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津日报满庭芳佳作选(上下1949-2019)/天津日报创刊70周年丛书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满庭芳的随笔和征文精品集结成册。天津日报满庭芳,刊载了许多有光芒、有温度、有理想、有筋骨的文艺作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成为天津城市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
目录
《上册》
读《王莘歌曲选集》有感
太似为媚俗 不似为欺世
“嘿欧”何必曾相识——访美杂感
毛笔
男儿国是家
谈笔记小说
花木兰谈恋爱和杨贵妃去日本
反空话抒情
愿缘缘堂与天津结缘
文学先驱话“海风
鲁迅参加过语丝社的聚会么?
十载茶龄
红紫纷纷漫剪裁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丽琳》与丽琳·海尔曼
复王玉树同志信:关于我的诗体
小泥模与大艺术
世界语之路
尚余孤瘦雪霜姿
兰花
叶圣陶信札三则
峨眉脚夫
眼睛——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
我始终是个普通人——致刘九如信
重游鸡鸣寺感旧赋
百宝格中日月长
狂欢时刻——忆40年前一次采访
读《蔡元培语言及文学论著》后
花的礼赞
含泪忆荣翔
继承为创新——赞华非篆刻陶艺展
火婴
天真的诗和芳香的泥土——鲁藜和他的诗
中国画家的路
成都夜市
想起母亲的时候
我喜欢漫画——写在我的漫画展之前
画海因缘
铁水冲龙
风雨故人来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谈美学的一封信
游戏规则
漫画家——杂家
贺老梅
茶与茶具
我与红楼有夙缘
体育·意志·信心
诗词与诗境
娃娃怕抓
在林海雪原深处
到周总理家做客
卢沟桥上放歌
三字当头话镇江
我与巴乔故事
盐商文化与天津民风
脚踏实地——美丽的绣花鞋
永远活在我心中的周恩来
友谊深深——名人书简解读
歌声是回忆的炉火
闲书一绝——读《中国的门文化》
宽容是一种爱
从“信达雅”看古书今译
耳边总有召唤声
方之中的文化贡献——《方之中文集》序
我的戏画与天津
关于敦煌样式——为纪念藏经洞发现百年而作
大风高歌壮士曲——《管桦抒情诗集》序
读不完的“天书
释疑者
老祖母的嫁衣
鲁迅三题
吃春饼
我是怎样写《东方》的
幸亏我不是
话说大连
泡沫史学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国画是诗书画艺术
关于“保卫鲁迅
不要熄灭心中的灯火
石砌的史书——阿斯哈图
我说青春版《牡丹亭》
我写《张居正》
文夫先生两三事
风景的寻找
醒堂自白
他是楚人
谁知道孔子长得什么模样?
一杯茶容您停息的刹那
絮语人生
和于是之们啜酒闲聊的日子
唤醒沉睡的历史
大师和大师的称谓
我的中学生活
我学无线电
美食家不是“吃货
少来夫妻老来伴
童年的书香一生的邀请——写给暑期的孩子和父母们
深切怀念钱钟书先生
不断往创作中注入力量——以此向“日中青年作家会议2010”表示祝贺
成都物候记之芙蓉
另一种“双城记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怀念曹禺先生
经典与经典的阅读
怀念海婴先生
没有鸟儿叫的春天
第一次坐军车
孙犁诗文中的草木虫鸟——写在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
山爱夕阳时
珍惜生命
谈友谊
解读黄河
书风,难得包容
小说·电影·小说——谈《聂耳:人之初》
校园里有条朱湘路
也说为何“死活读不下”经典名著
传播中华诗词的美感
我的“青春三部曲
随笔二题
情藏
泥人张彩塑的新
冥冥之志赫赫功
故乡与异乡之间
说不尽的中国红
今天的阅读遇到了什么
每首歌都是生活
龚望先生书法教学管窥
收藏,在于发现与研究
心灵之润
一桥飞架
冯其庸鉴定“庚寅本
幸福是什么?
宋词就是你坐在这里,它就是整个世界
配方
天津卫与威海卫
记忆中的秋收大场
我与母亲河
问津园的前世今生
津人更得说“咬秋
父亲的书房
《下册》
我与《天津日报》
纪念《天津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启事
君子之交淡于水
感谢《天津日报》
成都作家与《天津日报》的因缘
我与《天津日报》有夙缘
我与《天津日报》的不解之缘
记忆里的《天津日报》
良师益友
《天津日报》副刊首创工人文学
我抢到一份《天津日报》创刊号
我的日报情结
满庭芳茂
与报纸结缘
与《天津日报》的四十年
父亲结缘我续缘
满庭芳华杨柳青
从杂文到学术
好记者是跑出来的
方寸间承载文字缘
我深挚感念的精神沃土
星光璀璨笔下情
一篇影响命运的副刊小文
天阔云深任卷舒
满庭芳菲字琳琅
一份难忘的创刊号
能让你触摸到的真情实感
感恩之情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与《天津日报》
《天津日报》哺我以成长
一张报三代缘
副刊情深四十载
温暖的大舞台
故纸丰富的《天津日报》
回忆老报人
缘分绽放圣洁之花
七十春秋不解缘
百年情系一张报
《天津日报》伴随着我成长
《天津日报》与李叔同研究
岁月与家园
师情友谊六十春
《天津日报》助力工人文艺发展
相遇
一字一题结师友
炊香日日飘文运年年长
走在洒满阳光的路上
这里有最好的“摆渡”“人梯
艺术鲜花满枝头
我心中的“古堡
一张颇具
序言
《天津日报》创刊70周年,“文艺副刊”创刊70周年
。这份报纸对副刊的倚重和偏爱,从创刊号开始,已见端
倪,或者说,已经奠定了格局和基调。《天津日报》创刊
日,正值城市解放第三天。从道理上讲,政权交接后的第
一份报纸,既是政策传单,也是安民告示。那么多重大新
闻、民生政策,与全城百姓的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需要
及时宣传和发布。而在当日,创刊号四版,给了新闻三块
版面。剩下的,整版给了“文艺副刊”!
一出生,就是新闻纸,也是文化纸、思想纸和情感纸
。隔着悠长时空,我无法揣度当时编委会的办报构想,只
能透过创刊号所传递的信息,想象她最初的模样:除了浓
郁的硝烟味,浓郁的油墨香,浓郁的主流色彩,还有更加
浓郁的文艺气息。是的,我们今天的这本选集,能够陈列
一大串作者的大名,可谓群星灿烂,而背后的办报团队,
细细数来,同样星光璀璨:从办报大家王亢之、朱九思、
范瑾等,到诗人、作家郭小川、方纪、孙犁……每一个名
字,都让我们怦然心动,需要仰视和膜拜。天津是中国共
产党人带领人民军队打下的第一座特大城市。《天津日报
》作为市委机关报,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窗口,集中了当时
党内一批优秀的报人、有才华的文人,也集中了最先进的
思想、最富创造力的文字。这样想,才有合理的答案:这
份报纸清亮如许、情义绵长,是因为从最初的起点,就有
顶尖水平的团队,他们培植了报纸的底蕴和格调,也奠定
了她行稳致远的精神气质。
新闻攻、副刊守。这是金庸先生在天津日报社做客时
阐发的观点,想必也是这位“侠之大者”、文人兼报人的
办报秘籍。新闻姓新,没有攻,无法融入时代;副刊守正
,没有守,难以留住人心。著名报人赵超构认为,“新闻
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
看副刊”。这也是业内人常说的:靠新闻吸引读者,靠副
刊留住读者。在我看来,在新闻和副刊之间,新闻硬,副
刊软;新闻是前台,副刊是后院;新闻反映客观,副刊记
录主观;新闻回应共性的话题,副刊关心个体的思想;新
闻呈现时代的主干道,副刊铺陈人文的经纬线:新闻是急
迫的、显著的、当日事当日毕的“兵临城下”,副刊是从
容的、含蓄的、春风化雨式的“清风徐来”。新闻和副刊
的关系,不是一主一副,更像一体两面,彼兴此兴,共生
共荣。作为地方主流报纸,《天津日报》承担着城市日记
的独特角色,无疑是时代与个体互动的直观见证,也是世
道与人心交融的生动表达。《天津日报》从出生之日起,
一路凯歌行进,创造了许多个全国第一。其间,新闻的“
活鱼”抓得不少,文艺副刊同样居功至伟。
2002年,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出版第2000期的
时候,我们曾结集出版了《半个世纪的精彩》。时任社长
、总编辑张建星在序言中写道:《天津日报·文艺周刊》
之所以能经历风雨,长青不老,整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
就是因为我们《天津日报》真正地拥有孙犁。实际上,我
们真正拥有的,是孙犁等前辈开辟的基业、奠定的风骨和
播种的办报办刊理念。凡是读过孙犁先生文章的人,都会
被其中浸润的真诚、质朴和清新所感染。尤其在当下,我
们倡导“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新闻作品,我
能够想到的第一个标杆便是孙犁先生。这份骨子里的“雅
”和形态上的“俗”,浑然天成,“接地气”就是接人心
。70年来,《天津日报》文艺副刊聚拢了一批大师级的大
家名流,也扶持了一代代文艺新人脱颖而出,最宝贵的经
验或许就是人格感召,就是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情感
通达和心心相印。
此次入选的名家,我不能逐一列举。这些大名在近现
代中国文学史上,几乎如雷贯耳、举足轻重,代表着不同
时期最活跃的思想生产、最新鲜的精神创造。正因为,心
中充满无边的虔诚和敬畏,我们无法排列他们的江湖名号
,只能根据作品的出场顺序即《天津日报》的见报时间编
纂这本集子。70年的厚重,70年的光华,负载在这些名字
上,负载在如水的文字中。随着我们指尖的翻动,这些名
字,这些文字,逶迤而来,一条星光铺就的河流,在历史
的天空中,璀璨明丽,浩浩荡荡。雨果曾经写过莱茵河:
“这条具有天意的河流,似乎也是一条具有象征性的河流
。在它流经的山坡、河道和地区,可以说,它是文明的形
象。它已经为文明出了那么多的力,它还要给文明继续效
力。”《天津日报》文艺副刊,也是这样一条文化“莱茵
河”。她的天意,她的象征性,在众多热爱她的人心目中
,不仅见证一份报纸的似水流年,更流经时代的山川河海
,流经我们的情感脉络,澎湃起伏,生生不息。
当然,这些文字不可避免地黏附时代的烙印。这是她
们的局限性,也正是她们与生活、与人性密切粘连的血肉
感。我们认为,对文字最好的尊重,就是原汁原味地保存
下来。让读者尽情享用自助大餐。而于我们最大的挑战,
即便客人自助.也需要厨师对食材精挑细选。这同样是一
项浩大的工程。负责这项工作的宋曙光同志和张晓阳同志
,常年经营这两个专版
导语
2019年是天津解放70周年,《天津日报》创刊7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特别之年。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天津日报》征文内容。下册收录了“我与天津日报”、“我与文艺周刊”、“老报人口述实录”的征文内容,内容表达我们对这个国家、这个城市、这份报纸的钟爱之情,血脉之情。
后记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1月17日《天津日报》创刊
。自1949年1月15日起,数天之内,7000余训练有素的共
产党干部迅速接管了时约180万人口的这所特大城市,天津
的生产生活社会秩序迅速得以恢复。无疑,《天津日报》
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此之时,领导和参与《天津日报》办
报的那批我党文化精英,王亢之、朱九思、范瑾、邵红叶
、郭小川、方纪、孙犁、石坚、方放、朱其华等.他们注
定是要被写入天津文化史乃至中国文化史的优秀报人、文
化大家。后来者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和学术研究是远远不够
的。之后的天津日报人,更多追忆他们的不凡经历、卓越
才华。历史这一棒交到我们这一代手上时,只看到他们慢
慢地、远远地走向历史深处,带着我们知之甚少的才情、
风趣、忧伤、执着,只留下了模糊的轮廓。真的有些遗憾

《天津日报》的文艺副刊与日报同日诞生,其文化底
蕴、文脉传承,在国内省市级党报文艺副刊中,虽不能说
绝无仅有,但绝不多见。《天津日报》是一张弥漫着文化
气息的共和国党报。《天津日报》文艺副刊主要有“文艺
周刊”和“满庭芳”两类版面,前者为纯文学园地。后者
为综合性副刊。“文艺周刊”诞生于1949年,由孙犁先生
等首创,除“文革”期间短暂停刊外,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块文学园地,孙犁先生倾注浩繁心力,几代编辑默默耕
耘,培养了一大批作家诗人,以一张地方党报的文学副刊
版面,竟直接影响到现当代中国文坛,难以复制,难以企
及,堪称奇迹。无疑是天津的骄傲。这是天津文化史乃至
中国文化史上难忘的一幕。
1984年1月4日创办“满庭芳”,适逢改革开放初年,
思想解放,百家争鸣,“满庭芳”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引发广泛关注,受到读者喜爱。创办人朱其华、刘书申
等作为天津的文化名人,一方面挖掘宣传天津的文化,比
如对李叔同的研究、天津水西庄的研究,这些研究方使人
们更加了解天津文化,并为之自豪。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天津文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无可或缺,至关重要。另一
方面,他们组织编辑与全国各地文化名人积极联系,一时
间,“满庭芳”名篇佳作层出不穷,蔚为壮观。比如,徐
中玉、黄裳、臧克家、冯英子、何满子、邵燕祥、朱维之
、舒芜、冯亦代、卞之琳、沈从文、俞平伯、冰心、吴冠
中、钱学森、戴厚英、周汝昌、肖复兴、冯骥才……这是
一长串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师。因为他们的鼎力支持,“满
庭芳”品位与格调领风气之先。
高朋满座,嘉宾云集,信可乐也!高光时刻,那是我
们前辈编辑创造的荣光,那是这张报纸“文艺副刊”神采
飞扬的年华。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我们把“满庭芳”三十五
年来的名篇佳作整理成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些
文字,与这些文化先贤“沟通”,了解他们通过文字传达
给我们的意念与情感,透过这些“传情之字”,我们也揣
摩思索当年前辈编辑的思想意蕴,虽然信息的传达并不完
全,但我相信,隔着这些书页和文字,我们和前辈编辑,
和这些文化大家心脉相通,情意相连。
赓续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文化人都会有这样的
理念与追求,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自2007年智能手机
出现之后,我们迅速地被推入一个“读屏”的时代,人类
从“言语之民”到“书籍之民”经历了数千年,而从“书
籍之民”再到“屏幕之民”,变化在十年间迅疾发生。屏
幕文化是一条由微博、微信、随手拍、简短文字、漂浮的
第一印象所构成的河流。信息变得流动、快速和开放。五
花八门的碎片化信息把人们搞得晕头转向,也会把读者的
注意力带离核心,在中心论述和观点之外的地方游荡。(请
参考凯文·凯利《必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版)
在媒体融合的路上,我们刚刚起步,会有很长很长的
探索时间。未来会在哪里?坦率地说,我并不知道。因为
导致这一切变化的技术力量仍在向前狂奔,看不到企稳的
迹象。
报纸还会存在吗?副刊还会存在吗?作为党执政兴国
的载体工具之一。党报和党报副刊依然会存在下去。另外
,千年以来,阅读改变了人们的神经回路,和“读屏”不
同,读书看报,你会变得情不自禁、专心致志、沉浸其中
。而这种深度的阅读和研究,又是科学研究、科技发展的
重要推力之一。当人们意识到浅尝辄止、三心二意的“读
屏”最终会影响科学思维的形成。影响科学研究的深入,
到那时,或许人们又会回过头来,强调“书籍之民”的重
要性。
不管报纸和阅读怎么演化.孙犁先生当年说过的“文
章当为赏心悦目事”不会改变。报纸和副刊,还是应该“
内容为王”。读者永远需要的是好的文章,需要精读的文
章,绝不仅仅是碎片化的泛读信息。只有经历了历史淘洗
的文章,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陋室铭》《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是如此,林觉民《与妻书》、方志敏《可
爱的中国》是如此,《荷花淀》《芦花荡》《耕堂文录十
种》也是如此。
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编好我们的每一篇文章,精雕细
刻每一块版面。我们永记“文章当为
精彩页
读《王莘歌曲选集》有感
吕 骥
王莘同志把他过去四十多年中所写的歌曲选集原稿送来给我看,希望我为这个选集写几句话。说实在的,我很乐意为他写一点读后意见。这不仅是因为他写了《歌唱祖国》《歌唱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战斗生产》等许多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歌曲,也还因为我和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认识了,他那时参加了上海的革命群众歌咏活动,我知道他是一个很有生气的歌咏团的指挥。1938年冬天,他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来学习,我们又见面了。1939年夏天,我们又一同到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边区。1940年5月,我因工作关系又调回延安。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没有一天不见面。他那时开始了创作活动,自己写词自己作曲,我很赞成和支持他这样做。如他自己在后记里所写的那样,到了晋察冀边区以后的生活,对他的创作活动有着重大影响。当时,我们过着半军事化生活,夜晚在驻地总有同学轮班站岗。王莘同志的第一首歌曲《晋察冀》就是在夜晚站岗时创作的。后来他的创作就都反映了他所参加的边区人民斗争生活。
当时,边区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特别是冀西山区,自然条件很差,生产落后,加上敌人残酷破坏,人民生活困苦到了难以想象的境地。广大群众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成立了各种群众抗敌组织,斗争情绪非常旺盛,相信抗战能得胜利。王莘同志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和根据地群众生活在一起,他参加了他们的斗争生活,指导他们唱歌,并且写了许多为他们所喜爱的歌曲,所以我认为王莘同志这个时期的创作活动,真正是做了“雪里送炭”的工作,同时忠实记录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人民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莘同志以他充沛的精力,继续致力于歌颂群众生活的歌曲创作,由于人民进入自己的建设时代,人民生活开拓了广阔的领域,王莘同志的创作题材也随之丰富。为了适应广阔的生活,作者创作了多彩的音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同的是,由于他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能够从当前现实生活中捕捉到最本质的基调,再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对现实进行更深的概括。《歌唱祖国》和《歌唱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在生活中被千万次地播放、演唱仍然能够保持它的感染力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在王莘同志的全部歌曲创作中,这个选集中选了三首古诗词歌曲,其中两首是为纪念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诞生1250周年而作的。一首是宋代词人陆游的《钗头凤》。为古诗词作曲在当时还不多,这的确是音乐创作中值得注意的部分。因为我国古代大诗人、大词人留下许多卓越的诗词篇章,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生命力,受到人民的喜爱。为这些诗词谱曲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随着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四个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新的生活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我们提供大量新的振奋人心的歌曲。王莘同志在总结了过去丰富经验之后,一定会继续在他走过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道路上,为人民写出新的颂歌,全国人民在期待着他的振奋人心的新作!
(本报刊载时有删节)
发表日期1984年2月4日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