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要从“长效”、“机制”两个关键词上来理解、把握。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构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好的形式与做法,鉴于此,作者通过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及理论研究等形式调研现状、总结经验,探索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内容、平台与形式、人员及资金配套等方面内容,既有政策热度,又有实践需求,同时为科普宣传教育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张英,男,博士,北京市地震局宣教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科普委员会委员,美国灾害教育协会(EDEN)专家。曾赴日本京都大学防灾所访问研究,关注防灾减灾事业,致力通过教育减轻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参编教材、图书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录 序言 绪论: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做好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理论篇 1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1.1 人与灾害 1.2 宣传与教育 1.3 灾害教育 1.4 长效机制的概念 2 构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2.1 政策要求: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2 促进灾害教育的理论研究 2.3 指导灾害教育的实践需求 3 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现状 3.1 对学校灾害教育的认识 3.2 灾害教育实施现状、评价与策略 3.3 教师与灾害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3.4 调研的结论与建议 4 构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策略 4.1 重视科普教育工作,树立大宣传的意识 4.2 开展科普宣教研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4.3 构建宣传教育体系,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5 儿童减灾教育:理念、操作与反思 5.1 儿童发展与减灾理念 5.2 推进儿童减灾教育的行动 5.3 正确定位减灾教育的功能 实践篇 6 重视新闻舆情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1 涉震舆情 6.2 地震谣言传播背景和原因分析 6.3 地震舆情分析报告实例(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 7 加强研究培训工作,构建大宣传格局 7.1 防灾减灾科普宣教研究与培训工作的重要价值 7.2 多方合作,引领发展 7.3 构建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7.4 加强研究,组建团队 8 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策略 8.1 灾害教育的缘起和现状 8.2 通过学校安全教育、学科教育渗透灾害教育 8.3 防灾减灾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 9 减灾随笔 9.1 灾难带来了什么 9.2 记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 9.3 防灾减灾日广播讲稿 9.4 减灾教育长效机制构建非一日之功——由“减灾小课堂”师资培训所引发的思考 9.5 地震来了,怎么办 参考文献 附录1 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 附录2 综合减灾宣教工作案例 附录2.1 北京市“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大讲堂”的实践与思考 附录2.2 北京人防宣教工作案例 附录2.3 构建县域全民防空防灾宣传教育体系的实践 附录2.4 初中灾害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附录2.5 减灾课程教学案例的反思与探究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