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无疑是李白的知音,或称“第一读者”。在盛唐“诗国高潮”中,李杜将诗歌艺术推向极致,以各自的方式、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出巨大创新,成为后代诗人的立法者。千余年来,历代诗人不断地摩李杜之垒,斩将搴旗,演绎着壮观的诗史进程,但迄今仍未见在整体成就上超越李杜的诗人。李杜诗歌实为不朽的艺术典范! 本书在选目与鉴赏方面,力求将李白诗歌自然清真、飘逸入神的艺术魅力呈现出来,从而揭示李诗独特的诗性精神。选目力求新颖;注释语言典雅;鉴赏文字重在演绎诗笔之妙,但求真解,不落俗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试读此选,其论自破! 作者简介 钱志熙,浙江乐清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中古诗歌史和中古文学史研究,出版有《魏晋诗歌艺术原论》《汉魏乐府艺术研究》《陶渊明传》《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唐诗近体源流》《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等学术著作十余种,发表论文一百七十余篇,曾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教学名师等科研、教学奖励十多项。 目录 导言 古风五十九首(选十一) 其一(大雅久不作) 其二(蟾蜍薄太清) 其三(秦王扫六合) 其五(太白何苍苍) 其七(客有鹤上仙) 其十(齐有倜傥生) 其十一(黄河走东溟) 其十六(宝剑双蛟龙) 其十九(西上莲花山) 其三十四(羽檄如流星) 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 远别离 公无渡河 蜀道难 梁甫吟 乌夜啼 乌栖曲 战城南 将进酒 行路难三首(选一) 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长相思 夜坐吟 日出入行 北风行 关山月 独漉篇 杨叛儿 白头吟二首(选一) 其一(锦水东北流) 结袜子 长干行二首(选一) 塞下曲六首(选三) 其一(五月天山雪) 其三(骏马似风飙) 其五(塞虏乘秋下) 玉阶怨 宫中行乐词八首(选二) 其一(小小生金屋) 其三(卢橘为秦树) 清平调词三首 短歌行 丁都护歌 静夜思 渌水曲 春思 子夜吴歌四首(选一) 其三(长安一片月) 襄阳歌 江上吟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扶风豪士歌 梁园吟 横江词六首(选四) 其一(人道横江好) 其二(海潮南去过寻阳) 其三(横江西望阻西秦) 其五(横江馆前津吏迎)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秋浦歌十七首(选四) 其三(秋浦锦鸵鸟) 其六(愁作秋浦客) 其九(江祖一片石) 其十五(白发三千丈)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选二) 其二(三川北虏乱如麻) 其十一(试借君王玉马鞭)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选一) 其四(谁道君王行路难) 峨眉山月歌 清溪行 赠孟浩然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上李邕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流夜郎赠辛判官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巴陵赠贾舍人 赠钱征君少阳 赠汪伦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沙丘城下寄杜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寄东鲁二稚子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游敬亭寄崔侍御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渡荆门送别 南陵别儿童入京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灞陵行送别 送贺宾客归越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送友人 送友人人蜀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并序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送储邕之武昌 山中问答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东鲁门泛舟二首(选一) 其一(日落沙明天倒开) 游太山六首(选一) 其一(四月上太山)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把酒问月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选一) 其三(划却君山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选三) 其一(洞庭西望楚江分) 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 其五(帝子潇湘去不还) 铜官山醉后绝句 登锦城散花楼 天台晓望 登金陵凤凰台 望庐山瀑布二首 其一(西登香炉峰)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 望庐山五老峰 鹦鹉洲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秋登宣城谢胱北楼 过崔八丈水亭 夜下征虏亭 客中作 太原早秋 奔亡道中五首(选一) 其三(谈笑三军却) 早发白帝城 秋下荆门 宿五松山下苟媪家 西施 王右军 苏台览古 越中览古 商山四皓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宿巫山下 谢公亭 夜泊牛渚怀古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月下独酌四首(选二)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独坐敬亭山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重忆一首 拟古十二首(选一) 其十一(涉江弄秋水) 感兴八首(选一) 其五(十五游神仙)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听蜀僧溶弹琴 劳劳亭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 观胡人吹笛 春夜洛城闻笛 宣城见杜鹃花 寄远十二首(选一) 其五(远忆巫山阳) 长门怨二首(选一) 其一(天回北斗挂西楼) 怨情 思边 越女词五首(选三) 哭晁卿衡 序言 走出学术象牙塔 刘跃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相比较而言 ,我们在普及工作方面做得 还很不够。尽管各类选注本 层出不穷,但精品甚少。很 多学者不屑于做普及工作, 认为体现不出研究水平;即 便有水平的人去做,也很难 得到同行认可。这样一种偏 见,必须改变。从学术发展 的历史看,真正在学术史上 确立地位的学者,都与其尽 心致力于学术普及工作密切 相关。汉代对于经典的注释 、唐代对于古注的疏证以及 清代乾嘉诸老对于历代经典 的重新阐释,其出发点多是 普及经典知识。现代学术研 究又何尝不该如此?即以我 供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为例,六十多年前刚 刚筹划建立文学所的时候, 最初的工作主要就是选注历 代文学经典作品。近来翻阅 《王伯祥日记》,里面详细 记载了郑振铎、何其芳等人 如何精心策划《诗经选》《 史记选》《汉魏六朝诗选》 《三曹诗选》《唐诗选》《 宋诗选注》的工作,印象深 刻。每一部书的编纂,从篇 目的确定,到注释的推敲, 都经过反复打磨。然后内部 油印,送到国内相关研究单 位、高等院校,广泛征求学 术界同行的意见。经过这样 几个回合,才最后定稿,公 开出版。这样的书,阐释经 典,其本身也成为一种经典 ,多数印行在数十万册以上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而这些作者的名字和声誉 ,也逐渐走出学术圈,为广 大读者所熟知。前辈学者的 工作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 启示之一,我们必须对 文学研究的普及工作有一种 正确的认识。处理好普及与 提高的关系,说易行难。毛 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明确指出:“人民 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 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 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 ,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 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 ,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 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 ,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 普及以指导。”学术研究真 正服务于人民大众,首先就 是要做好普及工作。没有普 及,何来提高?但提高的最 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更好地普 及。现在,不少学者宁愿躲 进象牙塔中做专精研究,也 不愿意做点文化普及工作。 这种观念值得商榷。毫无疑 问,专精研究当然应当鼓励 ,给予尊重,这个社会也确 实需要一批很专精的研究者 ,去做专业性很强的研究, 尽管这种研究可能对社会现 实没有直接作用,但是对我 们整个文化发展来说又是必 不可少的。这道理不言自明 。但同时,我们更需要一批 人出来宣讲传统文化,让专 家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地为大 众所认知。学术工作者来自 人民群众,学术研究的本质 也要求必须关注社会、依靠 群众。如果我们的学术脱离 人民群众,那就成了无根之 木,难免凋零枯索的命运。 这道理不言而喻。 启示之二,做好文学研 究的普及工作,首先要求作 者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康 德《逻辑学讲义·导论》说 过:“学术的讲述是通俗讲 述的基础。因为只有能够彻 底讲述某物的人,才能以通 俗的方式讲述它。”这段话 把提高与普及的关系讲得非 常明白。提高在前,普及在 后。普及不是随意发挥,一 定是在提高基础上的普及才 有价值。真正的普及工作者 或者说一个好的普及工作者 ,必须是在他这个领域掌握 了丰富知识的研究者。没有 深入的研究,哪来生动的普 及?王伯祥、余冠英、钱锺 书等人的学术普及工作就是 成功的典范。对学者而言, 深入易,浅出难。浅出所以 难,是对作者要求高,他必 须真正读懂经典作品,才不 至于把经念歪。我们可能都 有过这样的体验,专注于某 一学术领域,遇到不懂的地 方,偷懒的办法就是绕过去 ,而要讲给大众听,就无法 藏拙。因此,做好普及工作 ,仅有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 够的,必须积学储宝、研阅 穷照。只有这样,我们的普 及工作才会更有实效,也才 会更有意义。 启示之三,文学研究的 普及工作,其意义还不仅仅 是传播文化知识,更是传递 一种理念,一种理想,甚至 还可以说,是在从事一项民 族文化集体认同的凝聚工作 。大家都认同这样的观点, 即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 脉和灵魂。一个不知本来的 民族,是绝对没有未来的希 望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下,强调文化的多元性显得 尤为重要。人类历史的发展 告诉我们,物质文化可以全 球化,而精神文化却有其强 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学 研究工作者,有必要深入总 结我们民族的传统特性和现 实追求,并把这种特殊的文 化基因固化为人民大众的行 为准则和共同梦想。这样的 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将会永 久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上述几点启示来看, 商务印书馆策划出版的这套 “古代诗词典藏本”,恰逢其 时,其意义自不必多说。编 者的态度是认真的,他们以 “阐释经典本身也要成为经 典”为追求,其选家皆术有 专攻,在其所选评方面具有 相当的专精研究与学术影响 ,从而保证了选本的专业性 与权威性。 正是由于每位选注者的 研究领域、研究特点不同, 因此“古代诗词典藏本”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