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以任之堂讲课提纲为写作蓝本,以中医学子在任之堂求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重点叙述,把“由脉把出病机,由病机写出治法,由治法处方选药”这一系列完整辨证过程奉献给读者。并在听课笔录手稿和录音整理的基础上予以编排润色,故写作风格是原汁原味的讲课形式。本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语言白话,通俗易懂,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楔子 首关 脉法实战 第一节 教你如何识脉郁点 ◎郁脉是诸脉象之首 ◎郁脉在两手六部中的含义 ◎边学边悟 第二节 脉势 ◎边学边悟 第三节 脉性(一) ◎浮脉 ◎沉脉 ◎迟脉 ◎数脉 ◎滑脉 ◎边学边悟 第四节 脉性(二) ◎涩脉 ◎弦脉 ◎紧脉 ◎弹指脉 ◎硬脉 ◎边学边悟 第五节 脉性(三) ◎濡脉 ◎结代促脉 ◎粗脉 ◎细脉 ◎虚弱脉 ◎边学边悟 第六节 五行脉 ◎边学边悟 第七节 特色脉(一) ◎无神脉 ◎少阴脉 ◎太溪脉 ◎躁脉 ◎边学边悟 第八节 特色脉(二) ◎风湿脉 ◎浊脉 ◎边学边悟 第九节 脉法总结 ◎边学边悟 ◎课后交流 第二关 三诊兼参 第一节 望形 ◎望手 ◎望面、望体 ◎望舌 ◎边学边悟 第二节 望神 ◎边学边悟 第三节 问诊 ◎边学边悟 第三关 病机用药 第一节 浅谈精气神 ◎边学边悟 第二节 浅谈神 ◎桂枝汤 ◎焦甘草 ◎首乌藤、合欢皮 ◎麦冬、川芎 ◎酸枣仁 ◎边学边悟 第三节 精——肾精的辨证用药 ◎五子衍宗丸 ◎桂附地黄丸 ◎龟鹿二仙丹 ◎玛卡 ◎肉苁蓉、巴戟天 ◎边学边悟 第四节 气——脾胃气血的辨证 ◎四君子汤 ◎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生脉饮 ◎小建中汤 ◎炙甘草汤 ◎生姜、大枣 ◎边学边悟 第五节 调气——上越(一) ◎血虚,虚火上冲——黄连阿胶汤 ◎肾气不固,虚阳上越(上热下寒)——济生肾气丸 ◎气血不足,虚火上冲——八珍汤加半夏、砂仁 ◎边学边悟 第六节 调气——上越(二) ◎风热,上焦郁火——银翘散 ◎风痰上扰清窍——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 ◎肝肾亏虚,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 ◎湿热内阻肺胃——三仁汤 第七节 调气——下陷(一) ◎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 ◎脾虚津亏证——七味白术散 ◎肝郁脾虚,湿浊阻滞下焦证——完带汤 ◎寒邪人肾证——麻黄附子细辛汤 ◎边学边悟 第八节 调气——下陷(二) ◎湿阻下焦——荆防败毒散 ◎寒湿困腰——肾着汤 ◎肠积名药——肠六昧 ◎边学边悟 第九节 调气——中郁 ◎泻黄散——脾胃食积化火 ◎升降散——郁热在里 ◎四逆散——阳郁肝脾 ◎扣子七 第四关 临床实战 第一节 不寐 ◎边学边悟 第二节 不孕 ◎边学边悟 第三节 崩漏 ◎边学边悟 第四节 痛经 ◎边学边悟 第五节 闭经 ◎边学边悟 第六节 滑胎、胎漏 第七节 更年期综合征 ◎本虚在肾 ◎调节少阳是关键 ◎边学边悟 第八节 盆腔炎 ◎边学边悟 第九节 阳痿 ◎肾虚 ◎肝郁气滞 ◎湿热内阻 ◎边学边悟 第十节 遗精 ◎边学边悟 第十一节 前列腺炎 ◎边学边悟 第十二节 高血压 ◎阴虚阳亢型 ◎郁热上扰清窍型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型 ◎边学边悟 第十三节 腹泻、痢疾 ◎边学边悟 第十四节 胃痛 ◎边学边悟 第十五节 任之堂经验用药 ◎头部用药 ◎躯干部用药 第五关 通关历悟 一名中医学子的成长之路 天人相应——一气周流脉法 书末絮语 导语 本书的名字是《任之堂脉学传心录》,旨在传承任之堂余浩老师的临证经验,以脉学为核心进行切入。本书把一个中医医生从看到病人的一刹那到处方用药完毕这一完整辨证论治过程喻为通关之战,共分五关予以介绍。 紧扣病机,根据老师的用药经验和我们学到的理法方药,将两者紧密贯穿在一起,用详细的文字加以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