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王宏先生独创面貌的正书(以魏碑为基调,揉入秦篆、汉隶、唐楷笔意)创作书写清王船山《示子侄》家训,为少年儿童提供国学和书法双重启蒙读物。 王船山为我国清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的人物,他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中国近现代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深刻影响了曾国藩、谭嗣同、毛泽东等湖湘仁人志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引用王船山语录。《示子侄》是王船山晚年写给子侄辈的家训。《示子侄》共192字,48句,四字韵文,告诫后人,在立志的初始,必须十分重视防范不良习气的熏染,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告诫后人不懒惰、不自私、不狂傲,就可以实现人生的目标。王宏先生是王船山第十四代从孙,少年启蒙,在父亲的督促下,诵读书写先祖《示子侄》家训,打下国学与书法的基础,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而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长期坚持,受益终身。本书的代序,是王宏先生在2019年纪念王船山诞生4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提纲。 序言 记得年幼之时,父亲为我发蒙,拿出先祖王 船山《示子侄》家训碑文拓片,逐字逐句教我识 读,并备齐文房四宝,手把手教我抄写。从习诵 抄录《示子侄》家训开始,我与书法结下不解之 缘。船山公《示子侄》不仅是王氏家族笃信坚守 的家规,也是砥砺少年儿童立志成才的金玉良言 ,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人生。 《示子侄》载《姜斋文集》卷四,全文如下 : 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习气熏人,不醪而醉 。其始无端,其终无谓。袖中挥拳,针尖竞利。 狂在须臾,九牛莫制。岂有丈夫,忍以身试!彼 可怜悯,我实惭愧。前有千古,后有百世。广延 九州,旁及四裔。何所羁络?何所拘执?焉有骐 驹,随行逐队?无尽之财,岂吾之积。目前之人 ,皆吾之治。特不屑耳,岂为吾累。潇洒安康, 天君无系。亭亭鼎鼎,风光月霁。以之读书,得 古人意;以之立身,踞豪杰地;以之事亲,所养 惟志;以之交友,所合惟义。惟其超越,是以和 易。光芒烛天,芳菲匝地。深潭映碧,春山凝翠 。寿考维祺,念之不昧。 《示子侄》内蕴三层意思:首先,强调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立志具有重大作用。船山认为 ,志在学先,学者以正志为本。立志必须注重良 好习惯的培养,戒除不良习气。其次,阐释了为 什么要形成和如何形成美好的精神境界。再次, 指出运用所养成的“志”——精神境界和行为习 惯,便可以无往不利。同时,叮嘱后代牢记美好 祝愿叮咛,拳拳亲情、谆谆教诲,令人肃然起敬 。 船山先生强调少年立志必须脱除“习气”, 点中了人生成败的命穴。立志是确立人生的目标 ,而好的习惯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障。不良 习气的祛除,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反复砥砺。综合看来,船山先生《示 子侄》对我影响最深的有三点: 其一,《示子侄》告诫子侄辈戒除懒惰。文 中没有出现“懒惰”二字,但从“习气熏人,不 醪而醉”可以管窥。贪图安逸是人的天性,培养 好的习惯,靠人生修养。治疗懒惰的妙方是勤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 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从小养成勤奋的 好习惯,会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上逢山开路,遇水 架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当时条件极其 艰苦,但是我谨记《示子侄》家训,没有被眼前 之困境“羁络”“拘执”,无论是下乡当知青或 进工厂当学徒,都坚持勤奋读书自学,1977年, 恢复高考,获得了进大学深造的机会。同时,我 还保持了对书法的爱好,在书法中研习《示子侄 》等文化经典,认真“读书”“养志”,不断提 升完善自我,最终学有所成。 其二,《示子侄》告诫子侄辈戒除自私。“ 袖中挥拳,针尖竞利”就是对自私形象的生动描 绘。自私的人是不可能培养出博大的家国情怀的 。198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我以当过知青、 工人,大学入党,机关历练多年的经历,进入党 政机关领导班子,先后在区、县、市和省直党政 机关主要负责人岗位上工作30多年,直至2016 年转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从政的经历充满 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廉洁,因为权利的诱惑 无处不在。我谨记《示子侄》的教诲,“无尽之 财,岂吾之积”,“特不屑耳,岂为吾累”。业 余习写书法时,抄录古人廉洁自律的警语,“为 地战者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公生 明,廉生威”,时时鸣响预防腐败的警钟。 其三,《示子侄》告诫子侄辈戒除狂傲。“ 狂在须臾,九牛莫制”,狂傲是无知的表现,狂 傲的人不学无术,不能客观地判断事物,不能正 确地认识世界,更遑论改造世界了。制约狂傲的 最佳办法,即是读书明理,开阔眼界和胸怀,“ 前有千古,后有百世,广延九州,旁及四裔”, 在“读书”“立身”“事亲”“交友”方面实现 “超越”,达成和谐。知道了天高地厚,狂傲之 气自然消除。官当大了,权力大了,容易心高气 傲,目中无人。我时时诵读《示子侄》家训,提 醒自己谦虚谨慎、平等待人,与周围人建立良好 的合作共事关系。此外,我还常常将先祖的《示 子侄》一文,以书法的形式写出来,挂在墙上, 送给同事,以传播先祖思想,自化化人。 在《示子侄》的影响下,我日三省吾身,不 断告诫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逆境顺境 ,均须谨记先贤教诲,任何时候都要不懒惰、不 自私、不狂傲,恪守勤奋、自律、谦逊之美德。 我还尝试用书法这种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书写先祖诗文,传播先贤思想,从中汲取优秀 传统文化的力量,也让民众在艺术审美中获得文 化的滋养。 这幅《示子侄》书法作品,是我以《郑文公 碑》碑意为基调,集秦篆的古朴、汉隶的宽博、 魏碑的雄强、唐楷的法度于一体,精心创作的正 书作品。(该作品碑刻现立于船山故里青石壁碑 林,由何康太先生刻铜。)作品着重表现厚重、 刚毅、伟岸、勇于担当的庙堂之气,让读者在诵 读书写《示子侄》美文时,浸淫于正书的沉郁之 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