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创新性提出“扶阳中土论”。作者重点指出胃气的重要性,认为脾胃虚寒为病之根源,治病应以温中扶阳为本。全书以扶阳中土论为核心,先明生死、阴阳、先后、升降之理,继论气血、脏腑、疫病、痰湿等医理病理,后又从诊法、方药方面进行阐释,文字通俗易懂,理论新颖实用。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董学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理事、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特聘中医专家、北京扶阳国际中医科学研究院院长,师从第四代火神派传人彭重善,深得扶阳疗法精髓,为火神派第五代传人,“扶阳中土论即中气决定论”理论体系(简称“扶阳中土论”)创始人,扶阳与补土派名家。 几十年深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等经典医籍,博采众家之长,勤于临床实践,提出了“明生死,明阴阳,明先后,明升降”。深谙“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精髓,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系统总结了运用“扶阳中土论”治疗疑难病症的成功经验。 担任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疑难病及肾病综合征课题组领衔专家。同时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经、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各种癌症等疑难病诊治有独到见解及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创立缘起 二、内涵 三、扶阳中土论的研究方法与特点 四、继承与发展 第二章 归一篇 一、认识归一:生产生活实践才是“医源” 二、理法归一:治病求本,本在温中 第三章 明理篇 一、明生死 二、明阴阳 三、明先后 四、明升降 第四章 医理篇 一、论五行 二、论气化气滞 三、论气血 四、论肺气 五、论肝血 六、论表里 七、论上火下寒 八、论脑髓 九、论汗吐下 十、论协和营卫 十一、论阴虚 十二、论脏腑辨证 第五章 病理篇 一、论治未病 二、论疫病 三、论痰湿 四、论湿热 五、论燥邪 六、论瘀血 七、论肝风内动 八、论类风湿关节炎 九、论慢性咽炎 十、论哮喘 十一、论阳化气、阴成形 十二、病理小常识 第六章 诊法篇 一、论舌诊 二、论脉诊 第七章 方药篇 一、论附子炮制与尝药 二、论辛甘化阳 三、论不可挪移之方 四、论服药反应 附 大医精诚 后记 通向大医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