦旦先生
高梦旦先生纪念办法
党国名流及文化界同人 昨日追悼高梦旦氏
沪各界开会追悼高梦旦
高梦旦先生殡仪记/我一
附录
高梦旦之死
高梦旦先生在宝隆医院治疗经过敬告亲友
科学的医术
关于高梦旦先生之死/王動村
编后记
序言
向“现代圣人”致敬
卢仁龙
二十世纪发生了两件医
疗事故,不仅在社会上引起
巨大反响,也对中国文化的
戗害至深。
1929年,梁启超因北平
协和医院的医生误割他健康
的肾而去世,终年56岁。七
年后,梁启超的莫逆之友高
梦旦,在上海宝隆医院因医
生误诊,过量服用安眠药而
身亡,终年68岁。
这一南一北两大名医院
,因庸医而葬送了中国现代
文化巨擘的生命,至今仍让
文化界心痛不已。
高梦旦先生去世后,蔡
元培先生在当天的日记中写
道:“清末,我读其《论拜
跪之礼不可行于今》一文而
慕之,并撰挽联:‘文章能
寿世,菁华尤在教科书。’”
之后,蔡元培亲自主持追思
会并发表演说。
八十多年过去了,高梦
旦寿世文章何在?他的继承
者、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
五早年发愿,要记录他关于
高梦旦的所见所闻和高梦旦
的嘉言懿行,可惜直至王云
五93岁去世,也没有兑现对
高梦旦——这位于他恩惠最
多的人的承诺。我们不能不
为之感叹!
世事沧桑,高梦旦之事
迹、著述,自他去世,就一
直沉埋在百年历史的尘埃之
中,一代文化教育的巨擘,
就这样被后世冷落遗忘了,
岂不让人叹息感怀!

高梦旦的道德轶事,读
此卷可以略知。然而高梦旦
之事业、成就和影响,世人
知之甚少。试笔如下,以为
读者知人论世之助。
第一,高梦旦是一位现
代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
他规划、主持,并与商务印
书馆编译所的同人们,为变
革中国旧式教育,编写按学
制、课时为纲的新式教科书
,初步建立现代教科书新体
系。据不完全统计,有他署
名的教科书达七十多种。高
梦旦生前完成了商务印书馆
历史上四大教科书中的前三
大:最新教科书、共和国教
科书和国语教科书。这些教
科书,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深刻改变了中国最基
础的教育。他和张元济及同
人们不仅达成“昌明教育”的
大愿,而且通过产业化方式
,为商务印书馆成为文化教
育领域的百年巨头筑牢基础

第二,高梦旦是一位现
代出版业的巨擘。他开辟了
现代出版业的重要方向:编
字典辞书,办时政、文学、
教育、少儿类期刊;翻译日
本与西方思想、文化科学著
作;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
少儿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策划
知识普及读物。高梦旦入职
商务印书馆凡三十五年,期
间,由他经手出版的,为商
务印书馆带来巨大效益的煌
煌巨制不仅有《日本法规大
全》《辞源》,还有与“非
兄弟直骨肉”的林纾进行了
数十年“专卖”的合作,包括
近二百册的古文读本、文集
与翻译作品等,这可看作文
化与出版界的绝唱。更重要
的是,他在时代巨变中,高
梦旦游历东西,在其所撰“
东西文化之论”“新旧古今文
化之论”诸文中,有选择性
地,明智而又开放地支持进
步。
第三,高梦旦是一位现
代文化教育出版业的引路人
、伯乐,亦是保姆,更称得
上是集数者于一身的唯一杰
出成就者。在首批留日的精
英中,大部分人终身追随他
;他一见中华书局创始人陆
费逵,不仅委以重任,而且
以一侄女妻之;为商务创造
另一辉煌时代的王云五,是
他屈身而得;他在复旦公学
任监督期间,发掘了才学过
人的钱智修,待其毕业之后
便引入商务,后来钱智修十
三年主持《东方杂志》……
高梦旦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与
变革,难以述尽。三十多年
间,无论政治、文化遗老,
留学日本、欧美英才,还是
馆内外后学少年的成就,都
无法与他割裂开来,其中具
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有如郭沫
若、郑振铎、胡愈之等。
由于资料的缺乏,高梦
旦今天成为一个知其伟大和
卓越的文化领袖,今人却无
法表述叙写之人。

高梦旦一生有三个罕见
且不类常人的举措:一是弃
科考,二是不从政,三是投
身出版后废撰述。
友人纪念他的文章中,
都叹息他投身出版后,不仅
是不措意于文章,甚至故意
废著。即使有之,亦化名刊
出,如《东方杂志》创刊号
“社说”中的《论中国民气之
可用》,此篇即以“崇有”之
名发表。但对谋划出书,新
人撰编,则终日汲汲,终身
惶惶,唯恐有失或无成。这
内在的原因是“他人已立代
己言”,就如他终生奉行的“
功成不必在我”的人生信念
。他有意不为,以过分谦虚
的姿态,隐没了自己,这就
是胡适多次尊他为“圣人”的
原因。今天读者有幸捧读斯
编,当以胡适所言不虚也。
本书仅选录高梦旦文章
,未及专著。借此亦作介绍
,以饷读者。
其一,《泰西格言集》
,收在日本出版的《闽学会
丛书》中,是高梦旦1903
年任浙江求是书院督学期间
编译的一本小书。全书选录
了数十位欧洲哲学、思想、
文学、宗教大家的精论,据
日文翻译而成。值得介绍的
是,高梦旦是一位精通日文
的学者,曾计划翻译日本著
名法学家织田万的《法学通
论》。《闽学会丛书》宣传
目录有高梦旦译,但1907
年商务出版时则署名刘崇祐

其二,《十三月历法》
。本书研究历法,改革历法
,是高梦旦从中国与世界接
轨的角度研究的课题,也是
他作为出版家罕有
导语
商务印书馆董事、出版家高梦旦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所长期间,编教材、译名著,提倡改革历法、度量衡和币制,支持汉字简化、支持王云五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他与张元济共事多年,推动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后期又力邀胡适、王云五等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工作。1936年,高梦旦因庸医误诊,殁于上海。他的离世,在当时的文化界引起巨大的震动。张元济、胡适、王云五、蔡元培等社会名流在他离世后分别撰写挽联、挽诗、祭文缅怀。
后记
高梦旦先生是我国近代
史上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
、革新思想家及旅行家,其
一生在教科书、工具书出版
,促进实业发展,教育制度
改革等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受其恩惠与影响的人不
尽其数,其中不乏文化大家
与著名学者,如胡适和王云
五等。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元
老之一,高梦旦自1903年
加入,至1936年逝世的三
十多年间,一直服务于商务
印书馆的出版工作,奉献了
自己半生的精力与才智。因
此,出版高梦旦的文集有着
丰富的研究价值和非凡的纪
念意义。
然而,作为商务印书馆
早期的“中流砥柱”,高梦旦
一生谦虚而低调,对于自己
的文字,他不甚着意,发表
时多用化名。在这些散落的
文献中,高梦旦的形象显得
陌生又黯淡。这位胡适口中
最慈爱、最热心的老者,究
竟还有哪些成就尚湮没于出
版史,这的确是一个值得从
事出版学研究的后学们追问
的问题。
得益于北京印刷学院“人
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专
业——编辑出版学”项目的
出版经费资助,一直从事早
期商务印书馆研究的编者叶
新在编定《高凤池日记》之
后,开始着手策划整理高梦
旦的史料,并以高梦旦逝世
后出版文化界的缅怀为出发
点,回溯高梦旦生前的事迹
。作为年轻的出版学子,周
伟俊同学在了解了出版界耆
宿高梦旦的人生经历之后,
心生钦佩与崇敬,遂以《高
梦旦:著述与追忆》为毕业
设计项目,于故纸堆中翻阅
检索、梳理考证,终将一篇
又一篇高氏遗文重新摆在案
头。尽管从确立选题到最终
成书的一年多时间里,两位
编者付出了较大的心力,也
面临过难以细数的挫折,然
而能在高梦旦先生逝世85周
年之际,让《高梦旦:著述
与追忆》这本小与读者见面
,亦是甚感欣慰。
本书不仅是叶新和周伟
俊师徒两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更是出版学研究者弘扬与
传承高梦旦高洁无私的为人
品格和甘于奉献的出版家精
神的依托。本书的结集付梓
,一方面可以填补高梦旦研
究史料的市场空白,为其他
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方便;另
一方面实现了编者播散高梦
旦的出版精神和德行品格的
初愿。
两位编者在书稿选编过
程中,得到许多专家和前辈
的帮助和建议。其中出版学
界前辈、《高梦旦传》的作
者卢仁龙先生欣然为本书赐
序,并对书稿内容提出了不
少意见,补充了部分遗漏的
资料;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
版学院的张文红教授、范继
忠教授等对本书的内容结构
给予诸多建议,并提供可参
考学习的案例;台湾商务印
书馆在得知本书的出版时,
也给予了书中文献使用授权
上的支持;西苑出版社的赵
晖社长将之列为社里的重点
出版项目,责任编辑樊颖老
师在文字审校、内文结构重
组、形式体例等方面精益求
精。通过不断的意见反馈与
改进修订,原本松散的书稿
内容逐渐具备了合理的结构
、得体的形式样貌。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高
梦旦生活的时代距今较为久
远,加上搜集渠道的有限性
,以及两位编者在学识方面
的不足,本书的搜集和编辑
工作难以周全,不免遗漏。
还请各界人士和广大读者悉
数指正,若新有所获,日后
再做修订。
叶新 周伟俊
2021年11月22日
精彩页
论述
论学校不可破坏
西哲之言日:“恶法律诚不如善法律,然犹愈于无法律;恶政府诚不如善政府,然犹愈于无政府。”余亦曰:“恶学校诚不如善学校,然犹愈于无学校。”
东西各国所以治平富强,千端万绪,不能仆数。而教育普及,实为根本之根本,此有识所同认,无可复疑者也。大奥志尼曰:“国家基础,在少年教育。”英吉利属地遍五洲,国旗所建,无日入之时。论者推其所以致此,实由教育完全,养成国民守信忍耐之气质。普鲁士战胜法兰西,统一德意志,执欧洲牛耳。威廉第一,不谓其将士之武勇,器械之坚利,独以不世伟业,归功于小学生徒。由斯以论,舍教育无以言兴国矣。
我国古来教育,不可得详。三代所谓党庠术序,大纲颇具,然岁逾二千,影响不及后世。其建设支配教程规则,书阙有间,又无以适于今日之用。通商以后,洋学渐兴,然所设学校,不过为培译才,其上者稍采取艺学,固未知教育之原理,迩来教育普及之语。始有人道之,公私学校,接踵而兴,虽复屈指可计,亦不能谓毫无进步。乃学界风潮,忽然而起,冲突之事,无校无之。轻躁者益无顾忌,日日言破坏,不知所底,旧者快意,新者寒心。此诚教育前途之深忧,抑亦过渡时代所必不得免,而维持补救之尤不可无术以处此也。
今日学校冲突之原因不一端,冲突之现状不一类,奇奇怪怪,有出情理之外,而其最重要之事,则教育者之压制,被教育者之乱暴是耳。教育者之言曰:“学生如是乱暴,必不可留也。”被教育者之言曰:“学校如是压制,必不可居也。”于是而全班斥退矣,于是而全校散学矣。呜呼!天下岂有不可留之学生也,天下岂有不可居之学校也。即日真不可留,则取其尤者而去之,何必斥及全班也;即日真不可居,则择其善者而迁之,何必挟以全校也。呜呼!矫枉过正,循此不已,吾国教育前途,其可问耶。有心之士,方且调护挽救之不暇,奈何又鼓其波而激其流也。
学校者教人之地,学生者受教之人。人惟无完全之智识,无完全之道德,无完全之学问,而后入学校,为学生,则其不能尽善,自然之理也。任教育者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学生而不善,教育者方当愧其感化之未至,处理之未固,以学生之罪为己罪,力求所以改良,必得当而后可。万不获已,则去其太甚者,以警其余可也。奈何以一二人之故,而罪及全校之学生,奈何以一二校之故,而疑学校之不可立也。吾敢正告吾国之教育者日:“勿以学生之乱暴,而破坏学校也。”
吾国教育幼稚,学校规则之不良,讲师学业之不精,此诚无可为讳者也。被教育者,既环顾海内无适当之学校,足以如吾志,又不能弃学不求,则凡校中有一二足取者,不必苛责,以徐俟其进步,以婉求其改良,而祈渐达吾目的斯可矣。奈何以区区小节,激动全体,争一日意气以为快也。吾敢正告吾国之被教育者曰:“勿以学校之压制,而破坏学校也。”
虽然学校之冲突,自其表面观之,在教育者之压制。被教育者之乱暴,而其中有间接之原动力。则身躯任教育,负海内重望,以报章演说。主张破坏学校,而耸动少年者,实为之魁,吾敬其人,吾哀其志,而惜其智虑之未周,手段之未善,尤不能不反复辩之。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