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将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分层次整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设计实验等三个层级,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无机制备、化学反应原理应用、化学性质鉴定、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内容。在对实验数量进行精简的基础上,使实验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包括前沿材料合成并有经典及先进案例分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应用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环境、医药、食品、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给排水工程等专业大学本科生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1 基本知识 1.1 实验用水 1.2 化学试剂 1.3 溶液 1.4 常用气体 2 常用器材及基本操作 2.1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2.2 常用玻璃仪器 2.3 干燥器 2.4 玻璃量器 2.5 称量仪器 2.6 加热器具 2.7 冷却 2.8 固体物质的提纯 2.9 固-液分离 2.10 液体物质的提纯 2.11 酸度计 2.12 电导率仪 2.13 分光光度计 2.14 温度计 2.15 秒表 2.16 试纸 3 实验数据处理与表达 3.1 少量次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 3.2 分析结果数据处理的表达 第二部分 基础实验 实验1 仪器的认领、洗涤、干燥及溶液的配制 实验2 酒精喷灯的使用、玻璃管的加工和塞子钻孔 实验3 粗盐的提纯 实验4 硝酸钾制备与提纯 实验5 离子交换法净化水 实验6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实验7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及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8 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9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10 磺基水杨酸合铜(Ⅱ)的组成和标准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11 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 实验12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实验13 d区金属(过渡金属元素) 实验14 p区非金属 实验15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滴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16 自来水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17 双氧水中H2O2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实验18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 实验19 钨铼合金中铼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实验20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 实验2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水中铅 第三部分 综合实验 实验22 由工业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及其产品分析 实验23 由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及高锰酸钾纯度分析 实验24 二草酸根合铜(Ⅱ)酸钾的合成及组成分析 实验25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26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27 H4[Si(W3O10)4]·xH2O的制备及其红外光谱表征 实验28 表面处理技术 第四部分 创新设计实验 实验29 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 实验30 过碳酸钠的合成及其活性氧的测定 实验31 Co-MOFs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解水性能研究 实验32 异烟酸-吡唑啉酮法测定水中氰化物的研究 实验33 氧化锰纳米晶体的制备及X射线衍射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二 常用酸、碱的浓度 附录三 常用指示剂 附录四 国产滤纸的类型 附录五 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 附录六 颜色 见文后彩插 附录七 元素周期表 见文后彩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