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新生代人类学家之路》是一部“经历+感恩+反思”模式的“自我民族志”。 这部书一方面记录了潘天舒、孙九霞、程瑜、黄剑波、李辉、李菲、段颖、张文义、肖坤冰、张经纬、王传超等64位中国新生代人类学家的心史,呈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求学、师承、田野工作和学术研究历程;另一方面见证了人类学学科重建40年以来所经历的困境,展现了人类学自身的魅力和学术队伍不可逆转的欣欣向荣之势。 这部书还展示了新生代人类学者最新的学术成果,体现了人类学在各个高校的发展现状与势头,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最新资料库和展览平台。其所凸显的“人类学是一门进入了就不想退出的学科”,可能会让读者“一读定终身”而有“人类学专业报考指南”之效。 目录 上册 前言 新时代,新生代,永续学脉 韦小鹏 序一 中国人类学新生代的崛起 徐杰舜 序二 人类学中的“原生态土著”与其“拯救者”想象 王明珂 序三 人类学代际相传治学路徐新建 序四 20年,薪火相传 彭兆荣 序五 我是怎样走上人类学之路的 周大鸣 序六 静静的花开成林 简美玲 序七 我的人类学自述 赵旭东 寻找阿诗玛的颠倒梦想 巴胜超 砥砺千山,方得入门——我的人类学之路 陈祥军 跨界中年——我的人类学之路程 瑜 追寻“心性”的成长:我与人类学相遇的偶然与必然 崔应令 寻找他乡的田野 段颖 野蛮生长 冯舒欣 意外的旅程:一个人类学家的养成之路 高瑜 顺历史学之藤蔓摸人类学之金瓜 高志英 在原地行走的人类学之路 葛荣玲 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尝试与反思 龚浩群 跨界游走中的渐与顿——我的人类学成年礼 郭永平 教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我的人类学之路 海路 为什么是人类学呢? 何菊 人类学者的自我发现之旅 黄剑波 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我的学术前半生 姬广绪 一场永无止息的过渡仪式 李菲 不想做基因的老中医不是好人类学家 李辉 我与人类学的十年 李陶红 浸润人类学:冲突、融合与公共性 李伟华 京桂求学路,缘起人类学 林敏霞 走出人类学的畛域 刘朝晖 人类学的亲昵 刘珩 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我的人类学之路 刘琪 生活、职业与人类学——场盛大而平凡的编织 刘谦 与人类学共舞 刘志军 书之岁华其日可读——我的非典型人类学之路 罗安平 未信此身长坎坷,细看造物实玄微——我的人类学之路 罗彩娟 学问做一生 不问道所长 罗士洞 学科史的研究转折——毕业须臾十三年 马丹丹 下册 一位魔都人类学者的自述 潘天舒 人类学、文学与民俗学:我的“三尖两刃刀” 邱硕 人类学作为一种解法:我的“中-非相遇”修炼记 邱昱 祖辈的目光,人类学的路 石甜 初心未改,跨界传承孙九霞 将人类学作为生活 孙亚楠 学科交融共探人类源流——记我的人类学之路 王传超 在“底边”中前行——我的人类学之路 王华 追寻人类学家的写作之路——我的文学人类学历程 王璐 在人类学的田野里“游泳” 温美珍 我是一株行走的草 夏循祥 人类学观茶——我的学术历程 肖坤冰 择径:一个青年人类学者的求学拾忆谢林轩 曲径通幽——我与人类学的结缘 辛允星 田野之间,学问存焉——我的人类学之路 邢海燕(丹兰索) 从故乡到异乡:我的人类学跨界之路 熊迅 自我、角色与世界:一个中国女人类学者的非洲探险 徐薇 行无尽处学无止境——我的文学人类学之路 杨骊 路远兮:我的人类学之旅 杨丽娟 我的人类学朝圣之旅 杨青青 基于人类学家的人类学:我的人类学经历 杨清媚 提炼发展研究的中国理论——学术人生中的问题意识 杨小柳 三级两跳:我的二十载人类学之路 尹韬 英国读博六年的回忆——成长自述 张慧 人类学与法兰西的相遇——我的回顾与思考 张金岭 融入的故事:我的人类学之路 张劲夫 曲径通幽人类学路 张经纬 我的人类学训练 张巧运 水至清深,无问西东 张文潇 心中最美的人类学 张文义 跟魏特夫搏斗:我的人类学经历 张亚辉 被人类学“照见”与“点亮”的人生 张颖 打开视界与世界的打开:我的人类学之路 张原 一弦一柱思华年:我的人类学旅程 赵红梅 追寻影视人类学的田野灵光 朱靖江 跋 朱炳祥 附录 主体民族志与民族志范式变迁——访武汉大学朱炳祥教授 徐杰舜/问,朱炳祥/答 后记 徐杰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