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王慧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研究水上交通犯罪的刑事责任,以实体法研究为主,兼论追诉机制。从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归责的基础和实然表现入手,破解船舶肇事犯罪与其他交通工具肇事犯罪的理论屏障,重点分析常见多发性犯罪的刑事责任,以确定船舶肇事犯罪的刑事追责原则;着重探讨追究船员等水上交通运输人员刑事责任的必要性和规范标准,运用“信赖原则”“风险社会”等理论探讨责任阻却问题;同时,直面我国水上交通涉罪案件难以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的现实困境,剖析“两法衔接”不畅的诸多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规范执法,助力司法,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作者简介 王慧,女,1986年生,陕西延安人,法学博士。现为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浙江省宁波市“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大连海事大学海公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刑法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海商法学研究会理事。长期致力于刑法、海上违法与犯罪方面的研究,先后在《比较法研究》、《刑法论丛》、《学习与探索》、《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社会科学家》、《法治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 水上交通犯罪概述 第一节 水上交通犯罪的概念 一 交通犯罪 二 水上交通犯罪 第二节 水上交通犯罪的分类 一 刑法分则体系下水上交通犯罪的分类 二 行政犯视域下水上交通犯罪的分类 第三节 水上交通犯罪的特点 一 水上交通犯罪的经常性和多发性 二 水上交通犯罪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三 水上交通犯罪主体更具特殊性、专业性及协作性 四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司法追诉困难 第二章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概述 一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的定义 二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的产生、确认和实现 三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第二节 水上交通领域刑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的界分 一 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 二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 第三章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归责的基础 第一节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 一 危害水上公共交通安全类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 二 妨害水上交通管理秩序类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 三 水上交通领域渎职类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 四 水上交通领域侵权类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 第二节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 一 主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 二 中国刑法典立法模式分析 三 附属刑法中的水上交通犯罪 第四章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的认定——不典型行政犯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 一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 二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三 船员业务过失犯罪认定的特殊性 四 引航员业务过失犯罪的认定 五 水上交通事故“人员失踪”的认定 第二节 重大责任事故罪 一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 二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 第三节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一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构成 二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认定 第五章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的认定——典型行政犯 第一节 污染环境罪 一 污染环境罪的构成 二 船舶溢油造成海洋污染行为的认定 三 海洋油气平台溢油污染行为的认定 第二节 妨害公务罪 一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 二 水上交通领域妨害公务罪的认定 第三节 非法采矿罪 一 非法采矿罪的构成 二 水上交通领域非法采矿行为的认定 第六章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追诉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违法涉罪案件的移送 一 水上交通违法涉罪案件移送的依据 二 水上交通涉罪案件移送的实证考察 三 水上交通涉罪案件移送困难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水上交通犯罪案件的审判 一 中国水上交通犯罪案件的审判情况 二 航运业反对“船员入刑”的学理分析 第七章 中国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追究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水上交通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一 增设独立的水上交通肇事罪 二 用附属刑法立法模式来规制犯罪 第二节 完善水上交通犯罪的刑罚配置 一 增加罚金刑的适用 二 增设资格刑 第三节 完善刑事司法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一 通过司法解释明确水上交通犯罪的基本罪状 二 完善海事违法涉罪案件的移送程序 三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四 完善水上交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配套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水上交通领域的犯罪问 题一直较少为学界关注,而 关于水上交通领域犯罪的刑 事责任问题在我国刑法学界 更是付之阙如。随着我国水 上运输能力的提升、经贸往 来的频繁,水上交通领域人 为事故发生率不断提高,行 业风险日渐加大,高风险的 水上作业与高效率的水上运 输给人身、财产和海洋环境 造成极大的损害。然而,司 法实务部门对严重危害水上 交通安全涉嫌犯罪的案件很 难介入,大部分涉嫌犯罪案 件多在民事和行政诉讼环节 定分止争、息事宁人,刑罚 的预防功能得不到发挥,同 类事故再次案发现象严重。 重大交通事故逃逸造成人员 死伤甚至失踪人数居高不下 ;船舶碰撞导致海洋溢油严 重污染海洋环境,甚至造成 生态损害;以渔民为主体的 水上群体恶性事件严重扰乱 了国家机关的秩序。然而由 于犯罪案件追诉困难,行政 执法机关移送刑事案件具有 不确定性,侦查部门取证困 难,水上交通领域的犯罪常 常游离于刑事司法追诉环节 之外。 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已 经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 使命。纵观当前海洋状况, 为水上交通犯罪的刑事立法 提供良策、为水上司法实务 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标准和司 法路径是学术界义不容辞的 神圣使命。期待通过本书的 研究,能直面当前水上交通 领域的诸多疑难问题并提出 相应对策,丰富和完善我国 刑事法律体系,规范执法, 助力司法,保障水上交通安 全。 水上交通安全的规制是 多元化的,不仅需要规范刑 法学的理论支撑,还要从水 上交通创新和发展的角度寻 求理论支持,考量水上交通 的特殊性表现。首先,船舶 肇事,与陆路车辆肇事在事 故原因、责任主体范围和责 任大小的界定上有诸多不同 。同时,船舶肇事致人伤亡 、失踪,甚至溢油污染涉及 共同过失犯罪、职务业务过 失犯罪、监管过失犯罪、牵 连犯、竞合犯等刑法理论也 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实 践中我国刑法典对于水上交 通领域行政犯规定的基本罪 状和法定刑有些已经不能适 应形势的需要,入罪门槛或 高或低,罪状形态也发生了 变化,导致在非刑事法律规 范中通过单纯宣告追究刑事 责任很难实现刑法的目的, 行政犯的立法模式亟待进一 步确立。最后,涉水行政执 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一直是 困扰我国水上执法机关移送 涉罪案件的法律制度与机制 问题,“两法衔接不畅”影响 了案件的正常流程,使司法 权落空,进而导致刑法的预 防作用得不到发挥。因此, 本书运用水上行政法和刑事 法理论,密切关注立法、司 法与执法问题,通过逐一疏 理问题、深入剖析成因、提 出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国水 上刑事立法司法制度改革与 发展,助力海洋强国战略发 展,为“海上丝绸之路”之交 通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